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時代將至,各類共享產品層出不窮,臥室居然也開啟了共享模式。上個月,昌平首家共享臥室面對社區市民開放,預約早已排到了兩個月后,甚至都早已開始預約年夜飯了。你們為何喜歡共享臥室?來共享臥室僅僅是為了喝水嗎?
新體驗在“家”秀廚藝
周六下午,高先生下了班后,冒著嚴寒趕赴大興與發小兒聚首。一進門,桌上早已擺上了醬黃色的獅子頭、翠綠的蔬菜、鮮美的熱湯和“下飯伴侶”西紅柿炒蝦仁。女主人周男士從臥室走下來,解下圍裙笑盈盈地招呼著:“就等你了,你們快坐下喝水吧!”說著,她又從樓下小吃城端上來一份鍋貼“壓軸”,滿椅子的“活色生香”讓人覬覦三尺,同學們推杯換盞,笑聲不斷。
這樣的場景并非發生在誰的家里,而是來自于新開張的“幫幫怪店”。這間植根社區的“共享臥室”給附近村民帶來了不同往年的新體驗:油、鹽、醬、醋一樣不少,煎、炒、烹、炸樣樣能做。在這間上百平方米的超大臥室里,有人洗菜擇菜,有人開火顛勺,桌前三三兩兩的好友聊著最近發生的軼事,女兒們圍著椅子追逐嬉戲,你們猶如在家里一樣放松自在。
“我家書房太小,所以平常派對多在酒樓進行,油水太大不說,還缺乏家里的自在勁兒。這下好了,新開的共享臥室場地寬闊,我也可以給你們展示幾道拿手菜,吃完飯還不用自己洗碗拾掇。你們飯后喝喝酒、唱跳舞、玩玩牌,大人小孩聚在一起比在家里舒坦多了!”周男士高興地說,她還在這兒預約了大年初一的親友派對。
這家“幫幫怪店”位于昌平梨園輕軌站旁“社幫幫”智慧社區第三空間,也是昌平第一家共享臥室,注冊會員預約付費后就可以使用。開張后,附近新村的年青人常常呼朋喚友前來打卡?!皬N房是最溫暖、最有生活氣味的地方,那股煙火味食堂預訂小程序,讓獨自飄泊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倍感莫名的親切和心安。我租的房屋不足以在家開火招待同學,共享臥室為我們提供了解決方案!”李男士說,她早已想好了上次的“玩法”——每人帶一道故鄉菜,“大家都來秀秀廚藝!”
開張一個月來,在這兒“大秀廚藝”的不僅親人、朋友外,還有朋友聚餐、員工聚會、公司團建,甚至有一家幼兒園的大型結業儀式都把地點選在了這兒,目前預約已排到了今年。
新玩法臥室也是會書房
“你想想,加班很晚回到家,饑腸轆轆的時侯,還有哪些比臥室里鍋碗瓢盆的‘咣當’聲和一碗熱氣騰騰的排骨面更美妙的?在外打拼周旋,回去笑語盈盈和諧美滿,那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所以一個溫暖的、有煙火氣的臥室,一頓好的飯菜,匯聚的是人氣,是親朋好友、街坊鄰里之間交流情感的地方,共享臥室似乎就是一座社區共享會臥室。”“社幫幫”聯合創始人梁吉良說。
“社幫幫”智慧社區第三空間,是由輕軌八通線梨園站旁一處騰退的空間改建而成的,也是昌平首家社區商業服務中心,今年8月試營業,將原先分散在各個街區的理發、修鞋、配鎖匙、老年飯桌、洗車等20多種便民業態整合在一起,為社區村民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價錢也比外邊實惠不少,而共享臥室就是其中新開啟的項目。
共享臥室作為一種新興的業態,就能解鎖好多新玩法,如鄰里節、百家宴、美食品鑒沙龍等。“以情感為契機,不單單為了喝水,而是家庭溫情場景的還原。在這個私密的公共空間里,還可以把志愿者、居民、物業和居委會聯接在一起,強化你們的溝通和交流。”梁吉良說。
不久前,共享臥室曾以社區名義發起了一場包春卷的活動,收到了市民的熱情回應,20個名額兩三個小時就報滿了,梁吉良計劃未來每月起碼舉辦一次類似的活動,將市民聚在一起聯絡愛情。他解釋說:“梨園輕軌站每晚有四五千人的流量,三成市民因孤寡、下班回去晚等誘因,靠外賣和地攤解決一日三餐,她們做菜的頻次并不高,但她們也有做菜的需求,共享臥室可以為她們提供解決方案,臥室也可以弄成社區村民互相認識、情感交流的地方。”
這間共享臥室的樓下就是“深夜飯堂”美食廣場,共享臥室與小吃廣場共用營業執照。共享臥室并不提供菜品,消費者既可以通過小程序下單,也可以自己去對面的生鮮商場訂購;保潔員則來自于“社幫幫”的母公司淘寶城,也是“共享”的。“社區本身就是一個共享的概念,并且是最低成本的集聚,在這兒構筑新的社區商業模版,通過互聯網盤活邊角地,也算是一個創新吧!”梁吉良說。
新業態構建社區商業新空間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說,以社區為依托的共享臥室模式在上海尚屬新業態,目前還處于“試錯”的階段。
市場上的共享臥室有三種模式:“餐飲經營型共享臥室”“老樓沙龍型共享臥室”“個人服務型共享臥室”。第一種模式專為外賣商鋪服務,商鋪帶廚藝入駐即可,宣傳、推廣、配送均由提供共享臥室的公司負責食堂預訂小程序,如熊貓星廚等平臺;第二種主要是四合院、家屬樓里的“沙龍”,主要為離休人員提供活動交流的場所,在國貿、雙井、白塔寺等老舊新村、胡同里均有分布,這些模式多為政府主導型,幾乎是純公益性質,須要不斷“輸血”;而大興“社幫幫”的共享臥室屬于第三種模式,具有贏利和公益雙重性質,植根社區,這些模式對上海來說還很新鮮。
賴陽表示,共享臥室是消費升級的產物。時下傳統商業面臨變革,據市場督查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場的服務性消費額已小于商品性消費額,距離市民較近的社區商業加速變革升級,政府推出“一刻鐘服務圈”,正是順應消費者新消費需求的措施。賴陽據此剖析說,社區商業變革升級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基礎功能保障的升級,如午餐、買菜等生活服務各項功能從無到有;第二層是服務品質的升級,如菜市場化身生鮮商場等;第三層則為功能擴充型升級,如降低花店、咖啡店,甚至是共享臥室等服務。
賴陽覺得,社區商業中心是居民生活的第三空間,哪里不僅僅是買賣場所,還是有別于傳統消費模式、整合社區商業資源、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的新業態,不失為一種創新。從社區商業變革升級中可以見到,社區商業未來發展有四大趨勢:智能化、有體溫、共享式和潮流性。“‘社幫幫’打造的共享臥室意在營造家的氣氛,有體溫;屬于不占用自家資源,不影響鄰里和諧的公共空間,具有共享性;假如未來在智能家飾的體驗上、在潮流主題的設計上有更多突破,就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辟囮枌蚕砼P室的前景非??春谩?/p>
“如果共享臥室想完全市場化,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商業模式?!敝袊鐓^商業工作委員會的董利說,共享臥室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尚無清晰的商業模式,目前還須要街道、社區的參與,強化居委會、物業、志愿者及市民的聯系,降低用戶黏性,同時蘊育商業模式。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