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教練辛野和他送外賣的電動車
90后瑜伽教練辛野,
在合肥封城以后,
苦于居民買日常用具十分不便,
騎手平臺訂單爆滿也沒有人接,
于是,他下載了騎手軟件,
成為一名臨時外賣員。
上海街上還在奔忙的人就是外賣員,辛野拍攝
他會優先接一些看著就十分急需的訂單,
每位單子、簡略文字的背后,
都是一個個上海家庭的生存現況:
急切搜救小孩羊奶的菜鳥母親,
未能出門買日常用具的隔離家庭,
在診所等著消毒液、酒精的病人或家屬……
辛野盡自己所能,解決下單客人們的不同需求。
每單報酬在20塊錢左右,
他每晚騎到電動車沒電才回去,
“一天沒喝水沒吃飯,
我在想,明天跑了七八單,
又降低了七八個家庭出門被感染的風險。”
自述辛野編輯倪蒹葭
辛野的職業是瑜伽教練
我是新疆古人,從學院開始在上海生活了10年。
2月1號下午,我下載了一個騎手軟件,注冊以后上傳身分證,填寫有無發燒疾患等問卷調查;再把電動車充上電,當時下著雨,我戴上壘球帽、套上短褲,就出門了。開始了我的臨時外賣員生涯。
封城以后,常常見到人們在群里說,“出不了門,沒辦法賣菜”,“家里有男孩要看管,羊奶都快吃不上了”,“下了單能不能接單全憑運氣”。我有個搬去江漢區的同學,由于家人發燒,害怕傳染不敢出門賣菜,卻下單3天都沒人接。
我看了心中很傷心,決定也出一份力,為不能出門的人送日常用具。我做了7年的瑜伽教練,身體好免疫力強,但是我一個人住,也不害怕會傳染給他人。
精力有限,我會篩選出這些一看就很急需的訂單,幫她們去買。這種單子背后,是一個個上海家庭困窘的生活現況,和最急的需求。
我的外賣單中,高居前五位的詞是:
1、排骨
2、青菜
3、掛面
4、無接觸配送
5、謝謝,漸漸騎
辛野裝得滿滿的貨車
攻占屋內、買菜難的群體: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隔離家庭
我接的單子大部份是幫家庭賣菜,一開始我以為是輕松的事。但雖然商場人多、嘈雜,人們亂哄哄地在搶。
我每晚10點開門的時侯進商場,買東西和排隊要花6個小時,上午4點就能下來開始配送,比平常自己逛商場還盡心竭力,盡量買全。
我搬去西安的洪山區,那邊主要住著打工者和老年人,好多單子都是孫輩幫父親下單賣菜,備注里寫奶奶的家,要求無接觸配送。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不敢出門,孫輩又跟她們不搬去一起,所以很害怕。我會跟新村傳達室奶奶商量,奶奶不便捷出來拿,盡量幫她們送到旁邊,之后照相給孫輩看。
辛野和隔離期客戶的對話
騎共享自行車給隔離家庭送菜
2月6號送的最后一單,他告訴我她們是接觸了疑似感染者的隔離家庭,東西置于旁邊的快件柜就行。自從我答應給他送菜,他就仍然在微信上謝謝我。
他由于隔離久了,不曉得商場的行情,一開始說要帶魚鯉魚,我說能有冰凍魷魚就挺好了,這個家庭我就盡量給他買全,買到了牛肉、五花肉、香菇、千張那些緊俏物資,還有各類蔬菜。
當時面包車跑了三天沒電了,我掃了一輛共享自行車,車頭一大袋菜新手是干快遞好還是外賣好,右側左側又是一大袋菜,騎了9公里送去,又9公里騎回去,之后把沒電的車推回去。
也有因家里有兒子需照料,而未能出門的情況。接單以后,顧客打電話來,問能不能直接送到旁邊,電話里就看到那位父親身邊兩三歲兒子的啼哭聲。
封城第8天,廣州某商場剛開門的情境,熊琪明拍攝
商場是封城恐懼的寫照
我發覺,2月初開始,商場賣菜的人越來越多。一方面由于剛封城時囤的物資差不多吞掉了,一個家庭頂多囤上半個月食物;另一方面,你們都不曉得封城哪些時侯會結束,剛開始可能以為7、8天就不會封了,如今看不到盡頭。
所以越來越慌亂,買越來越多東西。
有太陽的天氣下來賣菜的人多,真的是要靠搶,陰雨天相對好一點,晴天稱重排隊50分鐘,陰天要一兩個小時。面條、雞蛋最容易沒有,要最先去買;要在搶菜的間隙去搶牛肉,不能等買完菜再去。
辛野的購物籃
有時侯我排了長隊,把菜、排骨都稱重標價裝好了,置于一旁的購物車里,但扭頭,就有人把我購物車里的食物取走了。除了是我,我還目睹了好多次他人購物車里稱好的東西被取走。
商場人手十分不足,還要勻出人手消毒、測溫度,不能否及時去貨倉拉菜,好不容易拉出貨倉,還沒等到展示架,一些緊俏的水果就搶沒了,連菜葉子都看不見。
商場上菜的姐姐,到了晚上性子非常煩躁,由于根本沒時間喝水,雖然你們都很難。
1月31號上海居民熊琪明拍攝,他表示2月8號再去商場,水果供應減輕一些,豆類依然緊張
牛肉,沒有時間給你切,都是一扇一扇賣,一扇大約兩斤,100多塊錢;牛肉37.8塊,牛柳肉40塊,番茄8.9塊,茄子18塊。前段時間幾個商場的豬肉也斷貨了,8號才又聽到。
從賣菜的狀態能看出你們的恐懼,為何你們恐懼呢?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你們都說往北京捐東西,也不曉得到哪去了,樓價也翻番了,但是沒有人曉得封城究竟會持續多久。
居民們哪怕沒有被感染,也會被這些狀況,慢慢地花費了精神頭新手是干快遞好還是外賣好,累積出陰氣和煩躁。
例如8號凌晨,一位在商場買好菜的中年女人,用自助機結帳的時侯仍然出現機器小故障,他幾乎崩潰了,把買的東西全扔在地上,用上海話罵,之后又全都撿上去,去人工收銀臺報務員隊。看見那些我會很傷心,但也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辛野把買好的食物置于新村旁邊
他人不曉得我是在配送,每天都有人對我買那么多東西表示不滿。
真正的外賣小哥在商場里看見我沒穿制服,但又不像是自己賣菜,都會問我是不是幫人跑腿,單子多少錢?她們每晚可以接7、8單,會在平臺挑些需求少的單子來接。
我一單出來一般就有幾十斤,我每晚能接5單樣子,幫5個家庭買好菜再下來,電動車停的位置距離商場還有300多米,我拎不動全部東西,每晚就一點點搬,一點點放在電動車上。
2月8號協和診所的發熱急診排著長隊,辛野拍攝
入院的病人:
剛需消毒液和酒精、口罩,太難買了
2月3號凌晨,我送了三天菜,早已回到了家,剛吃了碗方便面,7點多看見一個地址是上海三附院的單子,須要買口罩、噴壺、10瓶酒精和10瓶84消毒液。
那肯定是病人或病人家屬,我沒想接,由于超市肯定早已關門了。并且坐了20多分鐘,我坐不住了。
電動車騎了三天早已沒電,我就掃了一輛單車,把平常去的超市都轉了一圈,騎了3、4公里,一家店也沒開,后來騎到一個偏僻的小巷子里,燈非常暗,一家超市開著,恐怕老總就是搬去樓上的那個,老總也不肯多借給我,只買到了2瓶消毒液、酒精和酒精棉。
之后又騎了5、6公里的單車,把東西送到入院部的護士站,通知顧客來拿。
援助上海的醫療車
還有一次是白天送到北京肺癌診所,我也早已回到了家,見到單子上寫要消毒液、酒精、口罩。我想上去剛才送東西的時侯看見一間小診所,我趕快騎了5公里的單車過去,超市關門了,還好旁邊貼了電話,說有急事聯系,我等了20分鐘,一個女人過來給我了酒精和消毒液。
又騎了5公里去送,下單顧客搬去診所4樓,他從窗口用繩子放下了一個小籃子,我把東西放進去,他就吊起來,我們全程沒見過面。
這幾天跑在路上是真的很孤寂,只有幾輛貼著“馳援上海”條幅的車開過,診所旁邊的發熱急診仍然從早到晚排著長隊。街上還在奔忙的人,就是像我這樣送外賣的。
一位須要羊奶紙尿褲的父親下單
被忽視的孕嬰群體:
“總不能讓小孩餓著”
2月5號晚上,我的電動車馬上要沒電了,聽到有一單須要7罐羊奶、輔食、尿不濕這種,跑腿費不高,但是買羊奶須要自己墊付幾千塊,所以沒有人接。
我觀察了20多分鐘,還是接了,由于總不能讓小孩餓著。
我不曉得羊奶在哪買,不曉得輔食是哪些,這個父親就告訴我平常是在那里買的。
孕嬰店老總看見我很震驚,問我跑這單多少錢,我說也不多,她說,“我們有很多單子送不出去,你要是不嫌麻煩,就留個電話。”我就讓她隨時聯系我。
我沒有像這些醫務人員這么專業,可以幫病患,但我想盡我所能幫助困在北京的人們,她們是英雄,用自己的行動弘揚著居家隔離,忍受著心之惴惴。
沒有開門的超市,辛野拍攝
愧疚的普通發燒人群:
開著的超市越來越少
在街上奔忙的這幾天,我發覺開著的超市越來越少,新村開的門越來越少,到如今幾乎全封閉了,環衛工人還在打掃衛生,街道仍然干凈整潔。
2月5號晚上,我還在商場賣菜的時侯就聽到一個單子仍然沒人接,要求買白加黑、阿莫西林,還有些蔬菜萵苣,指出置于樓下,不要送上來。我想他一定是發燒了。
我害怕再沒人接,超市就要關門,就趕忙接了。這個顧客我給他買得非常全,白加黑現今須要身分證就能買,我沒有帶,就跑了兩家超市買到三九、可立克、阿莫西林。我在的商場早已沒菜了,又去其他商場找,見到綠葉菜都給他買了。之后優先給他配送。這單是他父親出來拿的,對我問好,說辛苦了。
顧客找到一位外賣小哥不容易,所以常常會打電話來讓我給他帶些別的,例如有一次我早已買完菜了,顧客問能不能再帶一個溫度計的鈕扣電瓶,倘若讓我帶煙我就不一定去,但我怕他測不了溫度,又跑了一段路去買。
辛野和醫療隊的聊天截圖
援助湖北的醫療隊:
無法買生活物資
近來由于我把送外賣的經歷發在豆瓣上,2月11號,北京醫院派漢醫療隊通過豆瓣聯系上我,當時早已接近中午8點。他說實在無法子了,下了跑腿訂單仍然沒人接,找我幫忙。他列了20多種物資需求給我,例如洗衣液、泡面、衣架、發夾等等。
這些單子說實話想掙錢的人都不會接,由于太復雜,買一下幾個小時過去了,要選購、排隊,一家藥店肯定買不齊。
我是很想幫忙,但由于早已8點,商店基本都關門了,這種物資買不到,所以暫時還沒有給她們送去。
我想有這種物資需求的援助上海醫療隊一定不在少數。
“我一個人每晚取代了
7、8個家庭的人口流動,很開心”
由于我對新村和路不熟,加上疫情下好多路和門都封閉了,造成常常走冤枉路,遲到了好幾次,人們也很帥氣,從不會因而有怨言,還吩咐我路上當心,照料好自己。
送外賣以來,我都是晚上吃一碗泡面出門。在路上,根本沒功夫喝水吃飯,夜晚回到家,才總算能上個公廁,再吃一碗泡面,放點萵苣小青菜在上面燙一燙。前天開始就沒有菜了,我一忙就忘了買。
辛野的騎手頁面
外賣小哥都有休息站,可以去喝水上公廁,給車充電,并且我沒有出席她們的線下培訓,也沒有哪個衣物圍巾,所以也去不了。每天都是車沒電了才回去,最遠一次是從華師園北路傘車十幾公里,城市非常安靜,連貓狗都看不見,到家已是12點多。
第三天凌晨掙了40多塊,然后每天都是掙了100多塊錢。等平臺的錢能提現,我也捐下來。
辛野拍攝,商場職工在稱重
我的防護是普通的白色口罩,由于沒有買到醫用內科口罩,每晚回去洗洗消毒,第二天接著用。2月8號,同學曉得了我在做這個,送了我一包KN95口罩。
下午去商場的時侯,我還是很有韌勁,但由于商場人群密集又封閉,到晚上我都會有點煩躁,雖然也挺擔心的,害怕是不是感冒了。
由于我仍然瑜伽,對自己身體的感知能力比較強,所以每晚晚上會評估一下自己的狀態,認為OK,我就會去干這件事。
下午喝水的時侯,我就是在想:明天我一個人取代了7、8個家庭的人口流動,降低了她們感染的可能,很開心。
睡著前,一想起第二天早晨8點要上去給約好的幾個家庭賣菜,忽然就認為四肢飽含沖勁,上去又做好幾組深蹲。
辛野路過空曠蕩的黃鶴樓,平常游人如織
辛野把送外賣的經歷發在豆瓣上,上海網友發來相片
上海封城以后,同學圈都在轉發“我的城市得病了”。我認為做些哪些,它能夠好上去。
我打過電話去火神山、雷神山的工地,問是否須要工人,但專業的技能我也不懂,所以是一腔熱血,他人不要我;后來群上面說須要幫忙運捐獻的物資,但可惜我又沒有車,幫不上忙;成為外賣員以后,總算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我在北京念完學院以后,也去過北京、廣州,去廣州創業過,但兜了一圈還是決定回去。其實上海薪水比較低,就業壓力大,但我最喜歡上海的“真”,有一種嬉笑揶揄的市井氣息,很有人情味的城市。
如今,全省好多省市都有封城措施,人們的日常生活肯定有眾多不便。但你們都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好上去,為它做點哪些,不管是大是小。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