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互聯網頭條 (ID:),作者:潘多拉,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敵人的敵人,可能是朋友。
抖音和餓了么合作首城落地
“抖了么”外賣真的來了。
日前,抖音和餓了么聯合推出的“即看即點即達”外賣新場景率先在南京試點上線,通過這項服務,南京用戶在抖音上看到的美食,可以直接通過餓了么點單到家,感受到一邊觀看短視頻和直播、一邊點外賣的全新體驗。
經了解得知,此次參與首批試點的品牌有50余家,預計覆蓋約2000余家南京門店,包括小廚娘、南京大牌檔、獅王府、沉香鴨等江淮特色品牌,還包括喜姐炸串、袁記云餃等全國連鎖品牌,此外,南京本地還有1000多家中小商戶也在首批上線之列。
在今年8月,餓了么和抖音宣布達成合作,攜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務的新場景升級,而此次餓了么抖音合作首城落地,讓雙方的合作迎來了實質性進展。
目前,“餓了么外賣”抖音小程序已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開通,抖音用戶可通過搜索“餓了么”等關鍵詞找到入口,通過一鍵登錄綁定原餓了么賬號注冊手機號或抖音賬號,直接進行下單。
(截自抖音)
也就是說,南京只是抖音在新場景服務上的第一步棋,擴展到全國才是它的最終目標。
有消息稱,抖音將在全國范圍內,針對到家團購,持續接入外賣配送供應商、平臺型供應商,加倍完善只有商家開展自配送的外賣體系。
而選擇南京作為試點首城,也是因為其在消費水平上有一定的優勢,當地用戶對于短視頻外賣的需求也相對更高,從南京開始進行業務布局,能更好地推動業務的后續擴展。
需要注意的是,早從去年開始,抖音就在不斷嘗試拓展外賣業務,從成立“心動外賣”業務團隊,到開展相關內測,一直有意朝著美團的線下市場發起攻擊。
只不過,受限于自身不完善的配送體系,抖音的“心動外賣”業務最終告吹。
在種種嘗試后,今年抖音選擇與餓了么結伴同行,希望取長補短,提升雙方的流量和配送水平,開啟本地生活新可能。
另一方面,2021年,餓了么的年營收約300億,美團約1800億,說是倍殺都不為過。長此以往,用戶規模不占優勢的餓了么,如果不采取行動,遲早會被美團“蠶食殆盡”。
此時,卻手握6億活躍用戶的抖音,自然成了餓了么的救命稻草。雙方一經合作,餓了么的流量缺口被補齊,服務場景和受眾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大。
整體看來,抖音龐大的用戶體量、信息流展現方式等存在著很大優勢,能最大限度地能推動新業務的發展。
而餓了么的本地交易和履約配送能力,能將雙方利益最大化。如何看來,此次合作是一種雙贏和互相需要的行為。
巨頭競爭激烈,本地生活戰火不斷
事實上,在抖音和餓了么合作前,快手和美團已經開展了合作。
當時快手和美團表示,將在快手開放平臺上線美團小程序,為美團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預訂等商品展示、線上交易、售后等服務。
在今年9月,快手還將本地生活業務升級為獨立業務部門并成立了本地生活事業部,開啟了大規模的招聘。
只不過,目前,快手上線的美團小程序僅供團購,暫時無法點外賣。
(美團小程序,截自快手)
而抖音目前已上線餓了么小程序,還在南京進行了試點落地,雖然抖音和餓了么的合作較晚,但步伐卻比美團和快手要快上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19.5萬億元,而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5.3萬億元,目前,本地生活的整體線上滲透率也僅為10%,發展潛力巨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拼多多開始在APP內開設玩樂頻道;百度以小程序為接口,增加了本地生活相關服務功能;哈啰也開啟了首屆假日狂歡節,在新興本地生活服務上獲得了新突破……涌入這一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競爭形式愈發嚴峻。
此時此刻,抖音想要在本地生活領域分一杯羹,難度就更大了。
也是因此,今年抖音把本地生活的全年目標從保300億爭400億直接提升至500億元,實現戰略再升級。
目前,本地生活已經成為了抖音僅次于直播電商的第二業務。
然而,除了與餓了么開展合作,抖音也在自建本地生活團隊。此前,抖音試水了“抖超送貨上門”自營業務,直接與京東超市、天貓超市開展競爭。
今年10月份,抖音本地生活又在成都新建了大本營,并成立了外賣業務和團購配送業務,形成了到家團購、到店團購、旅行等多方位的業務版圖。
也就是說,抖音采取的是合作與自建并行的策略,不過,就目前來看,抖音與餓了么的組團作戰方式,前景會更廣闊。
本地生活進入組團作戰新階段
巨頭競爭白熱化,合作才是破局關鍵。
從整個行業來看,各位巨頭正是因為看到本地生活巨大的發展空間,才會選擇入局。但連接線上與線下、打通商家與消費者,不是僅僅憑借流量基礎與配送體系便能實現的,還需要更多經驗積累。
恰是因此,組團作戰便成為了本地生活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今,消費者對購物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抖音和快手這類短視頻平臺雖然有流量優勢,但在本地生活服務上,始終是一介新人,缺乏長期積累。
此時,如果短視頻平臺和外賣平臺合作,可以一邊實現資源整合,一邊吸引更多消費者,取長補短,事半功倍。
還有,觀看短視頻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的日常習慣。
在這種情況下,離消費者越近,機會就越大,此時短視頻平臺與本地生活服務的結合,讓邊刷視頻邊消費,就成了必然結果。
可以預見的是,短視頻外賣業務完善后,短視頻平臺的本地生活業務將走向閉環,市場規模得以迅速擴大。
從抖音角度看,如若落地南京且拓展到全國順利的話,那么餓了么600萬商家,便能為抖音所用,實現高度的消費轉化。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相當重要,餓了么與抖音的合作是不僅是為了對抗美團與快手的“抱團”,同樣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洪流。
在互聯互通大趨勢下,各平臺的羈絆逐漸加深,抖音和餓了么要想構建完整生態體系,開放才是必經之路。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外賣餐飲市場規模達到6646億元,同比增長15.0%。而2022年中國外賣餐飲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9417.4億元。
(圖源:中商情報網)
在未來本地外賣系統,外賣餐飲市場一片光明,抖音絕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這塊“大肥肉”飛走。
基于此,抖音攜手餓了么全力爭奪本地生活這塊大蛋糕,與美團、快手正面交鋒足見它的野心。
在過去,餓了么和抖音單打獨斗,卻并沒有收獲到理想的增量本地外賣系統,如今,互聯互通的趨勢已成,雙方加深合作百利而無一害,又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抖音與餓了么的合作,究竟有多大的施展空間,無人知曉。
畢竟,能做參考的快手和美團,也還沒有跑通“短視頻外賣”這條路,而未來誰和誰的合作會更勝一籌,也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