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欧美黄色精品/国产一级A片在线播出/A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鄉鎮外賣平臺 何成:不愿意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2022-11-16 06:02:16 歡樂點

9月中旬,是何成最繁忙的一段時間。他晚上接受專訪,回復網友提問,晚上直播,中午插空送下外賣。9月21日晚上8點多,澎湃新聞聯系上何成的時侯,他剛下播,吃上一口熱面。他說,自己原本喝水很慢,但近來時間太緊張了,其他事情占用的時間比送外賣的時間都多,當天他只送了三單外賣。

何成的中學生時代像是一個勵志故事,他從河南信陽的農村一路考學到北京科技大學英語教育專業念本科,三年后通過專升本考試,升入北京聯合大學讀英文文學專業,后又報考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專業的研究生。

在上海讀書的時間里,何成說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不打游戲,習慣一個人泡在圖書館、自習室,看過幾百部影片,喜歡莫言和閻連科的小說,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2019年畢業后,他沒有由于高學歷找一份被覺得是待遇優厚的工作,他做過培訓機構的老師,當過流水線工人,面試過房地產銷售、保險銷售,現在在上海送外賣。

他形容自己不樂意做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追求穩定,選擇一份內心不認同的工作。另一方面,一直以來,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干哪行。

“我不認為讀了書,就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變得富于”,何成對記者說,“從來沒有想過用知識改變命運”。他喜歡外賣員這份工作帶來的掌控感,隨時上線接單,隨時可以下線,他也談到,選擇送外賣的背后,“有一點被動”,在此之前,他四個月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面對網友對他職業選擇的指責和憤慨,何成回應稱,自己未曾把找工作和學歷聯系在一起,“我可以接受自己是一個有高學歷且非常平凡的人。”

從2022年8月7日即將接單以來,他最多一天送了41單外賣,平臺的月統計顯示,他8月收入3353.5元。

何成8月收入統計。本文圖片除特殊標明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8月19日,何成送外賣最多的三天,送了41單。

被媒體爆光后,何成經常在微博、抖音等平臺回應網友指責,更新送外賣的日常,目前,他的直播間每日有近千人觀看。這引起了網友新的指責,認為他“炒作”,博取關注。

9月21日,他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直播的理由時說,每個人都有交流的需求和欲望,但自己跟生活中的人溝通得不太好,直播間相當于一個溝通的出口。同時,回復網友的疑慮,“讓我感覺自己能想辦法解決他人的困惑,這讓我找到了價值感。”

【以下為他的自述:】

“總是在適應新環境”

我的老家在安徽阜陽農村,小時候媽媽都在家里務農,很多親人不在家種糧了,我們家包出來種些谷物、水稻和玉米。以前家里還養殖,因為搬去黃河的河流邊,我爸常常捕魚,給我們改善生活。我們家在村里屬于中等條件,從來沒有跟他人借過錢。有四個女兒,我排名老二,有兩個媽媽和一個姐姐。

何成出生的舊宅。

小學六年級曾經,我在村小念書,回回考班級第一。但考了第一,我沒有這么開心,也沒有這么盼望爭第一,可能跟我爸的教育方法有關,因為他沒有任何反應,不會夸獎我,總怕我翹尾巴。

我爸比較穩重,但也會關心我,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和兒子流汗了,我爸燒了一壺冷水,弄了一個大盆,招呼我和兒子到羊圈的混凝土地上洗腳。他之前從來沒給我們洗過澡,當時給我倆打了一身的洗衣粉搓澡,我四肢都火辣辣地疼,那一次印象非常深。

何成(后排左一)和家人留影。

六年級剛開學,有三天下班,我爸忽然跟我和兒子說,明天不用去中學了。第二天帶我倆在街上剪了頭,坐車40多公里去了市區的父親家。爺爺曾經是鄉鎮財政所的會計,退休后在市區買了房,問我爸,要不要把女兒送到外縣讀書?

爺爺父親相當于是陌生人,爺爺曾經下班的地方距離老家有一百里地,一年都見不上幾次面。之前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故鄉,我和兒子退學去市區之后,媽媽到洗浴中心打工,爸爸回去務農,因為那會兒我二姐還在鄉鎮念高二。

轉學后,我的成績一路走低。一方面是換了新的環境,我在村小的時侯,數學挺好,所以退學后一開始不聽老師授課,靠自學才能學會,但慢慢地再聽,跟不上老師的教學思路了,所以到了小學,數學這一科完全躺平了,數學中考滿分150分,我才考了59分。

另一方面,我和爸爸媽媽并不熟悉,住在她們家覺得比較拘束、壓抑。爺爺媽媽家的規矩好多,吃飯的時侯不能說話、碗里不能剩菜、牙膏不要多擠、刷牙水不能噴地上……有時候,奶奶會不停地嘮叨,我也會和她頂嘴。

何成(后排左三)小學六年級退學到了市區。

在市區剛上小學的時侯,我的英文很差,因為在村小一到五年級都沒學過日語。如果不是由于高三的一件小事,我可能不會學英文專業,更考不上研究生。

當時高二第一次聽寫詞組,聽寫的內容是五種顏色,我如何背都背不出來,留下來重考的時侯,把小抄藏在衣袖里。

英語老師看見了,她走過來輕輕地把小字條抽走,什么也沒說。從那時起,我沒有再作弊,很努力地記詞組,因為我們家很講規矩,我曉得作弊是不對的,第一次就被發覺,督促我之后徹底死心。我的同桌在教育機構學過音標記詞組,他教了我這個方式,后來一點點積累,英語成了我的優勢。

初中結業,我考上了內鄉的一所老牌中學,但因為舅父在潢川縣發展,說這邊的教育資源更好,爺爺父親也在潢川縣買了房屋,我不得不再度退學。

高中的時侯,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考上學院,不會想這么遠。那時候,我也有過理想,想長大了當音樂老師,因為我跳舞挺好。高中有藝術類的班級,高二的時侯,我想過轉班,做藝術特長生。但校長曉得后給我爸打電話,我爸說:“怎么能學這個呢?學這個沒有前途。”

高一結束分文理,我選了工科。我化學考試不及格,學不了理科。此外,我的史地政基礎還可以,初中很多人認為歷史是科級,老師管得不嚴,就不學。但我不會這么矯飾地去想哪些有用學哪些,只要我感興趣都樂意多學一點。

2011年中考,我考了450分左右,比當初的河南省專科線460分差了近10分。我們中學430分以上復讀免費,我決定回家復讀。當時復讀的朋友好多,我們班只有一個人考上一本,考上二本、三本的加上去20多個。但三本雜費很貴,一些朋友考上了也會選擇復讀。

但我回中學復讀了兩個禮拜,始終沒有步入學習狀態,再來一次可能結果也好不到哪去,比如語文考試中對其他同事來說不算難點的題目,都能給我卡住。8月23日,大專錄取通知書到了,第二天,我就去北京科技大學延慶分校英文教育(幼兒教育)專業報導了。

“選擇了‘離群索居’的生活”

剛到上海上學的時侯,心里肯定有一點膽怯、迷茫的覺得。但這些體會我早已很熟悉了,我五年級退學到市區,發現朋友穿的衣物更艷麗,皮膚更白,文具盒里有各種各樣的筆,有零花錢買餅干,學校門口有好多小店,但在農村學校旁邊哪些都沒有。

何成從市區開車回老家,總共15公里。

不同的是,到了上海有了一點點緊迫感,雖然我的家庭沒有缺過錢,但我能感覺到不是這么富裕,所以把錢看得比較重。我媽媽每學期開學給我打一萬塊錢,交完六千塊錢雜費,余下的是我一學期的生活費,但我每月只花不到一千塊錢。

直到研究生結業,我都沒買過幾件大衣。平常吃學校食堂,我都選比較實惠的,后來飯堂姐姐認識我了,我還沒點菜,那姐姐就問:“又是點辣白菜呀?”我時常也會點尖椒肉絲,可能點三次辣白菜或則其他涼菜才能點一次肉。

其實飯堂有窗口打飯和干煸兩種選項,但窗口打飯要排隊,結束得早,所以我每次去點干煸,只有一個菜和炒飯。我不樂意扎堆打飯還有一個緣由,人家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桌喝水,我總是一個人,干什么都單獨行動。

單獨行動的習慣早已有很多年了。我五六歲的時侯,和幾十個寶寶在村里跑來跑去,如果被我爸見到了,他會在遠處吼一喉嚨,說不要跟那幾個壞孩子玩。時間長了,別的兒子能感覺到我爸不喜歡她們,慢慢地遠離我了。

大專的時侯,我們教室八個人,有六個是北京人,另外一個老家也是湖南的。他們基本上周末都回去,河南同鄉到了周六也去找他在上海工作的親戚,所以有些時侯寢室只有我一個人。北京的同事非常開朗,我們聊得也挺開心的,但還是很難真正打成一片。

我是因為喜歡德語才選英語教育專業的,但我們這個專業結業主要是做男幼師。我們班40多個人,總共才兩個女孩。

我對這個專業說不上喜歡,我認為幼師是一個專業度要求比較高的職業,需要做事很細致。這份工作勸退我的,一方面是社會上對男幼師存在的偏見,幾個同專業的男人湊在一起也會唉聲嘆氣,我在帖吧、知乎和人人網上搜索,發現有人認為男幼師很娘,找對象都不會被考慮;另一方面,我很明晰地想要自考,暫時不考慮就業。

當時我們專業自考的比列不高,因為好多都是上海生源,他們學這個專業,實用性強,能當老師,有很明晰的職業規劃。

但我不甘心只是做一個大專生,而且學校老師很欣賞我,覺得我在德語方面比較強,老師跟我說:“你不讀大專你太虧了,你必須得考個專科。”

2014年,我通過專升本考試,到北京聯合大學讀英文文學專業。

上本科的時侯,我平時都會去圖書館,在自習室學習,選擇了一種離群索居的狀態。

我感覺我在精神層面、思想層面低于其他朋友,我看了好多書,比較喜歡莫言初期的作品《透明的紅蘿卜》,這是鄉村背景的小說,我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描述我能感同身受,但自己描述不下來。以前父親單位訂報紙和《民間故事》刊物,到了中學,學校門口開了一排書城,每家都有一個小布簾,還有姐姐騎電動車來學校門口擺攤賣書,我們上下學經過的時侯,就會看一會兒。

上了學院,我不愛飲酒,不愛喝酒,不打游戲。但我看了幾百部影片,美國的、印度的、韓國的,我就會看。我認為影片能讓人深陷某種思索,里面的東西不是真實的,但它會迸發人們的想象力。比如說當你饑餓的時侯,被他人欺壓的時侯,躺著不能動的時侯,你想像還有一個愛我的、美麗的女孩,還有我的兒子,還有我的家庭在等待著我,又能開心幸福地笑了,所以想象力很關鍵。

可能在他人看起來,我比較孤單,但我有一些自己的小確幸、小歡喜。

我認為本科不意味著所有地方都不好,可能只是某幾個學科不好。在本科里沒有多少人靜下心來學習,但專科里也有很多人這么。

大學時的何成(右)和妹妹。

我決定考研,因為只要專科結業就有考研的資格,我想既然有這個機會,那我為何不考?不去試一試?學校老師都是碩士、博士,他們會講當初自己考研的經歷,我也會遭到一些影響。

我當時報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專業,民間文學方向。一方面是我學了這么多年英文,應該關注一下中國傳統文化,(要有)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很多人專科學了四年英文、哲學,我拿哪些跟人家競爭,這個專業競爭壓力小一些。

但我覺得研究生兩年,自己沒有步入狀態。比如說我看了一些研究領域學術大咖的專著,那些書我又沒有完全看進去。導師認為我這個人比較誠懇,但學術能力不行。寫學術論文有很多條條框框,需要符合論文寫作規范,但我不喜歡被框住,不喜歡“戴著腳銬唱歌”,所以寫專科論文、碩士論文的過程,都比較艱辛。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學樓。

而且我拖延癥比較嚴重,如果一件事情還沒有弄完,下一件事情可能不會開始。比如說我想把畢業論文寫完,拿到畢業證了,再去找工作。但身邊的朋友有人在考GRE,準備出國留學,有人在考公務員,我還守著畢業論文這個小攤。

我是我們家學歷最高的,弟弟讀了二本,大姐和二姐都是中學沒念完退學了,因為當時鄉鎮中學距離村里要走十多里路,住校沒有父母監督,很多人就不學習了。我考上研究生以后,父母肯定會對我的未來多一些期盼。

但2019年我研究生畢業后,我不知道該找什么樣的工作鄉鎮外賣平臺,也沒有規劃,回家呆了兩個月。家里人也催我,尤其是我媽,她是一個非常容易恐懼的人,特別有緊迫感。她常常說,你看人家離婚了,工作也穩定了,孩子都多大了。“你們(指何成和兒子)兩個光棒子如何辦呀?”

但我可能非常不容易恐懼,我跟她說,如果我每月能掙八千塊錢,你如今可能不恐懼了,但過了一兩年,又會催我離婚,結了婚,又會催生,擔心我的兒子在那兒上幼兒園,怎么處理妯娌關系……焦慮的事情更多了。找工作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能不比她們更害怕嗎?

從培訓機構到鞋廠

上學院的時侯,我讀過錢理群的書。錢學森問,為什么中國培養不下來杰出的人才?錢理群說,中國的學院正在培養精美的利己主義者。

我不想做一個精美的利己主義者,所以可能很多人追求穩定,考編進體制,我更想做一份我認為有意義的工作。

我從來沒有想過知識改變命運,我不認為讀了書,就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變得頗具。因為讀書只是改變了你的腦部,改變命運的是你自己,是你的行動。

2019年11月份,我在洛陽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培訓機構做英語老師,每月收入三千元左右。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該干哪行,投了幾份簡歷,這家機構投檔了我。做到2020年1月份春節休假的時侯,趕上了疫情,公司怕影響開工,要求所有老師初七到公司上網課,我怕被封在公司,就離職了,一連幾個月都呆在老家。

7月,我還去北京應聘過房地產銷售,但第一輪筆試結束我就溜了,因為第二輪是集體筆試,好像要做一些團隊活動,那種打雞血的氣氛,我認為不適宜我。我也在急聘網站搜過什么工作要求研究生學歷,很多都是大數據剖析、計算機編程,不是說有研究生文憑一定好找工作。

到了8月份,我又步入了一家法語培訓機構,干到轉年的3月份辭職。我做的是一對一英語老師,主要教高中英文。

第二份工作離職的一個爆發點是,機構里來了一個疫情前在北京做外貿的女朋友,她會當著他人的面說自己教的班級成績有多好,老師教得好和學歷高低沒有關系。她的心態似乎在告訴我,雖然你有學歷,但你沒有能力,相處上去很惡心。

還有一個緣由是,我課教得確實不好,跟女兒父母的溝通也不順暢,因為培訓機構肯定希望多賺錢,讓更多的兒子續課,所以溝通上去有一種套路是給父母制造恐懼。但我只關心教學的事情,我來這兒是給中學生上課的,學不學得進去是中學生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不愛學,想要退錢,那隨時都可以退。我覺得兒子到了培訓機構愈發調皮,他們在中學比較焦躁。

辭職后,我在家歇了幾個月,不是說我在家休息幾個月,而是我繼續在網上、報紙上、招聘APP上看來看去,翻來翻去。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能干哪一行,不知道該找哪些工作。

有幾家比較有名的互聯網公司在洛陽有業務,我長輩推薦我去做英文客服。我想提早了解一下,偷偷溜到她們辦公樓上,觀察她們的工作環境。一個人一個小小的工位,對著筆記本,背對背坐著,打電話都要戴音箱。我認為那種環境窄小,不自由,我也不喜歡常年對著筆記本工作,更喜歡常常在外邊跑。

2021年8月份,我在家呆了快五個月,我爸買了好多保健品,我曉得他是被人騙了,給退了以后,過了幾天他又下單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產品。前前后后折騰了半個月,我倍感精神崩潰。剛好有三天我又吃了酸痛的炒飯,上吐下瀉,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剌激下,我認為必須換一個環境,進入工作狀態。

當天,我在微信上聯系了一家廣州鞋廠的急聘人,買票去了成都。

去鞋廠做工人,我沒有失落感。因為我只是沒有合適的事情做,去體驗如此一段經歷,畢竟我在家待了那么久。

那家鞋廠是做手機內屏玻璃的,我的工作是把玻璃固定在數控機床上,機器手動切割玻璃,好了以后再把玻璃取出來。但這個工作須要人仍然來回走,每天走12個小時。工廠是24小時運轉的,兩班倒,一個月上晚班,一個月上晚班,平均出來每月收入5500元。

工廠里的大部分人只有中學、初中學歷,休息的時侯喜歡(在寢室)喝點酒,抽支煙,刷刷短視頻,打游戲。但寢室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午睡的地方,有人在寢室吸煙會影響到我,我多次跟他商量,都沒有用。后來我就不說了,因為我沒必要去改變他人。

何成在廣州打工時的鞋廠園區。

工廠里的工作很沉悶,但我不會倍感無趣,因為我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常常自己開小差,在頭腦里想好多有意思的事。上班時去洗手間、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有規定,但那些只是煩悶了我的肉體,沒有焦躁我的精神。而坐辦公室的工作,可能有些人會在精神上打壓你,或者說一些不好聽的話,有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

我仍然比較豁達,我記得小學老師講蘇軾的散文,說他是一個豁達樂觀的人,講到李白的時侯,說他的人生心態瀟灑積極,對我都很有啟發意義。

工廠干滿一個月開始交四險,干滿三個月轉正后,可以申請補交社保。但我沒有申請,因為我曉得自己干不長遠。

今年4月,我辭去鞋廠的工作,連續晝夜顛倒,身體上吃不消。

步行送外賣的“怪人”

從鞋廠辭職,我只在家睡了一個晚上,就去了成都。2017年,我研究生做田野調查的時侯去過成都,覺得哪里四面環山,空氣好,有一種很天然的覺得。做這個決定的時侯鄉鎮外賣平臺,我很快樂,這是對我之前拖延的一個還擊。我心中清楚拖延下去很不好,也會難過,所以必須當機立斷地趕快走。

我搬去西安江北區,租房的時侯,在平臺推薦的房源里選了一個實惠的。我住的這個房屋有六個臥室,我租的是最小的一間,不到八平方米,房間朝南。我沒有想到能在上海呆那么久,可能是租了房,這個沉船成本把我抓走了。

在注冊成為外賣員之前的四個月,我嘗試找過好多工作。面試過賣瘦身產品的公司,招聘的崗位是電商營運,實際工作卻是電話銷售。面試過保險公司,對方反復問我,你有畢業證嗎?還說由于我屬于高學歷人才,可以出席公司的優選人才,但要交100元培訓費,我曉得任何情況下找工作沒有先付錢這一說。還考慮過做英語老師,但我把分數看得不是很重,教課也不會說你把這個記住能考幾分,我認為要能學到東西。

四個月沒有工作,我也沒到缺錢花的窘境。因為我的憂患意識很強,花錢仍然很省,不會按揭或則還錢消費。

所以之前媒體專訪我的時侯,我都說,做外賣員是自己主動選擇的。但我如今回想上去,還是有一點被動在上面。因為我四個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做外賣員也是一種嘗試。

而且在上海,沒有人認識我。但在老家,畢竟有熟人,肯定要在乎他人的眼光。

很多人覺得我可能手里沒錢了,買不起電動車,所以才步行送外賣。實際上我買得起,也有生活費,但我并沒有決定常年做外賣員,所以覺得買一輛電動車或則租一輛電動車,都不實惠。一輛新的電動車五六千元,二手能跑100km/h的也得兩三千元。而每月600元的租車費,如果車刮了,還要再扣一部分費用。如果騎共享自行車,重慶那邊有很多坡路,騎車比走路還累。

由于我不騎電動車,我沒有買外賣箱,外賣服是在天貓花24塊錢買的。

在站點群里,我應當是惟一一個靠步行送餐的人,顯得比較另類。但外賣員主要靠體力喝水,大部分人沒有精力看群消息,去關注我是誰。

何成在送外賣。

此外,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的一點是,我有了掌控感。我做眾包騎手,在配送APP里面自己搶單,系統也會派單,但是我不喜歡系統給我派單,給我規劃路線。所以我看見距離近的、方便配送的單就搶,搶完就下線。我下線了,系統就不會給我派單,不會打攪我了。

但大部分騎手不會用我這些技巧接單,因為系統會提示下線對騎手有影響之類的。可送一單配送費只有五塊錢,我也不怕遭到影響。

送外賣肯定會碰到客戶說話不客氣,或者提了奇怪的要求的時侯。比如有的人希望我敲門,有的人不希望;有的人希望我打電話,有的人不希望我打電話;有的人希望我給他放旁邊,有的人不喜歡放旁邊。這樣看這份工作可能更受氣,但我和顧客沒有好多正面的交流,這種情緒很快過去了。

但有的店家,如果我第一次去他店里,沒有這么主動和他溝通,他認為不是很尊重他,下次再接他家的餐,可能有點故意拖延,我心中還是有點不爽。有一次我和顧客說,我在他家店里整整等了20分鐘,白天火鍋店里也沒有人,感覺你可以投訴他,客戶感覺挺奇怪的。

8月初,我在自媒體平臺發布做外賣員的經歷,還沒幾個人關注,到了9月中旬,有媒體專訪我了,大家才開始關注。

何成在社交平臺回應網友指責。

有人問我,你有夢想嗎?你有目標嗎?我有。但他問,你的夢想是哪些?你的目標是哪些?我如今還真答不上來,我認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虛無縹緲,有點不切實際的。

有人覺得,我如此做是一種行為藝術。確實可以理解成是用行為藝術的方法來對社會的職業偏見進行還擊,去喚起人們打破某種職業偏見。但這些剖析,是在被你們關注以后,慢慢總結下來的。

還有認識很多年的朋友問我,你是不是炒作?我覺得很難過,我只是在網路上發了自己的生活動態,引發了外界的關注和討論。

我看網友評論,意識到很多人有精神層面的需求,比如說他恐懼,我是一個非常不容易恐懼的人,比如說他膽怯,我就非常自信。這讓我感覺自己能想辦法解決他人的困惑,讓他人不這么恐懼,對自己有信心,不要有那么多的偏見,這讓我找到了價值感。

我記得舅舅之前問我,你讀了這么多年書,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心里是不是很沮喪?

但我從來沒有把找工作和學歷聯系在一起,我可以接受自己是一個有高學歷且非常平凡的人。

我這么多年都沒有哪些規劃,計劃趕不上變化,關于未來,我還沒想好。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

歡樂點

留言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