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活躍在日本知名學府加洲學院伯克利校區(UC)校園的「明星」外賣機器人,雖然看上去像是手動駕駛,實際上卻是雇用了遠在波蘭的真人進行遠程人工操縱。近來,創業公司也深陷了用真人假扮AI的輿論旋渦。
按照人們的調查,這些看上去十分懸疑的外賣機器人,實際上并沒有我們想像的這么高度手動化——它們都是由真人進行遠程操控的。不過這種操作員遠在美洲的智利,她們每人最多可以控制三臺機器人,這種職工每小時的薪水僅2盧布。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明天,各種AI創業公司正如雪后萵筍般涌現,但是在這其中使用真人假扮AI,走私假概念侵吞融資的屢見不鮮。前不久,使用美國碼農就被《華爾街晚報》曝光。不過,就目前的融資金額來看,構建的這家公司還沒有由于走私AI概念而融到太多錢。
又一個冒充AI的名星創業公司?
曝出冒充AI的送餐機器人來自一家名為Kiwi的波蘭創業公司,前身是該公司CEO于2015年在阿根廷首都波哥大創立的一項快件服務。2016年,他與Jason(Kiwi歷任CTO)和Pachón(Kiwi歷任COO)在加洲學院一起創立了Kiwi。
她們發覺,假如在日本校園內點一份薯條校園外賣運營,人工送雜費幾乎和漢堡本身的價錢一樣高,于是決定嘗試用機器人送餐。但她們發覺,用單個機器人完成從飯店到收件人的整個送貨過程效率十分低,于是決定將配送任務分配給不同的機器人。
機器人于2017年3月開始在伯克利的校園內送餐,2018年初擴充到耶魯學院,然后又計劃將業務擴充至帕洛阿爾托、圣何塞、洛杉磯等城市。
2018年11月,該公司CEOChávez獲得MIT的杰出企業家獎。
據《香港經濟晚報》報道,該公司團隊約60人,約6成人手設于智利的后臺負責車隊運營、4成于英國負責業務發展及支持。該公司目前的投資者主要是加洲學院伯克利校區的孵化器,目前早已完成種子輪融資。據數據,Kiwi最新公布的融資額為200萬港元。
「我們從沒說過是手動駕駛」
成名于伯克利校園,那些用于送餐的機器人如今已然成為了校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目前在伯克利,大概有40臺「持證上崗」的機器人每晚在為中學生服務。在的宣傳視頻中,我們可以見到其開發者介紹了這些工具的先進性:它可以使用復雜的機器視覺系統辨識周遭環境,避免障礙物,并能手動判定是否可以橫越馬路:
據官網的說明來看,官網并沒有提及該機器人是手動駕駛的,并且對于是否有人操控這點,官方并沒有給出說明。其原話是:「We'rehuman-robot.」(建立人機互動)
的循跡控制流程。
據海外媒體報導稱,這種憨態可掬的機器人實際上是由遠在波蘭的操作員借助GPS訊號和攝像頭獲得的視頻進行監控和操作的,她們每隔5到10秒對機器人發出一次指令。
具體來說,人類和機器在行駛過程中互相配合:通過雷達傳感、攝像頭以及外置的圖象處理系統來辨識公路邊界,并避免障礙物。此時,3800英里以外的波哥大也在對這種機器人進行監控,助其通過復雜路況,同時不要偏離目的地太遠。這與傳統人力配送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模式完全不同,其實也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覺得,這些有人參與的遠程控制方法是一種「并行手動」系統。這種機器人在校園中會以很慢的速率(1.6-2.4km/h)運行,它們會在餐廳的指定地點由人類職工接收外賣,放進機器人的送貨倉中并展開配送。在成本上,每一臺正在運行的機器人造價2500英鎊,而成本沒有膨脹的誘因就在于它們沒有采用LiDAR等高性能傳感,而是使用人力——每小時賺2歐元的操作手。
事實上,對于在波蘭首都波哥大生活的人來說,假若每天工作8小時,每位月工作20天,這份工作實際上是要比平均收入水平(約合310港元,2019年)稍微初一點的。
據悉,和國外的共享自行車類似,因為運輸流向的不均衡,機器人也須要由人類駕駛汽車進行調配。Kiwi的人工配送員最多可一次運送12臺,這在極大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也促使配送服務成本更低,這讓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不過歸根結底,提供的并不是一對一、完全手動化的送餐服務,這其中仍須要人工操作。
席卷校園的機器人
在推出后,早已成為了學院校園的一道景色,其遞送服務遭到好評。據官網介紹,自2017年創立以來,機器人早已完成了30,000次遞送服務,構建了超過150個機器人,目前正在各大院校為中學生服務。服務單次收費3.8港元,月付15英鎊更可享無限次叫餐,最熱衷的客人每晚會叫3至5次外賣。另外校園外賣運營,據報導,這款機器人的平均送餐時間約為30分鐘,雖然和國外的外賣小哥速率相當。
KiWi送餐機器人包含三種類型的機器人,分別為Kiwi、KiwiTrike和,實現了機器人聯合配送。
其中,KiWi負責將飯店須要外賣配送的食物搜集上去;
工作人員負責將「餐廳機器人」收集的食物轉移到半手動四輪車KiWiTrike上;
負責接收「餐廳機器人」收集食物的半手動四輪車KiWiTrike。
接過食物后,KiWiTrike無人駕駛抵達目的地。
負責最后一英里的配送。
提供最后一英里食物配送服務的。
不僅送餐之外,機器人還有送貨功能,宅男宅女只需在APP上下單,就可以足不出戶地買到學習用具和餅干。
其實,用機器人送餐也有一定的風險。為了行動便捷,機器人的設計比較精巧,但這些體格也比較容易「被盜」。去年5月份,加洲民警就偵破了一起機器人「綁架案」。「犯罪嫌疑人」是一位兼課老師,而他給出的作案理由則是:「這個機器人在街上游蕩讓人很煩,」所以他就將其放入了自己的車輛后備箱。
參考內容: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