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間不想回去或則出去吃,點份外賣;晚上在辦公室用手機App點杯咖啡——如今,外賣已成為好多人、特別是年青消費者的一種生活形式。
“最近天熱,我點外賣經常點面條,但我在外賣平臺發覺,一份標價10元的面條,店家要求每單20元起送,因此我不得不點一些其他餐品湊夠20元,但送來的餐一個人吃不完,只能浪費了?!?月25日外賣點餐,南寧消費者王紅芳坦承,在點餐時就意料到吃不完,但湊不夠20元店家不送餐外賣點餐,讓人無奈。
“我在外賣平臺一家飯店下單選好了25元的餐品,但想用一個‘滿35減8元’的紅包,還須要湊10元錢的單,只能再多點一些炒飯、餅子之類的面食,這樣多點的食物吃不完,最后導致浪費。”銀川居民張敏告訴記者,這些多買多讓利的方法,讓她每次線上點餐都精打細算半天。“浪費確實不應當,但又沒法拒絕‘滿減讓利’的吸引力?!睆埫粽f。
記者在外賣平臺頁面上看見,在大部份餐飲店,點餐起送價都在20元以上。有的火鍋店、鮮切蔬果店、火鍋店等下單起送價更高,有29元、48元、65元或78元起送的,最高的還有100元起送?!坝械耐赓u店家推出讓利套餐,實為‘多買多贈’套餐?!眳侵揖用穸W梅說,不少消費者為了出席“滿減湊單”等讓利活動,無形中就引起了超量點餐。
在合肥市金鳳區廣場大道附近的一家寫字樓,每晚晚上都有不少外賣小哥到這兒送餐。6月21日上午,記者在此處走訪發覺,晚餐后,垃圾桶里堆積著好多外賣飯盒,有的飯盒里剩了三分之二的食物,以湯面等面食為主,有的啤酒幾乎未喝。
記者了解到,針對餐飲外賣浪費問題,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對32家交易型網站、9家交易類平臺企業進行逐一排查,督促外賣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導其在“點餐”“提交訂單”“完成訂單”全環節提醒適量點餐,引導經營戶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構建完善正向激勵機制,為參與“小份菜”“小份飯”供應的商戶提供流量支持,對消費者下單訂購“小份菜”“小份飯”等紅色消費行為給與鼓勵性補助。同時,指導區內銷售餐飲團購券、打折券的3家平臺企業,強化初審把關和消費教育引導,引導進駐商戶合理制訂團購餐食標準,避免團購餐食浪費;指導直播帶貨營銷公司加大對旗下主播的培訓,提倡宣傳正確的乳品消費觀、文明進餐意識;指導探店家播帶頭厲行勤儉節省,弘揚“光盤行動”。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