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好好賣個飯,卻遭到了“神仙打斗,商戶遭難”的困境。日前,有網友在華商峰會發貼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么”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廳被“餓了么”平臺強行下線。據了解,僅重慶市高新區東大片區就有七家店面被“餓了么”要求下架“美團”。
商戶未卸載“美團”“餓了么”關閉商戶外賣平臺
一個多月前,小東在南京市高新區東大村開了一家餐廳,不僅老饕在店就餐,他還在“餓了么”、“美團”兩家平臺提供外賣服務。
店面剛營業時,小東的餐廳只在“美團”平臺上提供外賣。由于后面有院校,每晚通過“美團”外賣他的店能賣出50多單,增了不少的收入。
“你們上餓了么的話,給大家補助,大家優惠多少,我們補助多少。”十多天前,“餓了么”工作人員上門找到小東。聽完這番話,小東和家人都認為這是件好事,于是她們的店面也在“餓了么”平臺上線了。
果真,由于有補助,三天光“餓了么”平臺就有100多單,小東還很幸好多選了一個平臺外賣平臺,多了一些機會。但是兩天以后,他卻遇見了一件至今都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店面在一個晚上進餐高峰期被“餓了么”強行下線關掉了!
“他以前打電話說讓我們退出美團,我們沒當回事。”事后小東回想,“餓了么”東大片區的負責人曾在電話里說過,倘若不退出“美團”就會采取舉措,店面從平臺下線就是他所謂的舉措。
“餓了么”和“美團”只能二選一?這讓小東想不明白,市場競爭下如何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還據說,在東大遭到此情況的不止他一家。
“神仙打斗,店家遭難。”說起這件事小東有點無奈,他在網上發覺“餓了么”這種行為在其他省市也屢次出現,違背《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其他省市監管部門也對這些行為進行過處罰。
“餓了么”:商戶已恢復上線
華商網記者從店家小東發來的協議信息里看見,商鋪與“餓了么”平臺的協議有效期為12個月,協議里沒有出現商鋪只能簽約“餓了么”一家外賣平臺的信息。
對于協議內提及的將被給以關店標準的跳單、飛單等毀約行為,小東也一再表示:正常接“餓了么”的單都接不過來,太忙了,如何有精力做其他無用功?
既然店家無毀約行為,那為什么會出現被關店的情況?真如小東所說,是平臺“掐架”?華商網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餓了么”東大片區的負責人,即操作小東店面線上關店的郭先生,但對于此事郭先生稱自己不了解情況,匆忙掛了電話。
在華商網記者了解情況期間,小東接到了一個電話:“餓了么”平臺早已讓他的店面重新上線了。
此后,記者從“餓了么”陜西區域相關工作人員處否認,小東在“餓了么”平臺的店面已恢復上線。至于為什么會導致這個情況,該工作人員解釋稱,東大負責人郭先生月初才到崗,對情況不是很了解,在溝通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美團”:已有七家店被要求從“美團”下架正在搜集證據
小東店面的問題算是有了盼頭,那作為“神仙罵戰”的另一方“美團”怎么看?“已有7家被要求下架美團,其中5家早已退了。”事情發生后,華商網記者從“美團”東大片區負責人處了解到,小東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她們早已在搜集證據,打算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青海浩公律師事務所趙小東律師覺得,任何情況下協議雙方都須要根據協議來執行,雙方約定很明晰的情況下,一種是約定解除,另一種是法定解除外賣平臺,假如一方的毀約行為給另一方導致損害,就須要根據協議來賠償。在這件事情上,假如商家認為“餓了么”的行為對自己的營業導致了損失,可以向對方提出賠付。
“對于“餓了么”要求商戶下架“美團”,違者就直接關店的事情,“餓了么”算是既攪亂了市場秩序,也損害了店家利益,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趙小東律師覺得,對于這些不正當競爭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應給以取締。
(原題為:《外賣平臺罵戰:南京有商戶被“餓了么”要求退出“美團”》)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