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出發,步行不超過15分鐘,休閑、生活、購物等需求均可在家旁邊實現“一站式滿足”,這樣的場景已成為不少居民生活的常態。5月8日,2023年西安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名單公布,蜀山區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區、五里墩街道龍居社區入榜。
自2022年杭州市舉辦該試點工作以來,蜀山區積極籌謀推動,截止目前,已有4個社區列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共建成各種業態經營網點2700多個便利店送貨,服務周邊市民近9千人。
便民生活圈,“圈”出幸福生活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村民為服務對象,在服務直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市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聚集產生的社區商圈。
丁崗社區便民生活圈導覽圖
5月15日,記者來到綠怡居社區,這兒是2022年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午餐店、維修點、生鮮商場、藥房、銀行、回收站……在綠怡居社區菜市場旁邊的展架上,畫了一個以綠怡居新村為圓心、半徑2公里左右的“圈”,與民生相關的商業業態清晰標明。
提到家旁邊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居民趙先生倍感很滿意:“街旁邊就是菜市場,一早上去就有夜市,水果都很新鮮。賣菜回去路上經過社區附近的小鋪,我能夠給家里孩子捎點兒餅干,多好!”
現在,市民步行5分鐘就可抵達便利店、社區商場和超市、洗衣店;8分鐘范圍內有菜市場、銀行網點、書店,滿足便利性購物、早餐等服務需求;15分鐘之內可步行抵達大小型商場、咖啡店、健身房等,滿足副食品、蔬菜瓜果、日常生活用具的購物需求及休閑、健身等綜合服務需求。
一店多能,讓生活更便捷
便利店和菜市場作為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組成元素,除了提高市民生活品質,更是評判城市便利程度和服務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晴雨表。
便民服務亭
“來不及吃晚飯的時侯,家旁邊的便利店都能買到餃子和果汁。懶得出門就用手機購物,送貨上門,十分方便。”正在鄰幾便利店購物的居民李小妹說道。現在,蜀山區的便利店如雪后萵筍般迅速生長,呈現“開店密度大、服務多樣、數字化”的發展特征。
在便民生活圈中,便利店搭載了更多功能。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蜀山區將鼓勵金融、快遞、旅游、維修等商業服務項目疊加到社區便利店、超市,擴大社區便利店、超市疊加政務和公共服務的種類,讓居民生活和辦事更便利。
“我們鼓勵零售網點舉辦生鮮銷售,并作為快件提貨點,鼓勵便利店、藥店等視情延長營業時間,有條件的可24小時營業。”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小修小補,城市更有“煙火氣”
修衣服、補褲子、配鎖匙……這些“小修小補”服務看似不起眼,卻極大地便利了市民生活,守護著城市的煙火氣。
“附近的老客戶好多,能幫你們解決點小問題還挺有成就感的。”在湖南中醫藥學院四號門旁邊,王師父在這開店已有十余年。近五年,蜀山區引進新穎時尚業態時,也主動迎合民生需求,將縫紉、修鞋、配鎖匙等“小修小補”業態引入進來,進一步便捷居民生活。
單車維修鋪
“‘小修小補’業態是百姓生活的剛需,但這種行業收入水平都不太高。”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區、五里墩街道龍居社區通過建設便民服務亭,并免除房租,給“小修小補”經營戶使用便利店送貨,致使配鎖匙、縫襪子等“小修小補”重新回歸到城市街道和民眾視線。
“我們也在不斷探求,規范和引導‘小修小補’業態發展,既要便民也要‘暖’民。”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蜀山區將匯聚街道、社區、物業、商戶等各方力量,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務功能,進一步滿足市民個性化、多樣化、特色化需求,不斷平添城市煙火氣。(魏娜仲名山孫雨靜)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