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四川學院后勤集團與餓了么達成戰略合作,旗下飯堂開通外賣服務,開學后復旦中學生將享受到“外賣送到寢室臥室”的便利服務。截止目前,全省已有100座城市的超500家院校飯堂上線餓了么。未來一年,餓了么還要幫300座城市、2000所院校開通外賣服務。
疫情防治常態化下,飯堂外賣成為中學生們的“就餐剛需”。數據顯示,餓了么95后用戶環比今年下降約22%。交大后勤集團總總監林旭昌表示,“我們將充分借助互聯網+技術,開拓線上消費場景,實現智慧化的校園餐飲生活,進一步優化提高校園餐飲的安全性與便利性。”合作施行后,無論是在教學樓還是寢室樓,20分鐘內飯堂小吃都可隨叫隨到。
外賣送到寢室臥室,平均配送時長20分
合肥大二中學生梁晶一般臨近下課的時侯在飯堂點上一份外賣,回到寢室時可以直接吃上。既節約了時間,又杜絕了人群集聚。“我們中學的西米露非常火,原先要排隊去搶,如今外賣就可以買到了。曾經拼腳速學校食堂外賣,如今拼手速。”梁晶說。
餓了么數據顯示,院校飯堂外賣平均配送時長20分鐘,200米以內的訂單占比近30%,大部份是1km內的近距離配送。“我們中學基本上十多分鐘就可以送到,但是都很順路。”在上海讀大三的小高是一位兼職配送員。見到飯堂推出勤工儉學的機會后,便立刻報考嘗試。
“我平常也幫同事帶飯,如今還可以順便掙錢。”小高最多的時侯三天可以送六七十單,“送外賣也是對學習的一種調劑,做題做累了,跑兩單后頭腦一下就清醒了。并且送外賣的錢基本可以養活自己。”小高說。
區別于校外的配送模式,院校內主要采用店家自配送和中學生兼職配送的方式,給在校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中學生給中學生配送,除了愈發安全學校食堂外賣,還可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外賣送到寢室臥室”成為現實。
此外,等到9月中學即將開學后,飯堂外賣模式會加速落地更多院校,實現無接觸配送全覆蓋,配送員需配戴好口罩,每日多次進行溫度檢測,做好餐箱消毒等防護舉措。
追求時間自由,外賣成95后校園生活剛需
飯堂用餐的痛點存在已久。飯點高峰期,飯堂點餐排隊、用餐排隊都是家常便飯,擁擠是一方面,人群集聚帶來的傳播風險又是一方面。“每次喝水來回路程加上排隊、等餐,起碼要一個小時,點外賣能節省不少時間。”梁晶說。
對于在互聯網中成長上去的年青一代來說,點外賣可謂生活剛需。復旦后勤集團表示,“我們也在不斷探求更優質的校園服務。上線餓了么后,中學生只須要打開手機,簡單幾步操作,才能在20分鐘內嘗嘗到衛生干凈的餐品。我們要以中學生為本,建立便捷快捷的校園生活圈。”
餓了么到家事業群中級經理郭朋說,“未來一年,餓了么還要幫300座城市、2000所院校開通外賣服務。同時與全省小型團餐公司展開深度合作,覆蓋更多飯堂攤位。”近期與團餐公司千喜鶴的合作,將幫助1000余個攤位上線餓了么。
在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中,95后是下降最快速的群體。2019年餓了么95后用戶環比今年下降約22%。“點外賣早已成為95后、00后的生活剛需。年青人除了要點餐自由,更要時間自由、生活自由。餓了么提供的,就是一套自由生存的解決方案。”郭朋表示。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