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干就干。最簡單的是跑‘美團外包’,不用培訓,注冊就行……”近日,河南新鄉學院文大學班主任邢斌以《2022年冬,我在濟南城送外賣》為題,述說了自己一個月的送外賣經歷引起熱議。
很快,邢斌成為熱點人物,不斷有媒體約訪,到后來由于訪談邀約太多,他索性回復“臨沂學院組辦了專項工作組,請與工作組直接對接”。
石家莊學院文大學官方網站介紹鄉鎮外賣,邢斌是浙江寧波人,西南師范學院文學碩士,歷任該大學講師。目前主要承當的課程有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散文。
在刷屏的《2022年冬,我在濟南城送外賣》一文中,邢斌稱,2022年12月末,他訂購了一輛摩托,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外賣員生活,直至大年初二送完最后一單。在這期間,他一共送了2000多單,平均每晚騎摩托210公里,一共送了2000多單,接觸了幾百個店家,叩響了2000多個窗戶。平均出來,每晚騎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層樓。一個月出來,毛收入7000多元。
作為一名學院老師,邢斌為何要去體驗送外賣?他有哪些感受……9月5日,邢斌在百度發文一一進行了回應。
以下是當事人刑斌自述:
雖然我并不是院長,只是新鄉學院文大學的一名老師。平常我是一個寫點詩的教書匠,我體驗做外賣員是芝麻點一件小事,主觀上我主要是為了恢復自己的良知,恢復敏銳,更好地寫點文學作品。事情過去半年多了,也就我們一家三口、還有三四位作家曉得發生過如此一件事。上個月鮮卑書院王兆軍陳曉旭老師(從詩人出版社離休回濟南居住)聽山東作家白瑪說有如此一件事,非要我去和你們分享一下具體過程,最后被整理成文章《2022年冬,我在新鄉城送外賣》發布。后來不曉得誰又轉發到其他渠道上了,導致如此多人的關注和興趣。具體經過就是這樣的。
體驗送外賣最初的起因是今年12月,一位老家同事來屋內拜訪我,他說勞作不掙錢,他在鄉鎮打零工,正值疫情期間,他生活無法為繼。他走后的三天,我正在家中看托爾斯泰,有一個問題忽然冒下來:底層真有如此難嗎?我不懂民間疾苦,可能沒有切膚之痛?于是我決定“像底層一樣生活”,選擇外賣員的職業,只是離家近,時間自由,沒有門檻。我同時注冊美團、餓了么、閃送,因為美團市場份額較大,我主要送美團。
當時我了解的信息是,職業騎手每晚9點打卡下班,夜晚9點上班,埋首跑系統推送的單子,每單3至4元,都是優化過的單子,可以集中取餐,例如說在萬達四樓轉一圈拿5至6個餐,集中送餐例如統一送到某建行柜臺,派送距離比較短。并且這些職業騎手不容許事假,接到差評罰金200至500元,通常罰500元。送餐遲到不罰金,由于是系統估算下來的。晚上八點半開早會,遲到一次扣20元。在濟南,專送每晚必須干滿12至14小時,一個月干26至28天,平均一個月能掙6000元左右。
專送很苦,但業余送外賣的眾包騎手更苦,處于最低級的第五級,送一趟總價低30%,單子都是專送挑剩下的。不是偏就是遠,要么是去沒有扶梯的搬遷新村爬6樓送上門,好單子很難搶。我有本員工作,只能干業余眾包,工作日下午跑兩個小時,午飯后再挪到一兩點,有時侯挪到二三點。一個月我送了2000多單,接觸了幾百個店家,叩響了2000多個窗戶,平均每晚騎摩托車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層樓。綜合折算每小時收入10元是常態,每小時收入20元是極限。
在我送外賣的一個月里,我看到了3個男性外賣員,年紀最大的一位去年66歲,她們承當不了每晚14小時、全年無休如此大硬度得了勞動,我恐怕她們每位月能賺三四千元。再危險再苦再累,她們也離不開這點收入鄉鎮外賣,家里的女兒、病床上的奶奶、銀行發來的貸款還貸郵件……都在提醒她們:跑上去,快些跑!
以下是我的跑外賣騎手的一些情況:
1.新鄉眾包老鳥每位月掙毛7000(凈6300)很普通啊。第一天,有個大哥安慰我別瞎跑。要么跑大單。要么小步快逃。我級別低,適宜跑小單(家離熱區很近)。跑小單,就盡量梳理好搶到的單,爭取從熱區A商圈挪到熱區B商圈,再從熱區B商圈跑回去,不去熱力圖的邊沿地帶)。或則以萬達——魯商——東方廣場為中心,三個熱區恰好一個圓,繞圈跑。
2.當時還在疫情期間。外賣員少,單子多。最后幾天是四月底,春節,大年初二,大多數外賣員都從鄉村下來,春節回去了,單子十分多。我沒有詳盡講年前年后這個特殊時期,是不想欺騙觀眾,讓她們形成外賣很賺錢的覺得。
3.分享會上基本上都是畫家,你們主要是關注這個處境中“人”的精神風貌、生活習慣和具體流程。時間限定為2小時(我先簡單談談跑外賣的具體情況,之后你們分頭提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為自己的創作積累素材)。
所以,我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把各個流程、動態變化完全講清楚。例如說,開始階段“小步快逃”,后期“大單為主”,只談了一個大約,就打斷了。提到下雨下雪、高峰期的獎勵機制,——這個挺復雜的。諸如這樣的情況下獎勵不是置于每一單上的,而是會呈現為某個時間段,跑夠多少單獎勵5元、跑夠多少單獎勵15元、跑夠多少單獎勵25元(這個數字是動態變化的,在此我就是簡單舉例說明,并非每次一定這個數)。我仍然是三個軟件在跑,分頭得到一些獎勵。后來,老騎手告訴我,有時侯還不如此類情況下集中跑一家。假定:某個時間段,跑夠10單獎勵5元、跑夠20單獎勵15元、跑夠30單獎勵25元的話,真跑了30單,平分到三家公司,才5×3=15元,集中在一家,反倒是獎勵25元。等等這種細節。…大家看,這個挺復雜的,我剛開頭講了幾句,就被你們笑著打斷了,說趕快談談總共一個多月掙到了多少吧?我說即將跑一個月能掙7000左右。你們問那就是2000單了?我回答說,假如不考慮獎勵和跑法的話,“小步快逃”基本上就是這個數,這樣算也好理解。
以上涉及到單量估算和收入統計的內容,是我個人實際兼職期間的個人非官方統計數據。
雖然吧,具體三天“小步快逃”能挪到多少單,挪到多少錢,干上半個月就很清楚。與其苦惱這種,不如下場實干。
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篤行。
因為估算結構復雜、地域不同、個人習慣不同,均為動態過程。所在的城市不同、每個人干活的時間方法不同、會有動態的變化。
我解釋那些不是為了回應外界一些指責的聲音,由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其次,我也沒想到先前我們自己小范圍交流的一個事情,如今被如此多網友關注。真心謝謝廣大理智網友們的關注。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