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阿里競購四個多月以來,餓了么利用金主阿里大數據的支撐,正不斷在市場上大刀闊斧地進行擴張,在與麥當勞達成獨家外賣配送平臺后,餓了么明年夏天擬將30億歐元投入到市場中,欲與美團一爭高下。而美團不僅大象生鮮即將落地之外,還根據計劃順利推出新零售閃購業務和無人配送開放平臺??梢哉f,外賣平臺的兩大寡頭正在進一步建立新零售市場的布局。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美團外賣、餓了么和百度外賣的交易額占比分別為59%、36%和3%。抱住阿里背部的餓了么,在外賣市場上的占比正不斷縮小與打算上市的美團之間的距離,外賣市場鹿死誰手仍是未知。但在新零售的大趨勢下,技術賦能的無人配送或將成為外賣行業極具潛力的拐點。
大鱷跑馬圈地,無人配送的藍海有多大?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生活服務電商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交易規模約2096萬元,環比下降37.5%。其中,美團外賣、餓了么兩者搶占在線外賣市場90%市場份額。外賣平臺的迅猛發展早已改變了餐飲行業的產值構成,外賣業務也早已成為餐飲行業大力發展的重要業務之一,而外賣用戶對平臺線下配送服務升級需求剌激了無人配送業務的誕生。
第一,市場需求的下降?;ヂ摼W的發展讓“懶人經濟”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價值,同時也為在線外賣平臺提供了快速發展的可觀條件。以美團為例,2018年,美團單日的外賣交易筆數超過2100萬,截止2017年第四季度,每日平均活躍配送騎手數目達53.1千人,市場需求與配送員之間存在的供求落差限制了平臺的擴張速率。而將無人配送技術落地到外賣配送領域,才能快速增強外賣平臺的配送效率,從而推動其擴張速率。
第二,配送成本不斷降低。外賣配送平臺現階段借助騎手配送商品,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恐嚇校園外賣配送系統,由配送員形成的持續性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且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將無人配送技術引入到外賣配送領域,其實能打破人工費用帶來的成本困局。
數據顯示,美團的騎手成本由2016年的51萬元增至2017年的183萬元。不難看出,與外賣訂單數目下降相對應的是騎手成本的不斷降低,大幅攀升的人工成本開支成為外賣行業創造效益的一道門檻。所以,無人配送技術的誕生應用,才能節約騎手這一角色形成的人工配送成本,進而使平臺配送商品收益最大化。
第三,競爭市場的須要。從市場競爭角度上看,在線外賣行業經過前幾年的野蠻擴張和生長后,用戶的消費習慣早已產生,各大平臺的用戶流量漸趨飽和。站在美團的立場來說,美團生態中占比高達62%的外賣業務肯定是吸引流量當仁不讓的業務藍籌股,餓了么傳出消息與阿里旗下口碑、盒馬鮮生合并,構建全新部門;據悉,新入局的嘀嘀外賣也正在迅猛發展。無人配送技術的落地應用,可能成為在線外賣平臺重新洗牌的籌碼。
美團、餓了么等互聯網系企業看中配送區域的產業升級潛力,規劃多種消費場景。出于對無人配送增加人工總額成本的看好,餓了么與美團陸續展開布局。7月25日,美團開放無人配送平臺,“小袋”系列配送無人車完成試點任務,并計劃于2019年實現片區規?;癄I運。除此之外,美團還發布了無人配送的概念車和無人機。而餓了么也早在5月獲批開辟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將無人機應用到外賣送餐領域。
無人配送是外賣平臺下半場競爭的訊號槍
隨著市場的繼續下降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再加上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怎么保持配送員的數目和效率將是外賣平臺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雖然僅僅借助勞動密集型產業模式是難以保持高效率的配送服務。外賣企業要想實現降本增效,“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務成為行業突破重點。
而在無人配送服務上,無人機解決偏僻近郊“最后一公里”的外賣配送問題,無人配送車和配送機器人則將外賣配送服務深入到園區、樓宇,外賣平臺依照不同環境匹配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行外賣的批量送貨,提高配送效率。不得不承認,無人配送業務落地在線外賣平臺商用前景頗被看好。
一來,智能化發展,利潤最大化。經濟學有個利潤定理,邊際成本=邊際利潤,意思是當商品邊際成本上漲,產值繼續降低的時侯,所獲得的總收益都會呈現下降趨勢。這個定理應用到外賣行業就是在配送商品時,為了使平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都會接單配送范圍內最多的外賣商品,增加邊際成本。
與其他產業不同的是,在線外賣行業的邊際成本當抵達一定額度后就不會繼續增加。據了解,即時物流行業預計2018年的成本正式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91.2萬元。也就是說,貨運成本呈現下降趨勢,而當邊際成本觸碰收益的天花板后,惟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加“人”的成本。無人配送技術取代人參與生產力,能最大程度地將商品最大價值化,有效減少配送時商品所形成的邊際成本。
二來,精細化發展,配送效率提升。就現階段的外賣配送服務來說,應用AI技術和LBS技術構建的O2O實時貨運配送智能調度系統校園外賣配送系統,可以針對不同配送場景實現智能調度,讓訂單與騎手之間可以智能匹配,實現外賣配送業務的智能分配。
就目前披露的無人配送技術應用上看,無人配送設備可以按照地圖數據規劃最優配送路線,而平臺則能依據不同的配送場景分配不同的配送無人車或則無人機,這樣精細化的技術管理,能讓外賣配送效率進一步增強,商品從餐飲店鋪到用戶手中,交付流程愈發簡單化。
三來,無人化發展,交付流程信任升級。搜索近幾年的外賣配送新聞,可以發覺對于配送流程之間的爭議仍然存在。在到店和到家這個過程中,外賣騎手的配送行為常常受到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雙重指責。消費者在收到存在落差的外賣商品后,店家與騎手之間難以自證清白,久而久之,消費者對外賣平臺的信任度增加嚴重恐嚇了平臺的市場口碑。
對無人配送技術的落地應用能夠解決外賣配送行業的痛點,到店、到家之間的配送流程由配送車進行無人化配送,餐飲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不存在“第二者”角色,配送商品之間的交付責任認定清晰,無人化配送發展促使配送商品的交付流程愈發值得信賴。
無人配送外賣的“新臺灣”還有多遠?
餓了么在劃入阿里生態后,5月宣布獲批開辟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即將投入商業營運。美團進一步推動上市腳步,為了保持在線外賣平臺領先份額,推動對無人配送技術的試點試驗。無人配送技術在外賣餐飲行業全面鋪張開來,但如火如荼發展應用的背后,對無人配送外賣商品的疑慮仍然存在。
首先是成本與效益未能匹配。無人配送技術在理論上能幫助餐飲行業實現降本增效,但在現階段并沒有辦法實現。以美團在無人能配送發布會舉例的寶山學院試驗區來說,無人機步入學院校園并不能直接步入中學生宿舍,而是跟傳統配送騎手一樣只能抵達教室樓下。由于與無人機配套的相關基礎設施并沒有追隨完成,改建基礎設施應用無人及配送的開支成本仍需解決。但從目前來看,無人機的規模化應用成本與規?;瘧脦淼睦麧欀g,還沒有相關數據支撐在線外賣平臺能解決降本增效問題。
其次,新政風險。無人配送技術實際上就是“低配版”的無人駕駛技術,而在面臨的市場問題上,無人配送技術同樣面臨著新政支持的問題,即無人配送車怎么解決合法上路問題、出現交通車禍時責任歸屬方問題以及無人配送機器的管理問題……這些問題現階段并沒有確切的應對答案,新政的風險是一個不可估的問題。
此外,無人配送技術的可靠性一直須要驗證。提及無人配送技術,好多人對于此并沒有一個抽象的概念。即使說這與無人駕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像度的問題,但規模化投入使用的可靠性并不存在更具公信力的成功先例存在,是否如發布會上說的安全、高效,相關技術的可靠性仍須要驗證。
綜合來說,經過上階段的發展期,外賣行業步入成熟階段,消費者對在線外賣平臺的使用頻度和忠誠度漸漸養成,產生了對固定外賣平臺的偏好性選擇,無人配送技術的落地應用的確可能成為在線外賣平臺競爭的下半場熱點。其“最后一公里”配送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寬現階段的外賣用戶,重新分割外賣市場份額。
事實上,走在前列的技術開發應用不可防止的會存在好多問題,但從兩大外賣寡頭平臺正在爭搶無人配送業務的競爭趨勢中可以預見,雖然無人配送在當前仍沒有能賴以參照的成功企業,但無人配送的未來市場發展態勢。而誰是最后的贏家,相信時間會給我答案。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