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和外賣員完成交易后,提起飯盒打算出發抵達送餐目的地。
掃碼看視頻
商報訊(記者陳雯莉/文、圖)7月4日下午,正值飯點時間,福田九方購物中心北側的橋面上,一名外賣員急忙奔忙著,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路口旁一群身著便服、身上掛著腰包或微信二維碼的中年婦女面前停了出來。
這群婦女像對暗號似的外賣跑腿系統,在這條路上向外賣員吆喝著附近的地名——“都會軒”“佳和”……“對上暗號”的外賣員停下步伐,遞過去幾袋外賣。婦女迅速用筆在外賣單上做好標記,拿出手機讓外賣員掃碼付款,此后提著飯盒駛向外賣員起初的送餐目的地。
“那些送餐姐姐待這大半年了。我們接單多了,樓層高的訂單都會委托他們幫送。”剛交出一份外賣的外賣員表示,轉交外賣每單3元,好多外賣員通常都樂意分享點外賣跑腿費,找面熟的姐姐幫忙。記者發覺,也有的姐姐現場喊出“每單4元”。原先,因為佳和華強悍廈等樓宇上上下下的人多,跑一趟連等扶梯帶送得花半個多小時,外賣員時間耗不起,所以他們也待價而沽,喊出了“高價”。
代外賣員送餐的,有個人的,也有“組織”的:吆喝的人群中,3名穿著“眾享無憂”字樣服裝的姐姐造成了記者的注意。據了解,他們受同一公司安排,逢工作日下午11點至13點,在街頭免費幫送外賣。其中一位姐姐稱:“現在業務剛開始,暫時是免費服務,之后也收費,并且肯定會比個人的實惠。”而在后面一名“個體”代送餐的姐姐看來,“這活又累又賺不了幾個錢。我們是在附近干別的,有空就時常順便送下而已。”
外賣員有“外掛”,“被送餐”的居民曉得嗎?好多居民表示,甚少關注到送餐員的真實身分。在九方附近下班的居民高先生就稱,平常接收外賣時,遇見過身穿工作服的外賣員,也見過身著便服的婦女。但他不會多去考慮送餐員的情況外賣跑腿系統,“只要外賣送過來就好。”
“外賣員擅自委托別人代送外賣,其行為涉嫌違犯《網絡餐飲服務乳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廣東儼道律師事務所律師侯松濤表示,這些行為的直接結果是送餐人員不符合規定的規范要求,這除了會帶來乳品安全隱患,這種婦女在送餐途中出現自身遭到損害或則致人損害行為時,還很可能引起糾紛。
侯松濤表示,好多外賣員可能沒有意識到外賣代送行為中的安全隱患,因而相關企業的引導、監督和管理尤為重要。雖然,外賣消費者在收到外賣時,可通過服飾、電話等核實外賣員身分,對非平臺外賣員配送的情況,可及時向平臺方投訴反饋;如存在乳品受污染或乳品安全衛生問題,消費者應及時向乳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反映。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