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點醒來,杏子瞇著眼睛,熟練地單手滑動屏幕。“南小寶”-“有約”-“七日情侶”-“七日廣場”,先看看有沒有新報名的“心動對象”,再帶些期待查看自己“已被多少人心動”。這套組合動作,她已入迷般持續了好幾天。
秋季學期開學后,她在這款面向南大學生的App上報名了情侶配對活動。早晨起床,上完課回到宿舍,甚至課間休息的空隙,她都會點進軟件。每次刷新,都可能產生變化。
文|朱珂影
范宏瑞
艾琬檸
頭圖|朱珂影
排版|朱珂影
編輯|李嘉豪
算法下的愛情
“感覺我被‘吸’進去了,注意力全綁在它那兒。”杏子說道。
杏子使用的是一款由三名南大2019級本科生開發的校園社交軟件,2020年9月推出了“七日情侶”活動——1500多張報名表,740多人通過審核,成為校園熱議話題,“霸屏”表白墻,吸引了許多同學的關注。
南小寶團隊核心主創張運籌介紹了“七日情侶”的詳細流程與背后的算法。活動按流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報名
想要參加活動的同學需在手機app或網頁填寫姓名、學號、年級、身高、性向等基本信息,上傳校園卡照片與生活照,填寫匹配對象條件與個人介紹。最后,還要填寫一份性格判斷問卷。
上傳個人生活照后,在照片下方會出現“置信度”(校園卡照片與生活照的匹配度)、“顏值1”、“顏值2”三個數值,附有說明“兩個顏值數值是一定算法基于不同審美標準給出的評分”,即“顏值打分”功能。
功能上線后在南小寶用戶交流群中引起了熱烈討論,成為活動初期的重要話題與興趣焦點。還有同學上傳電影《指環王》中的咕嚕、彭于晏等照片測試打分系統,玩樂之外,也以此作為參考分數。用戶自身的顏值信息會作為系統篩選“七日廣場”人選的基準條件,用戶對顏值的要求也會成為“擇偶”標準之一。
由于團隊規模較小且算法開發復雜,南小寶選擇接入曠視科技的“Face++平臺”人臉識別打分系統。“如果自己寫這樣一個程序的話,首先得找幾十萬張人臉照片。所以我們直接用現有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把照片傳給它,它會給一個顏值分數,然后再把這個顏值分數寫入程序里。”
張同學承認,南小寶收集的照片也會被對接的平臺用于機器學習,但并不會長期保存。“人臉打分系統會把這些照片刪掉,因為存不下這么多。”
第二階段:自由匹配
報名成功的用戶可以進入“七日廣場”界面瀏覽其他用戶的部分個人信息與簡介。不同用戶看到的是不同的廣場界面。通過點擊“心動”選擇對象,可以自行調整“心動”等級。
據南小寶公眾號,這一階段雙向心動的兩人將會直接匹配,若同一用戶與多人雙向心動,則匹配心動最早的一對。此外,“被心動數”告知功能,能夠提醒用戶了解自己的被心動情況。有用戶還發現了活動“彩蛋”——“已心動”文字前后的桃心指示是否雙向心動:前后都有代表雙向心動,只有后者則代表單向。
第三階段:系統匹配
廣場關閉,自由匹配結束,未匹配的用戶將進入待配對庫由系統匹配。系統匹配以用戶填寫的性格問卷為主要依據,用收集到的用戶自我認知信息進行計算。“如果將非常符合記作5,不符合記作1,根據每個答案的差值計算兩人的‘距離’。假如一個人答案全部選的是1,另一位全都是5,兩人的距離就是42加42加42......再開根號。最終距離很遠就是性格匹配度低,距離很近就說明答案基本相似。”張運籌解釋。
第四階段:確認匹配
結果公布后,用戶可選擇“確認結果”或“自由退出”。“小紙條”與戀愛廣場重新開放,配對成功后可以繼續交流,仍在配對狀態的用戶可以自由配對。雙向確認成功后,用戶將按照活動策劃,參加約飯、觀影等后續活動。
10月26日,南小寶公眾號推送活動總結:“本次活動,284人匹配到雙向心動,184人雙向確認,48人脫單成功,脫單率6.4%。”
張運籌說,“七日情侶”是用來推廣南小寶的“社交廣場”,“戀愛交友”原打算在后期推出,但為了給即將上線的新功能預熱,運營團隊抓住學生群體的戀愛心理,選擇用“七日情侶”帶火社交功能。
“算法邏輯”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今日頭條、微博、知乎、Soul......在校園里,除了七日情侶活動,還有很多活動都用上了算法,比如代取快遞、課程排行等。
算法邏輯滲透校園
南小寶是一款致力于推出南大校園信息的社交APP,集課程榜、代跑腿、匹配交友、在線自習等諸多實用功能,根據南大學生需求,及時調整功能,專為每一個NJUer提供各項校園服務。
軟件8月31日上線,當天下午五時,教務處開放課程初選。抓住許多同學選課時“課比三家”的習慣,南小寶推出了評課模塊,得到大量轉發推薦,微信推文閱讀量達到2897次——幾乎是南小寶第一篇推送的10倍。
與評課功能一起設計的,還有南小寶的積分制度。積分是南小寶的“虛擬貨幣”,每個用戶初始擁有30個基本積分,通過幫助他人和跟帖評論來獲取。積分可以用來兌換代取快遞與外賣、下載電子版資料等功能服務。
南小寶團隊打通了積分系統與“代取神器”功能,鼓勵用戶通過代取快遞賺取積分。功能推出前,南大師生想要代取包裹,只能選擇部分校內人員提供的代取服務。根據包裹的大小和重量,代取一個包裹的價格在2-5元不等。
在“代取神器”頁面,用戶自行發布和領取代取任務,通過積分完成服務交易。除上述渠道外,南小寶的積分還可以與現實貨幣兌換,但需在用戶與用戶之間自行交易,不能直接充值,平臺只負責信息傳遞和信譽擔保。在當前設定下,10積分等于1元人民幣,用戶在積分市場發布需求,當求購方與出售方達成交易意向時,雙方需在3個工作日內通過預留的微信號完成交易,平臺將積分劃入求購方賬戶。
南小寶也在積分商城上線了明信片、綠植、玩偶等商品,用戶通過積分兌換相應的產品。在無法充值的情況下,如果用戶想要用積分兌換一個標價290積分的“南小貓玩偶“,只能通過求購積分、幫助代取或評價課程等方式積攢積分。
南小寶“積分商城”界面
在積攢積分的同時,南小寶內容生態隨之建立,通過虛擬激勵刺激用戶發布內容,再通過服務和商城導向現實需求。以“課程紅黑榜”為例,評價一條課程能獲得2積分;代取一次快遞默認需20積分以上,具體數額由發布者制定,其中有2分會被扣除作為手續費。按照南小寶現有的“積分-貨幣”兌換邏輯,這意味著用戶生產一條紅黑榜信息的“價格”為0.2元。
9月29日,南小寶在國慶假期前推出了相約出游功能,同步上線了名為“鼎里”的投稿功能。版本更新后,用戶打開南小寶APP默認進入“鼎里”界面,各類投稿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現,用戶可以查看“最新”與“最熱”的投稿并進行點贊、收藏和回復。在“有約”板塊中,用戶可以召集隊伍,也可以加入現有的隊伍一同相約出行。
“鼎里”投稿展示
除了組隊信息,“有約”板塊也提供即時聊天功能,每晚20至24點開放,限定120對成功匹配名額。張運籌表示,這是為了集中用戶使用該功能的時間,提高匹配概率,“我們日活用戶也在這個時間段統計,平均日活400人”。
七日情侶活動中推出的“顏值打分”功能引發了不少南大同學對顏值算法的興趣。有同學重復上傳照片,只為看看“自己和哪個明星的分數比較接近”,部分不滿用戶也將意見反饋給南小寶的開發人員。
張運籌表示,顏值評分是必須的,“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對顏值有所要求;但根據后臺問卷來看,對顏值完全沒有要求的用戶是極少數。”照片上傳后還需經過人工審核,張運籌透露,“很多用戶上傳的都不符合規范,還有上傳裸照的情況,這些都沒有通過審核。”這些數據儲存在阿里云,核心數據會備份在本地。
七日情侶限定的報名時間較短,從10月8日起,預報名階段只有兩天時間,報名通道在配對庫用戶群全部匹配成功后,就會關閉。“得有一個東西來刺激用戶的脫單欲,通過限制活動時間,想脫單的話,就只能10月8-12號報名,錯過這個時間點就報不了名。”張運籌表示。
在NJU南小寶的公眾號上,七日情侶活動的推文瀏覽量累計超過了5000次。活動結束后,積分系統和饑餓營銷,使南小寶的注冊用戶達5600余名,在本科一年級和二年級達到了超過50%的用戶覆蓋。
如何增加使用時間
南小寶新功能的實現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是開發團隊討論新功能的方向,設計總監陳文杰會以此繪制出基本UI界面,最后由張運籌及其技術團隊將功能用代碼實現。
南小寶雖然用戶數量有限,但是作為校園內的閉環軟件,使用者需要通過校內企業郵箱獲得人工發送的驗證碼來認證登錄,集中于本校學生群體。它采用的是UGC(User )邏輯,由用戶生產內容,通過網絡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進行展示或者分享給其他用戶。作為互聯網各平臺的普遍生態模式,用戶可以在不同時空發表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形式的內容,以獲得他人關注與反饋。
社區生態上,南小寶的廣場也推出了校內熱門話題的發帖和討論功能,并將平臺方推出的如“鼎里有調”活動指定,向右滑動可以查看普通用戶或分享或吐槽的帖子,互動性較強,同一學校“梗”能共通,營造“圈子”氛圍。運營者定期在首頁的社交廣場推出活動,并以積分作為獎勵,激發用戶創作,通過“引用”按鈕參與話題討論,并附活動截止日期與獎勵標準。另外校園代取快遞,用戶投稿分為“最新”與“熱榜”兩部分,使用者能夠按照兩種排序方式,找到自己關心的內容,以匿名身份評論。
界面設計上,南小寶App導航欄設置“鼎里”“有約”“消息”三個欄目。圖標的名稱大多來自“校內梗”,需要在了解這些詞語含義的基礎上逐個探索點擊、查看代表功能之后上手。存在一定的使用門檻,同時營造了“南大”標簽。除交友功能(社交廣場)外,南小寶還有課表紅黑榜、代取快遞(幫捎一件)、校園地圖(南哪地圖)等一系列在校生需要的板塊,用戶既是使用者,也是生產者,通過數據和算法活躍在屏幕上。
在南小寶問世前,南大學生為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可能要在眾多“大群”中周旋。新生咨詢群、課程交流群、南小閑QQ群等等,微積分題庫、選課紅黑榜......群文件幾乎匯總了所有日常指南,搜索群聊關鍵詞可以解決九成疑問。
但用戶需頻繁切換界面。南小寶與上述平臺一樣,抓住“痛點”,以滿足用戶即南大在讀學生的日常需求為導向,同時又成為諸多功能的集散點。
談到定位,同學們將南小寶與校內其他如小百合BBS、南京大學表白墻等公共平臺進行對比。19級的徐欣源同學提到,“小百合我一直注冊不了,之前都沒什么可以參與南大全體人群討論的地方。”他認為,南小寶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鴨苗同學將其描述為“表白墻補充的感覺”。
能夠滿足用戶的特定需要,是一款APP能夠吸引用戶、擴大目標市場占有率的基本點。作為一個集散平臺校園代取快遞,南小寶需要比其他“各管一攤”的大群、公眾號更寬的維度,開發團隊也在積極探索各類功能,不同板塊陸續上線、更新。
徐欣源同學認為匿名聊天板塊自由舒服,快遞代取接單也很有趣。17級的河鼓同學從快遞代取功能開始關注南小寶,但看到快遞代取的報酬是積分,覺得不如現金直接,選擇繼續在“南小閑”群里現金接單。20級的王同學也覺得“還可以,但不是必須品,偶爾翻翻看個樂子。”
通過采訪發現,對于用戶而言,隱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是受到關注的問題。鴨苗同學參加了七日情侶活動,她承認在填寫報名表信息時,確實有一些隱私方面的顧慮。“尤其是照片,怕被很多不認識的人看見。”在得知照片可能被用做訓練數據后,她表示了不滿,認為主辦方應該提前寫明。“(即使用作數據訓練后會刪除)也得寫清楚。”
同樣參加活動的河鼓同學有不同的觀點,談及隱私問題,他表示不會特別介意:“還好,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填什么特別私密的東西。”針對顏值打分系統,他說:“我覺得無可厚非…...畢竟自己寫代碼肯定很難吧。但是最好寫一下接入具體什么軟件,然后對這個軟件(進行)安全評估。”
目前,南小寶“工作臺”功能已處于內測階段,“七日情侶”和“鼎里投稿”等活動項目周期更新,“即時聊天”以及“組隊出游”長期在線,南小寶在盡最大可能,進入使用者的所有生活碎片當中。
張運籌透露,南小寶已經收到了一些商業廣告的投放需求,但考慮開屏廣告等形式會使用戶感到反感,暫時沒有上線廣告。他們正在籌備集散信息的“廣場”功能,內容包括校園資訊、新聞以及一些專欄文章等,屆時將考慮投放一些原生廣告并引入商業合作。
南小寶在為在校生提供集散平臺和便利服務的同時,也在逐步提高對學生空閑時間的占有率。當你滑動手機桌面打開負一屏,查看手機使用時間,南小寶占有多大領土呢?
往期推薦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