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外賣配送業務,單校年利潤可達30W
項目亮點
說到校園外賣配送,你的第一感覺會不會是,“普通人還有機會嗎?餓了么和美團已經把市場占據得很飽和了”。
但實際上,在“特殊時期封?!?“食品安全”的雙重政策下,校園配送市場的機會很多,且校外人士就能開干,收益也頗為可觀。
如何把握住這個機會呢?難點在于,如何對接學校方達成合作?如何在校內組建一支交付團隊?如何將平臺對外推廣……
以上問題可以在本文找到答案,就算沒有經驗也可以跟著這個思路慢慢摸索。
項目信息
背景:一直在做校園配送平臺,他發現目前全國高校大大小小的配送平臺覆蓋率在30%左右,但成熟平臺的覆蓋率不到10%,機會很多。競爭力比較大的是餓了么和美團,但是校方與他們合作存在顧慮。最重要的原因是顧客無法進入高校獨立頁面,還是可以看到校外商戶,這和學校食品安全規范相沖突校園外賣運營,無法實現完全意義上的“食堂線上點餐”。所以校園外賣配送業務這塊校園外賣運營,每個人都有機會。
收益:一年,單校區,有穩定10W-30W的凈利。
產品是什么?
產品介紹:搭建校園內部外賣配送平臺,類似校園內部版美團,“一校一平臺”或“一校一站”,只配送校內食堂的外賣。學生用戶在對接了外賣系統的微信服務號下單后,再由學生兼職從食堂配送到寢室。
平臺搭建的兩種方式:
完全自行搭建
自行購買服務器、域名,購買或開發系統。成本大概在3W起,上不封頂(因開發成本跟需求掛鉤無法估計)。弊端是成本高,利端是后期運營成本低,只需要支付服務器費用即可。
外賣系統授權搭建
無需自備服務器和域名,只需要提供公眾號進行對接。每年繳納服務費+按單量付費,每單費用成本大概在0.1-0.15元/單。
對應需求:特殊時期,學生都處于封閉狀態。校園周邊的商圈基本停業關店,校園內部配送需求暴增,校園內部配送平臺也順勢成為了校園市場的破圈賽道。
流量從哪里來?
線下流量
線上流量
如何變現?
平臺抽傭,有2種模式(抽成在5%-15%之間,顧客接受的價格浮動在3元以內)。
餐品的10%(不含餐盒費),另收顧客2元配送費;
餐品的10%+1元餐盒費+收顧客0.9元配送費。
延展思路
校園內部外賣配送平臺上,沉淀了大量精準的大學生流量,可以嘗試轉化更高客單價的虛擬產品,比如考研考公資料等,也可以跟其他高客單價校園業務進行合作。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