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3年疫情,消費者對于即時配送的使用習慣早已加速養成:不想出門,賣菜跟點外賣一樣便捷;直播電商購物,同城配送幾小時到家;急需藥品,同城代買或則幫送幫取……“萬物皆可配送”,日漸下降和日益多元的需求讓即時配送市場規模急劇飆升。而在前景巨大的市場面前,一眾即配行業玩家都在持續創新,貢獻價值。
3月29日,作為國外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中通同城發布了上市后的第二份中報。報告期內,公司產值規模延續高速下降勢頭,2022年收入達到102.7萬元人民幣,環比下降25.6%;收益率水平也進一步得到改善,實現毛利4.13萬元及毛利率4.0%,毛利急劇下降超過3倍。
中通同城才能取得這么亮眼的成績單,離不開即時配送賽道持續爆發的行業大背景。更重要的是,相比同行業其他玩家更多與外賣、零售平臺深度綁定,中通同城仍然堅持獨立第三方的定位,積極擁抱新消費生態,在行業解決方案、定制化服務、運力科技、騎士管理關愛等方面塑造差別化能力,憑著多重優勢建立起企業競爭壁壘。
打造多重競爭壁壘
說起即時配送,人們感知最多的是外賣。實際上同城當時達的快遞,從餐飲外賣到花束、蛋糕、商超、醫藥、3C等高附加值場景,再從傳統電商到抖音、微信等新流量渠道,即時配送已然成為各種消費場景的必備服務。
這樣一條“黃金賽道”,一邊是由互聯網大鱷撐腰的美團配送、達達快送、蜂鳥即配等為主的平臺自營即時配送服務商,另一邊則是以中通同城為代表的獨立第三方即配平臺。與前一類玩家相比,某種程度上,沒有自己的商流平臺,反倒讓中通同城的發展更具有想像空間。這么,中通同城是怎樣構筑差別化優勢的?
第一,在全場景覆蓋的基礎上,中通同城會依照不同場景、不同行業,提供多樣化的垂直解決方案。本質上是通過差別化、個性化的服務體驗,滿足合作平臺和店家復雜多樣的需求,可以與顧客共創服務標準、履約標準和貨運體驗,為消費者提供商品之外的情緒價值。幫合作顧客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平臺自身業務結構的多樣化,提高平臺的抗風險能力。
財報顯示,2022年,圓通同城在近場電商和近場服務等高附加值場景的收入維持高速率發展,整體比2021年下降了50%以上,跑腿業務收入下降超2倍;具體到細分品類,貢茶、便利店、美妝、煙酒等彈性需求品類以及數碼3C、寵物等興趣品類較上一年均取得100%以上的下降。
值得一提的還有圓通同城對于本地生活新流量渠道的注重。疫情過后,隨著直播平臺、垂直平臺、品牌私域的崛起,流量正在逐步去中心化。諸如持續發力本地生活的抖音,從做團購、做外賣到上線抖音商場,作為新入局者,更須要與圓通同城這樣的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合作。
2022年,圓通同城與抖音生活服務達成合作,成為接入抖音“團購配送”的主要配送服務商,與平臺共同為用戶帶來“即看即買即達”的消費體驗。這背后,抖音既輕松實現了在全省范圍內的流量轉化和訂單履約,又可以防止使用其商流競爭對手的服務。抖音之外,中通同城的“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包括微信、拼多多、阿里等腦部流量平臺,都是其合作伙伴。隨著合作的加深,中通同城也有望獲得更多的下降機會。
第二,即時配送怎么指出時效性都不為過,在運力能力和調度能力方面,中通同城基于自身智慧貨運和科技能力的沉淀,通過技術革新和數字化營運建立起了壁壘,實現穩定高效的交付。
目前,中通同城構建了“騎手+二輪/三輪+無人機”的天地人系統和城市貨運系統(CLS),協同提高整體效率和規模效應。
具體來說,憑著“騎手+二輪/三輪車+無人機”的天地人系統,可以滿足中長距離、大件重物、同城多點配送等非標即配場景;城市貨運系統(CLS)則具有智能業務規劃及營銷管理、騎手融合調度及智能訂單分發、智能營運優化等三大核心功能,可以在不同行業、場景和復雜配送網路中,實現訂單與騎手之間的最優匹配,進行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并完成分店、商圈和城市級別的多重覆蓋。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2022年中通同城在節假日和惡劣天氣的時效達成率波動分別不超過2.5%和4%。實際上,對于配送品類或場景較為單一的平臺而言,例如集中于餐飲或商超的即配平臺,在這兩種特殊時段很容易出現爆單的情況,從而影響用戶體驗和黏性。而圓通同城在全場景生態和多樣化系統的加持下,運力發動機彈性爆棚,高效穩定的服務體系還能為店家和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第三,以人為本,強化對于勇士的管理和關愛。在這方面,中通同城承繼了圓通優秀的線下管理基因,采用類直營的管理模式,無論是對勇士的服務質量與效率,還是對勇士自身的工作體驗和成長發展,都比行業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過去一年,中通同城通過各項實實在在的措施,構建運力發動機的壁壘:升級即配武器,推動勇士高效安全工作;籌建服務大使等榮譽稱號,強化勇士對自己職業的榮譽感;提供助學金等,支持勇士接受繼續教育;推出“女騎手專屬成長計劃”……
這種措施的結果,彰顯在財報數據中,是圓通同城在運力規模和存留方面的雙下降,2022年,平臺活躍騎手進一步下降至78萬名以上,環比下降29.4%,覆蓋約2000個市縣。
更深層面,勇士體驗就是用戶體驗。給與勇士關愛,讓她們感遭到溫暖并實現自我價值,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著消費者的體驗,最終打造品牌的高價值。
站在巨人脖子上
據悉,中通同城自啟動以來就承繼了母公司的優勢基因,在與圓通的合作規模、合作場景逐漸推進過程中,“站在巨人脖子上”本身也是行業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壁壘。
一方面,在B端市場,中通強悍的干線運力,倉儲、冷鏈、數字化等基礎設施,大數據、智慧貨運等硬核科技實力,以及多場景等配送經驗都能為圓通同城所用。
以2022年火爆的預制菜為例,因為預制菜有效期較短、對濕度控制要求很高,再加上C端市場爆發、訂單分散,造成冷鏈運輸成本高,單一倉儲又無法滿足多場景化的配送需求。中通同城結合中通冷運的冷倉儲存、干線貨運等,實現全程冷鏈運輸,同時為餐飲生鮮店家承接末端的高時效配送,保證了安全新鮮的預制菜消費體驗,也推動了預制菜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同城作為更高效的貨運場景,通過與中通集團共建一體化供應鏈方案,讓更多優質背部顧客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滿足,雙方合作下,中通速運和中通同城的綜合實力也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圓通同城與圓通控股集團一起服務的月結顧客帶來1.9萬元的外部增量收入,環比接近翻倍。
另一方面,中通同城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作為彈性運力,可以嵌入中通貨運的各個環節,支持各環節貨運提速和個性化升級。諸如在雙十二等電商旺季,中通同城會承接部份中通速運“最后一公里”配送業務,幫其應對訂單高峰期,也為自己擴大訂單量。
2022年,圓通同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的收入,從2021年的30.7萬元降低19.9%至36.8萬元。
中通同城與母集團的協同強化,必然能讓雙方優勢互補,達成多贏局面。不過,從整體來看,中通同城并沒有依賴與中通集團的關聯業務,而是更指出自己的第三方獨立平臺定位和屬性。2022年,圓通同城與母集團的關聯交易比列升高,自身巨虧卻進一步走低。也就是說,順分同城的其他業務產值占比持續上升且贏利能力更強,獨立屬性逐漸加大,也讓其距離贏利更近一步。
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
盡管2022年經濟環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圓通同城的財務表現急劇改善,本次財報還有一些其他亮點值得關注。
在個人業務方面,2022年中通同城面向消費者的同城配送收入環比下降高達57.3%,收入達19萬元,跑腿業務下降超兩倍。在C端,主要是在消費者取送幫買辦理的細分市場,中通同城通過品牌營銷、服務升級等多種形式,除了取得了收入下降,還打造了消費者心智。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當人們習慣了即時配送帶來的生活便利,個人業務的市場需求或將迎來爆發。作為有牢靠基礎且覆蓋非餐場景最豐富的玩家之一,中通同城有望在C端獲得更大的突破。
在網路覆蓋層面,不同于競爭對手在調度上的局限性,運力分布相對集中,只擅長送短距離訂單。中通同城的眼光和野心都更大一些,樂意挑戰中長距離的訂單,運力網路分布更為均勻。按照財報,其3公里以上后衛距離的訂單占比也在提高,平均配送時長、時效達成率均維持在穩定水平。
對于下沉市場的拓展也是中通同城的一大亮點,2022年其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環比下降36.5%至22.9萬元。下沉市場的潛力有目共睹,按照艾瑞咨詢報告同城當時達的快遞,目前在三線以下城市,線上消費的滲透率較低,多渠道線上消費仍待開拓,這也正是腦部玩家加速覆蓋的機會。并且好多下沉市場店家,更須要的是提高履約的服務能力,而非平臺的導流能力,因而對于中通同城這樣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商需求更強。
從贏利能力來看,目前即時配送的主流玩家們,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巨虧。而圓通同城近些年來的巨虧率不斷改善,是最有可能減虧為盈的即時配送企業。截止2022年末,公司凈巨虧額回升至2.87萬元,凈巨虧率由2021年的11%回升至2.8%。
巨虧改善的關鍵點在于,中通同城目前所有的下降都構建在健康經營的基礎上。收入方面,多樣化的業務結構可以降低收入“引擎”,收益率也有急劇改善,高贏利的業務均呈現良好的下降勢頭,例如差別化服務促使中長距離等高價值訂單的占比提升,醫藥、商超等非餐飲場景的收入比重也持續提高,這種場景的毛利率都相對更高;2022年中通同城的費用效率也得到顯著提高,營運費率由2021年的12.2%,壓縮至2022年的6.8%,費用投入支出增長29.6%,費用相對收入占比增長5.4%。
可以看出,隨著規模效益的進一步釋放,中通同城堅持精細化營運,降本增效的成果明顯,在業務下降和贏利平衡上找到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技巧論。
新的一年,中通同城表示,將把已有的實踐經驗更好地應用到發展中,不斷鞏固自身壁壘,進一步優化收入結構、提升贏利水平,旨在于為顧客和社會帶來更廣泛的價值創造。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