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重慶,時間已是晚上7點,大多數人正在享用晚餐。而26歲的謝鵬仍在外奔波,按照計劃表,他今天需要走訪8家商戶,并對4家商戶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商戶們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謝鵬是就職于美團外賣的一名“外賣運營師”,這是一個隨著互聯網新經濟發展產生的新職業,主要服務于入駐外賣平臺的商家。從注冊上線到活動推廣,他們成為商家的“外賣軍師”,從專業角度為商家“規劃”線上運營。
在外人看來,外賣運營師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逛街”,但事實上,作為商家的“外賣軍師”,他們為商家的數字化運營出謀劃策,深度參與商家外賣運營全過程。我們隨機采訪了重慶的3名“外賣運營師”,試圖用他們的經歷,勾勒出這一職業的基本特征。
賣餛飩的小店 如何做到商圈前三?
在外賣運營師謝鵬的眼里,即使是再小的店,也有機會脫穎而出。
謝鵬的一天,是從一張表格開始的。
在成為一名外賣運營師之前,謝鵬是一家教培機構的合伙人,之前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和規劃的能力,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負責的商戶有300多家,每天出門,他都會做一個計劃表,今天走訪哪些商戶,哪些商戶目前的經營狀況有問題,需要如何診斷和改進?然后,按照表格,規劃一天的工作。
大渡口區的沙縣老餛飩,從今年7月開始,頻繁出現在謝鵬的規劃日程表里。
這是一家賣餛飩簡餐的小店,老板柯先生是福建人。店鋪雖然已經開了多年,但一直沒上外賣。去年以來,重慶接連經歷了幾波本土疫情,柯先生的堂食生意銳減,又要承擔高昂的店鋪租金。今年7月,他找到謝鵬,希望能上線外賣,增加店鋪銷量。
雖然做了多年餐飲,但對于外賣,柯先生還是一個門外漢。“基本上都是謝鵬幫我一手包辦的?!笨孪壬f,從資料注冊,到設計菜單,再到活動推廣……謝鵬一路手把手教他,幫他優化商品的圖片和分組,設置招牌菜,引流商品等?;A門店裝修后,謝鵬又告訴柯先生,要注重用戶反饋,關注、維護門店評論等。
▲謝鵬在走訪商家/圖源 受訪者
外賣上線第一天,這家店接了大約20份訂單;第二天,大約有30單。兩天時間下來,謝鵬在分析店鋪的入店和下單轉化率中發現,入店轉化率比較正常,但是下單轉化率比較低。根據這個情況,他又幫助商家做了會員紅包,新客減免、配送費減免、收藏有禮等活動,一下子就把下單轉化率提升了25%以上,在大渡口商圈排名中排進了前5名,而且訂單量每天都在遞增。在上線8天左右,這家店每天訂單達到80單左右,排到了大渡口商圈前三。目前,這家賣餛飩的小店,日均單量能達到100單左右。
網紅店背后的“操盤手”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她幾乎每天都會去這家店走訪一次,或者至少通一個電話。她說,幫助商家解決難題后的成就感,常常會讓她欣喜好幾天。
對于重慶的吃貨來說,“重慶小碗菜/小份菜熱銷榜”第一名“舌尖瘋狂在成都(重慶北站店)”是熟悉的網紅店。從上線外賣平臺,到沖上熱銷榜第一名,外賣運營師唐思詩是背后“操盤手”。
2019年大學畢業后,唐思詩放棄了去深圳工作的機會,為了和家人待在一起,選擇留在重慶。外賣運營師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也格外認真。女生特有的細致,讓她能夠更加注重運營方面的細節問題?!氨热珙櫩筒恍枰途?,結果商家沒注意配置了餐具,問題雖小,但影響用戶體驗,甚至用戶可能會因此給予差評。如何去改進這些問題,其實運營的過程很重要?!?/p>
今年5月,唐思詩開始負責“舌尖瘋狂在成都(重慶北站店)”,這是一家品牌店,有專門的品牌運營,但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還是會遇到諸多問題?!霸诘赇佭\營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突發的問題。那段時間,基本上我每天都會和商家通至少1個電話,或者去門店走訪1次。”唐思詩說,在這家店上線后,她協助商家分析運營數據,一有異常就及時提出并做改進;根據商家的經營情況,為商家開通了全城送服務等。
▲唐思詩收到商家送來的錦旗/圖源 受訪者
上線半個月后,這家門店的銷量,由原來的每天200多單,增長到500多單,成為重慶地區“小碗菜/小份菜熱銷榜”第一名。店鋪負責人秦先生專門制作了一面錦旗,在今年8月初的時候送到唐思詩手中,感謝她為店鋪發展做出的貢獻?!霸谖业挠∠罄铮扑荚娛且粋€隨時都會響應的人,不管我們遇到什么問題——配送方面的、數據方面的……只要一個微信,或一個電話,她馬上想辦法幫我們解決,比我們自己公司的人效率還高?!鼻叵壬f。
碰壁與被拒絕也是常態
“很多商家其實是不了解外賣的,也對上外賣沒有信心,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他們做好運營規劃?!?/p>
并不是所有的外賣運營師的工作都一帆風順,碰壁與被拒絕,也是這個職業的一種常態。
對于這一點,外賣運營師譚莉莎深有體會,她曾經6次上門,歷經碰壁與被拒絕后,終于說服老板上線外賣運營。
上門走訪,是一名外賣運營師的基本操作。今年7月,41℃的高溫下,譚莉莎找到重慶一家江湖菜餐館,希望能和老板面談一下外賣經營的事。
“老板不在這個店,他都在巡店中,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來?!彼玫竭@樣的答復外賣送,對方也不愿意給她手機號。一次沒找到人,那就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在第六次上門時,譚莉莎用了一個“笨辦法” :在門店等。
等到晚上20點時,老板終于出現了。譚莉莎抓住機會外賣送,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但對方卻對外賣運營的事不感興趣,“老板說,他們之前在其他地方也上過外賣,但只是把堂食的菜品照搬到外賣平臺,效果不是很理想?!?/p>
譚莉莎根據這個店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份外賣運營方案,很快打消了商家的顧慮,商家開通了外賣運營,但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對于這家專門做大份江湖菜的商家,外賣又該怎么做,商家也是一頭霧水。
面對外賣“小白”的商家,譚莉莎多次上門,對商家進行培訓。“先培訓老板,從最基礎的店鋪操作開始,講店鋪功能區怎么用,講推廣、運營的注意事項?!弊T莉莎說,老板培訓完了,又對店內員工進行培訓。大家有不理解的地方,一個電話,譚莉莎就出現在店里,教大家怎么做。
▲譚莉莎和商家溝通/圖源 受訪者提供
“很多商家其實是不了解外賣的,也對上線外賣沒有信心,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他們做好外賣的運營規劃,提升商戶的數字化運營水平。” 譚莉莎說。
【新聞多一點】
外賣運營師:
網絡公開資料顯示,外賣運營師是新經濟下產生的新職業。他們誕生于最近兩三年,受聘于外賣平臺,主要服務于入駐平臺的餐飲商家。他們會從專業角度為商家“規劃”線上運營,大到頁面、菜單、定價,小到餐具、打包盒,只要商家有需要,運營師都會給出建議或方案。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餐飲商家開始接觸和使用數字化工具,紛紛上線了外賣服務,而他們能否轉型成功,則有賴于外賣運營師的“軍師”作用。
據《2020年中國外賣產業發展大數據報告》顯示,2015 -2019年,中國餐飲外賣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快速上升態勢,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5.46%。業內專家認為,外賣產業的發展趨勢形成了人才虹吸效應。
智聯招聘等平臺顯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外賣運營”相關崗位需求量較大,且多數崗位月薪超過1萬元,除了傳統餐飲從業人員,不少應屆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都選擇從事這一新型職業。
上游新聞記者 涂源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