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斗激烈的外賣戰場,在格局幾定之時,迎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玩家——京東。51秒懂電商資訊網
日前,易迅零售CEO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確認,公司已考慮涉足外賣業務,“至于哪些時侯開始做,就看我們的能力,哪些時侯可以成立人才隊伍了。”51秒懂
51秒懂電商創業網
盡管辛利軍沒有對外透漏詳盡的項目加快時間、投入計劃和目標任務,但《晚點》此前早已爆光了一些細節。
按照上述媒體報導,易迅將以易迅到家App為服務載體,在廣州等市試點餐飲外賣業務,由子公司達達負責配送。該業務尚處于探求推動階段同城外賣加盟,由6月7日才創立的易迅同城餐飲業務部負責,目前團隊僅10人左右,負責人為陸寅宏,向何輝劍匯報,前者向辛利軍匯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線上外賣市場集中度早已十分高了,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外賣平臺市場格局,美團外賣占比67.3%,餓了么占比僅為26.9%,兩家市占率早已超過90%;其中,美團外賣占比更是超過60%,具有絕對優勢。
51秒懂電商資訊網
在全行業緩下降、要收益的階段,易迅選擇步入這個格局幾乎已定的市場,到底意欲為什么?又能掀起多大浪花?
頻繁變動
在電商零售賽道跑了20多年后,向來以保守見稱的老兵易迅近日頻繁進行業務調整:一方面收縮對短期商業化不利項目,一方面在同城消費場景探求。51秒懂電商資訊網
據全天候科技了解,易迅近日對京喜拼拼進行了業務調整,有意將該業務調整返京東零售業務藍籌股,整體涉及的80%人員將中止與第三方企業的合作,其余涉及京喜拼拼職工將調整到其他崗位。
目前,京喜拼拼僅在天津、河北、河南三省舉辦業務,其余城市服務早已關掉。這也意味著,2021年才發展上去、曾在三個月開拓全省12省70多市業務的京喜拼拼,在完成階段性拉新使命后,將逐漸退出舞臺。
下沉市場的路走不通,易迅就將目標轉向了消費高頻、剛需的本地生活賽道。
仍然以來,本地生活都是各家企業爭搶的“香餑餑”。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外賣業務,初期更是引起了激烈的燒錢大戰,企業不惜斥巨資占據市場。不過,在諸多參與廝殺的玩家中,易迅鮮少對這個賽道表現出熱情。
直至今年雙十一前夕,易迅App“附近”頻道的上線,才漸漸顯漏出其對本地生活的憧憬。從頁面布局和服務內容來看,“附近”頻道與美團App界面也存在較高相像度。
去年3月,易迅又進行了一次組織構架調整,將原易迅零售全渠道到家業務部和技術與數據中心全渠道生態部的部份職能整合新組建了同城購業務部,釋放出顯著的發力同城業務訊號。
據晚點據悉,同城業務也是去年易迅零售的四大重要業務方向之一,與供應鏈大中臺、全渠道和搜索推薦并列,被易迅內部職工叫做“四大必贏之戰”。
從目前爆光的情況看,易迅或選擇避免外賣競爭最為激烈的一線城市,轉而從新一線城市切入。
全天候科技還了解到,該業務負責人陸寅宏為易迅管培生出身,是位不足40歲的年青男性。她曾常年兼任易迅開普勒總總監,負責的并非業務工作,而是技術和營運部份。有意思的是,陸寅宏還曝出兼任過京喜拼拼山東大區負責人。
退出紅極一時的社區團購賽道,轉向競爭白熱化的餐飲外賣行業,陸寅宏肩上的壓力只增不減。
盡管辛利軍表示樂意在同城業務上給團隊更多嘗試空間,但可以預見,在當前大環境下,易迅集團能給到新業務的實際投入估計不會太多。
以攻為守
雖然易迅外賣項目仍未實際落地,但消息傳出,還是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時間,關于易迅為什么決定做外賣的討論此起彼伏。
鯨魚社創始人李成東覺得,易迅切入外賣場景并不意外,初期公司就曾參與投資過餓了么,“如果要對此次動作進行剖析,防御性質會更強。”
在他看來,達達常年承當的就是同城外賣配送業務,隨著美團向商超、醫藥、零售等領域擴張業務,達達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會逐步減小,“京東作為達達控股企業須要做一些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3月,易迅認購達達股份開啟了兩者的合作之路;今年10月,雙方還共同發布了即時零售品牌“小時購”,對應“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小時級乃至分鐘級送達”模式,由達達集團全面承接。
從業務范圍來看,達達承接了易迅本地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領域業務,覆蓋商超、醫藥、生鮮等多個類目。這也與美團外賣和餓了么業務逐步緊貼。
隨著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平臺升級,它們從送外賣進化到了送萬物,企圖將非外賣類訂單構建成為平臺新的下降引擎。
對于專注即時零售的達達而言,這無疑是一種挑戰,倘若不想辦法還擊,到手的“蛋糕”就可能會被分走。以攻為守,開拓業務范圍,直殺美團、餓了么核心腹地,也就順利成章了。
在百聯咨詢剖析師莊帥看來,外賣是個剛需高頻(日頻)品類,做的話對于提升用戶活躍度(粘性)幫助很大,因而實現高頻品類推動低頻品類的銷售。
財報顯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同城外賣加盟,易迅過去12個月的活躍訂購用戶數約5.7億,環比下降20.7%,年凈增近1億用戶。這個看似亮麗的數據背后,70%的新增用戶都來自于下沉市場,隨著京喜拼拼的收縮,未來活躍用戶新增數據或將面臨壓力。
假如拉出單季數據對比會發覺,易迅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活躍用戶數,較上季度新增1080萬,同比增速僅1.9%。同時,這早已是易迅連續六個季度年活躍用戶環比增長下降。
用戶黏性承壓的易迅,急切須要找到一個新的方法反彈數據。高頻、剛需的外賣場景,就為其打開了突破口。
賽道誘惑
但在高度集中的外賣市場,“后來者”京東能夠有多大機會?
莊帥強調,易迅做外賣目前最大優勢就是競購的達達同城配送能力、京東到家和易迅“小時購”的平臺和用戶,以及易迅的技術和品牌優勢。
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達達集團已有超過63.4萬名活躍騎手;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易迅到家平臺活躍消費者數則達到6790千人。對比而言,美團平臺上2020年獲得收入的騎手就超470千人,年度交易用戶數達到5.1億。
盡管兩者存在一定差別,但對于新啟動的業務而言,達達早已足夠支撐易迅外賣起步階段的發展。
不過,這并不代表易迅外賣一定能成。莊帥表示,做外賣不僅同城配送的履約能力之外,還須要強悍的地推能力發展店家和維護店家。在這方面,即便后起之秀相較美團、餓了么失了先發優勢,還須要時間去積累。
據悉,易迅在新業務的拓展上仍然都是“保守派”,易迅首席財務官許冉就曾多次指出,易迅不會像其他平臺走燒錢換下降路線。易迅CEO徐雷此前也表示,在疫情影響下不確定性加重的大環境里,易迅在愈加嚴格地控制投入節奏、注重效率同時,也會更好地降本增效、抵御外界誘因的沖擊。
這就意味著,易迅不太可能通過價錢補助戰的形式迅速打開C端市場,要想打動早已產生消費習慣的用戶不得不另辟路徑。
但從行業前景看,易迅一直存在機會。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簡稱“報告”)強調,獲益于年青人的線上消費傾向,中國外賣行業不斷快速下降,2020年中國外賣餐飲市場規模達到6646萬元,環比下降15.0%,預計2022年中國外賣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9417.4萬元。
因為工作生活節奏推進,外賣行業用戶規模也在持續下降。報告還顯示,截止2021年12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5.44億人,較2020年12月降低1.2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52.7%。
基于逐步下降的行業趨勢,莊帥覺得,“原則上想做的都可以隨時進來做,市場是開放的、動態的和充分競爭的。”
但他也表示,易迅做外賣短期內對美團影響不大,由于易迅的地推能力有待強化,城市化的營運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這種都不是短期內可以快速提高的,要做到美團的規模難度很大。
一般情況下,職業總監人的“試錯時間”大約是2年。有熟悉易迅的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漏,“所有項目都是干不好走人,干得好加強投入。京喜拼拼也就三年,服裝事業群上兩個老大也是給了五年時間。”
其實不曉得陸寅宏是否也會面臨同樣的時間壓力,但易迅外賣要想在一片紅海中殺流血路,確實須要推動步伐了。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