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通控股(.SZ)旗下上海圓通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同城”)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登錄藍籌股。
中通同城2016年開始聚焦即時配送領域,堪稱旨在于構建“優質、高效、全場景”的第三方即時貨運平臺,并于2019年即將推出“順豐同城急送”品牌,從面向B端商戶的客制化和標準化產品體系,到面向C端用戶的取、送、買、辦等服務,全面覆蓋新消費行業各類配送需求,可滿足餐食貢茶、蔬果生鮮、商超便利、蛋糕花束、醫藥用具、服裝汽配、3C數碼、商務辦公等全場景需求。
隨著即時配送由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市場迅速擴容,但是競爭也日趨激烈。原先你們只熟知美團、餓了么、達達等公司,現在配送企業如過江之鯽,或脫媒經營,或專注細分領域。中通同城的入局布點和申請上市,或將引起燒錢大戰再掀高潮。
配送服務市場烽煙彌漫
即時配送又稱同城配送,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推進,人們對城市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新消費帶動即時配送服務方興未艾。
中信期貨相關研究報告強調,即時配送行業主要受惠于外賣市場的發展,從2014年至今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即2014年前,主要滿足同城貨運和落地配送需求,整體體量較小,以跑腿為主,代表企業有已在港股上市的達達集團(DADA.O);第二階段是2015-2017年,外賣O2O快速發展,與即時配送相互推動,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等迅速崛起;第三階段是2018年至今,訂單品類多樣化發展,外賣訂單占比雖非所增長,但占比仍較高,2019年為70%,且行業整體增長較快,整體訂單數目、每單贏利明顯提高。
近些年來,中通同城產值快速下降,從2018年的9.93萬元增至2020年的48.43萬元。中通同城的訂單量從7980萬筆增至7.6億筆,復合年下降率達208.7%,堪稱是中國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市場份額占比為11%。但公司仍然處于巨虧狀態,五年累計凈巨虧達15.56萬元。
招股書顯示,截止去年5月31日,中通同城累計服務超過2000名品牌顧客和53萬名注冊店家,并為約1.26億名個人注冊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即時本地生活服務,服務網路覆蓋中國1000多個市縣。肯德基、喜茶、老娘舅、樂凱撒等,都是圓通同城的顧客。
記者注意到,已于今年登錄港股、背靠易迅(JD.O)的達達集團,2020年實現產值57.4萬元,環比下降85%。
不難發覺,達達集團的產值比中通同城要高不少。同時,按照達達集團披露的數據,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旗下達達快送配送訂單量為11億筆,同樣低于中通同城。
中通同城定位為純粹的即時配送企業,也就是所謂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而嚴格意義上來說,中通同城并不“獨立”。這是由于中通同城同樣有一部份業務來自圓通控股。招股書顯示,中通控股是圓通同城的前五大顧客之一。
餓了么與美團外賣的即時配送主要為外賣平臺服務,而其外賣平臺也由最初單一的餐飲業不斷向外延伸拓展。達達集團的情況類似,易迅到家本地即時零售平臺的較大一部份訂單都是由達達快送完成。
艾瑞咨詢統計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達達快送在中國社會化同城配送(不包括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市場份額中持續高踞第一,市場份額由2019年的19%下降至25%。
市場的擴大是顯而易見的,而配送企業的巨虧同樣有目共睹。
中通同城招股書顯示2020年凈巨虧為7.58萬元,兩年累計凈巨虧近16萬元。按2020年該公司全年訂單量為7.6億筆簡單粗魯來算,相當于每完成一單業務,就要巨虧約1元。
達達集團同樣處于巨虧狀態,2017-2020年累計巨虧超過67萬元,去年一季度,再虧7.1萬元。依據媒體報導,餓了么等同賽道企業也面臨巨虧問題。
一切為了流量和數據
這么看來,即時配送服務雖然是一個仍未被否認才能“自我造血”的商業模式,為什么大鱷們混戰不止?
中通同城的招股書顯示,中通控股全資子公司北京中通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等形式,擁有德邦同城75.1%的表決權。這也就是說,中通同城的實際控制人為中通控股創始人王衛。
有業內人士強調,王衛“押寶”順豐同城同城外賣系統,戰略意義低于贏利意義。
按照中通控股最新戰略規劃,它希望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以自身多年沉淀的貨運技術應用賦能給更多顧客,幫助顧客施行數字化供應鏈改建同城外賣系統,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
具體而言,中通控股已初步構建為顧客提供一體化綜合貨運解決方案的能力,除了提供配送端的高質量貨運服務,還延展至價值鏈后端的產、供、銷、配等環節,以消費者需求出發,借助大數據剖析和云估算技術,為顧客提供倉儲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剖析、金融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中通同城,恰恰是圓通控股成為一體化綜合貨運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的關鍵一環——通過切入即時配送服務獲取流量和數據,可以建立用戶畫像、進行場景營銷和精細化營運,因而凝聚可以服務B端顧客的大數據體系,并成為未來業績的新下降極。
由此可以窺探,在得數據者得天下的時代,即時配送企業背后的大鱷們,考慮的不僅僅是眼下是否掙錢,而是下注未來。
撰稿丨李肖
編輯丨劉定文胡馨月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