民以食為天,一碗盛飯、一份冷盤、一盅熱湯,是關系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老年人福祉的民生實事。近些年來,如東縣將推動城鄉老年人助餐服務作為提高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關鍵措施,圍繞“15分鐘為老助餐一張圖”的總體規劃要求工業園食堂點餐小程序,堅持“三聚焦三堅持”,多樣化推動全縣長者幸福飯堂建設和營運。首批建成的12個長者幸福飯堂累計為3000多名奶奶助餐3.5萬人次,用舌尖上的幸福打通為老服務的“最后一米”。
聚焦布局布點,堅持因地制宜建立助餐網路。嘉善縣立足實際,積極探求“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化投資”的建設路徑,因地制宜建立為老助餐服務網路。一是獨立建設型,構建老年人專屬飯堂。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社區和有意愿的組織或個人,借助社區閑置用房,單獨建設長者飯堂,研究開發特色老年餐,并按照奶奶需求發展送餐。二是功能拓展型,依托養老設施籌建助餐點。將觸角延展,依托已建成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顧中心、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改建提高設置老年人助餐點。三是社會合作型,依托美式快餐店籌建老年助餐專區。選擇有資質、有愛心、有實力、供餐條件較好的餐飲服務機構進行合作,借助現有的人員、配套設施和用餐場所,由縣民政局統一規劃,設置老年人用餐專區,按照標準和要求提供老年助餐服務。
聚焦多元多層,堅持方式多樣探求發展路徑。為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助餐服務體系,如東縣分別采取公建公營、公建民營、民辦民營和餐飲店合作營運等方法,積極探求嘗試不同模式的營運療效,竭力保障助餐項目順利施行。目前已營運的12個長者幸福飯堂,其中僅2家由社區營運,其余10家均推行社會化營運。政府提供新政支持工業園食堂點餐小程序,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餐飲服務機構、社會組織或個人共同參與,推動老年助餐服務社會化、專業化,極大減少財政投入成本。同時,如東縣通過合理制訂補助標準,將資金補助與建設成本、不同類別奶奶的助餐次數掛鉤,推行差別化、遞進式補助新政,以充分調動營運方的經營動力,推動助餐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聚焦線上線下,堅持數字賦能加強服務監管。研發開發助餐小程序。依托縣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研發開發啟東智慧助餐小程序,由進餐對象申請端、助餐點供給端、民政部門管理端三個模塊組成,實現奶奶“信息錄入、點餐結算、補貼監管”等功能。實行刷臉用餐。縣民政局統一采購人臉辨識面板機,配置到各個助餐點。奶奶首次用餐只要將身分信息和人臉信息錄入,系統便能手動辨識奶奶類別和補助標準,每次用餐時只要刷一下臉才能用餐,除了便捷快捷,但是有效規避了傳統刷卡用餐可能存在的轉借刷卡、只刷卡不進餐等監管問題。實現全網通行。為了便利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如東縣通過智慧助餐小程序與各助餐點人臉辨識系統無縫對接,打破地域壁壘,實現縣內所有助餐點數字化管理,奶奶只要錄入一次信息,便能在全縣任一助餐點用餐并享受補助。據悉,縣民政局還通過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動態跟蹤監管,定期考核,確保助餐服務工作持續、健康、高質發展。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2023年,如東縣計劃再新建20個標準化長者幸福飯堂,城市社區助餐點實現全覆蓋。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東縣將持續推動“15分鐘為老助餐一張圖”,根據“鎮街中心飯堂+社區老年飯堂+鄰里助餐點”的“金字塔”建設模式逐一編制,到2025年,“鎮街15分鐘為老助餐一張圖”全面落地;高水準強化老年人助餐點營運,通過優化提升奶奶用餐補助和營運單位營運補貼標準、持續推動公建民營等舉措,逐漸實現長者幸福飯堂專業化、品牌化、標準化營運;高品質強化老年人送餐服務,通過全面成立送餐團隊、構建老年送餐配套新政支持、成立督查組,對老年助餐送餐進行全面監管,讓所有老年人充分享受到長者飯堂帶來的幸福“食”光。
下一篇:公眾號接單派單的規則和注意事項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