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揚州一個小鎮上,“阿牛外賣”是當地人最常用的外賣平臺。在這里,你幾乎見不到身著黃色或藍色沖鋒衣的美團、餓了么騎手,居民點餐時只用“阿牛外賣”。與黃藍APP相比,阿牛外賣點餐頁面簡陋,但卻覆蓋了全鎮30多個商家。與此同時,鎮上只有5家店入駐了美團,餓了么則更少只有1家。
實際上,距離大儀鎮20公里外的城區早已被美團和餓了么拿下,整個揚州市的外賣市場也幾乎被這兩大平臺瓜分。在外賣巨頭攻下無數城池的時候,為什么“阿牛”能守住小鎮的外賣市場?
大儀鎮面積僅1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萬——在這樣的熟人社會,阿牛與商家們關系深厚。而關系成為阿牛生意的壁壘,美團和餓了么等大型外賣平臺很難撬動這一市場。
三年前,當大平臺還沒來得及將目光投向小鎮時,阿牛就在鎮上做起了跑腿生意。最開始,他建了一個微信群幫別人送水果,久而久之,送的種類越來越多。在熟人社會里,口碑和人脈傳播效果遠強于其他宣傳手段。外賣并不是小鎮生活的剛需——居民生活簡單閑適,出門吃飯最遠也不過10分鐘路程。因此,阿牛的地推工作并不簡單,需要一家一家的跑生意。
去年夏天開始,小鎮有了更多商鋪,點外賣的人也越來越多。“阿牛外賣”的口碑逐漸建立起來,甚至有隔壁鎮的人找到阿牛送東西,因此阿牛還雇了兩個配送員。據他介紹,暑假是高峰期,最忙的時候一天有40到50個訂單,配送員一天能掙200元。
早在2017年,美團和餓了么就占據了在線外賣市場90%的市場份額。過去的幾年,美團餓了么加速競爭,在二者試圖覆蓋剩下10%市場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忽略這個小鎮。據當地商家介紹,在過去兩年間,美團和餓了么的工作人員都來做過推廣。
然而對于小鎮商家來說,小鎮外賣市場的體量有限,既然已經在阿牛的平臺上有了穩定的單量,也就沒必要再入駐其他平臺。更重要的是,據阿牛的說法,相比于美團餓了么這些大企業,他給到商戶和配送員的分成更高。
現在鄉鎮外賣平臺,除了提供配送服務,阿牛還向商家提供營銷服務,如果商家要在點餐頁面上更多展示,需要付500塊廣告費用。但小鎮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消費者也都是熟客,商家沒有太多打廣告的動力。
實際上鄉鎮外賣平臺,像阿牛這樣的小鎮外賣創業者并不是少數。界面新聞了解到,在河北唐山的灤南縣,有當地創業者為餐飲商家提供“線上外賣訂餐系統”,稱要“打破第三方外賣平臺(指美團和餓了么)的捆綁規則”。在深圳,也有公司專門提供本地生活服務技術平臺的搭建和運營,主要服務對象就是三四線的縣城和鄉鎮地區。
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小鎮創業者并不會對格局已定的外賣市場構成太大威脅。因為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如果要將市場擴張到更大的范圍,難度將會指數級上升——外賣是低毛利生意,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才可能盈利,而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技術投入、市場投入,對管理運營的要求也會更高。
但是,在美團餓了么這樣的大平臺持續向下沉市場滲透的時候,小鎮版平臺的存在,也將會成為他們不得不正視的競爭對手。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