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2日電(記者梁姊 張宇琪)送餐時間一再壓縮,外賣騎手經歷著“按時送達”與“生命安全”的搏斗。近日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的文章,披露了外賣騎手所面臨的真實窘境。對此,“餓了么”和美團兩大外賣平臺近期分別發布申明,表示將降低“我樂意多等5分鐘/10分鐘”按鈕和“給騎手留8分鐘彈性時間”優化調整舉措。
不敢慢
外賣騎手董磊(化名)接受記者專訪前,剛結束一次爭分奪秒的送餐——在送餐路上把在店面等待出餐的十多分鐘搶下來。
“闖紅燈、超速行駛都是工作常態,快超時了,哪還顧得上這種?”多位受訪外賣騎手表示,高峰時段送餐超時壓力下,無視交通規則是她們無奈的選擇。
橫沖直撞的外賣騎手也引起了過往行人的擔心。“騎手時速太快,經常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竄出一輛,實在太嚇人了。”天津居民董女士說,有次還碰到騎手和車輛撞壞外賣系統,外賣撒了一地。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面對外賣小哥的真實窘境,“餓了么”宣布將上線“5/10分鐘按鍵”功能,然而不少網友卻指責這有將矛盾焦點“甩鍋”用戶之嫌,“我樂意多等幾分鐘,但外賣平臺本身機制問題不應由消費者埋單。”有網友說。
專注外賣系統算法與騎手之間數字勞動關系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萍及其團隊覺得:“外賣軟件本身以消費者為導向,‘5/10分鐘按鍵’是權力向用戶的進一步讓渡,在這些讓渡中,外賣騎手話語權將會被持續消弱。”
針對美團“8分鐘彈性時間”,天津美團騎手趙勇(化名)告訴記者,“之前我們的系統界面判斷騎手超時期限仍然比用戶界面多7分鐘,比如用戶界面顯示30分鐘以內送達,騎手實際是37分鐘后送達就會被判斷超時。”
聽記者說到“8分鐘彈性時間”后,他苦笑道:“比原先多了一分鐘,但還是不敢慢呀。”
誰在催單?
孫萍團隊督查發覺,用戶催單是現代社會結構性“加速”和由此引起的算法自我“優化”帶來的后果。
配送時間不斷壓縮是基于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數據結構誤差:對某一區域內騎手送餐時間的要求是綜合所有騎手速率得出的平均時間。“比如,3公里送餐距離,算法給出預計時間是30分鐘,每個外賣員為避免超時罰金,都會在規定時間前送達,大數據匯總之后,智能算法會發覺,3公里區域大部分外賣騎手送餐時間是28分鐘,基于提升效率原則,多出的2分鐘就可能被縮減掉。”孫萍說。
被算法追趕著的配送時間從此步入越來越快的惡性循環。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報告》中顯示,即時配送平臺以效率最高形式分派和優化訂單,相比2018年,人效降低40%以上。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校長助理薄文廣覺得,算法背后的資本是逐利的,資本希望外賣騎手在有限時間內送達更多訂單,以達到更多收益。“現在外賣市場是雙寡頭壟斷,只要比競爭對手快一秒鐘,就能占有更多市場,于是外賣騎手越跑越快。” 薄文廣說。
用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外賣變快。隨著社會節奏推進,滿足客戶及時需求成為平臺首要任務。孫萍及其團隊發覺,平臺對用戶黏性的需求助長了用戶權威,在以提高效率為原則的算法服務下,用戶易發生社會心理上的優越性誤差,會有“既然我點了外賣,就應當在規定時間內送達”的看法。
如何解放外賣員?
建立算法協商機制、簡化騎手申述渠道、加強地方監管、加快勞動關系認定……對于外賣騎手生存困局,企業、專家給出了不同維度的解決方案。
“相比于多下來的這8分鐘,更重要的是平臺方傳遞了一個信息,即外賣系統算法是可修改的。”孫萍說。
薄文廣覺得,平臺需進一步簡化外賣騎手申述機制,“用戶差評直接決定外賣騎手收入,這是一種雙向服務模式。應完善透明、便捷的申述渠道,便于騎手在因遇見惡劣天氣、人流量過大的扶梯等造成超時時進行申述。”
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建立外賣騎手考評、申訴和扶助機制,依據騎手安全合規、服務規范等綜合指標考評外賣系統,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此外,薄文廣還提出,要強化對外賣騎手違法行為的地方監管,提升懲罰機制。對于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行為,平臺系統算法在某種程度上是縱容的,除騎手本人外,平臺方也要肩負相應法律責任。
“外賣騎手出了事,多數情況下由外包公司解決,平臺并不出面。”孫萍及其團隊覺得,目前看來,讓外賣騎手享有所有法律規定的勞動權益并不現實,當務之急是兜住底線,解決外賣騎手勞動關系認定問題,避免平臺方在勞動責任上“甩鍋”。
上一篇:點餐柜臺:關注陷阱,信息收割
下一篇:鄉鎮外賣小程序,輕松運營!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