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當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推行掃碼點餐。但與此同時,這些餐飲企業卻取消了人工紙質點單服務,給沒有智能手機的消費群體帶來不便。連日來,記者深入南昌各大商場走訪調查,探尋餐飲企業取消人工點餐的深層次原因。有關部門、律師、專家也紛紛支招,引導掃碼點餐朝著更為規范和理性的方向前進。
掃碼點餐有點復雜,帶來不便
近日,華潤萬象城在南昌市紅谷灘區開業。家住商場附近的胡爺爺夫婦牽著孫女去湊熱鬧,但這次消費經歷讓他們不甚愉快。
據胡爺爺介紹,逛到中午時,他們來到商場一家名叫“無國界融合西餐”的餐館,想拿菜單點餐,卻被告知沒有紙質菜單,必須掃碼點餐。由于胡爺爺夫婦使用的是老年手機,平日習慣現金消費,孫女是沒有手機的未成年人,這可難倒了他們,只能起身走人。然而,他們在商場轉了一大圈,幾乎所有的餐館都沒有紙質菜單。“老了,我們趕不上時代嘍。”面對此情此景,胡爺爺有些無奈。
不僅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年輕的李女士也對掃碼點餐有意見。
李女士稱,她之前在紅谷灘區萬達金街的“小龍坎”火鍋店就餐。當她掃碼進入點餐頁面后卻被提示,要依次獲取個人信息,包括昵稱、頭像等,申請推送消息權限和同意獲取手機號碼,并加入會員方可點餐。
“點餐為什么要這么復雜,個人信息與就餐無關啊。”李女士對記者說,她之所以不愿意掃碼點餐,一方面怕個人信息被泄露,一方面擔心系統回頭無休止推送廣告,讓人不勝其煩。
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掃碼點餐系統,方便引流
根據胡爺爺反映的情況,記者前往華潤萬象城實地調查掃碼點餐系統,發現包括“無國界融合西餐”在內的絕大多數餐飲企業均只提供掃碼點餐。該商場一家名叫“tgs”的咖啡店,必須在其微信公眾號授權位置信息才能點餐,而且不接受現金付款;而在紅谷灘區萬達廣場和萬達金街,記者隨機走訪了10家餐廳,竟沒有一家可提供傳統紙質菜單點餐。
為何餐飲企業如此熱衷掃碼點餐?記者以要開餐廳的名義,聯系上一家提供“掃碼點餐小程序”的企業。該企業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安裝一套集點單、收銀、會員管理等功能的一體式收銀機,費用在3000元至5000元,每年支付約1000元的維護費。該人員直言,眼下,餐飲行業訂購掃碼點餐系統異常火爆,商家可量身定制軟件系統。如果需要“高端定制”,在系統后臺還可收集用戶的手機號、頭像、昵稱以及用餐喜好等數據。
對此,南昌一家餐飲連鎖企業負責人坦言,近幾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及消費方式。拿掃碼點餐來說,它在防疫保供、提振消費、行業恢復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既縮減了制作紙質菜單的開支,減少了消費者排隊點餐的時間,提高了企業工作效率,還干凈衛生。
更為重要的是,掃碼點餐降低了餐飲企業的運營成本。該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使用掃碼點餐系統每年6000元的成本,而聘請1名服務員每年要5萬元工資,還不包括幫其購買五險一金的費用。
當然,許多餐飲企業也不否認,除了節約運營成本之外,掃碼點餐還會帶來引流作用——眾多顧客的個人信息、消費痕跡成為餐飲企業有價值的數據,便于今后推廣品牌和精準投送消費信息。
有違商業慣例,存一定法律風險
一邊是餐飲企業只提供掃碼點餐,一邊是有些消費者不能或不愿使用掃碼點餐。如此一來,矛盾就產生了。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