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城聚,城以人興。三島各行各業的無數拼搏者,為了松江發展而深耕細作,我們相繼推出“我在嘉定,蠻好的”系列人物采訪,約請這種拼搏者,述說屬于她們和松江的故事,敬獻每一位參與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平凡英雄。
張超鋒是95后,別看年齡不大,而且在外賣這一行,他早已算是“老牧師”了。
2017年結業后步入餓了么做營運主管,2019年只身從老家湖州來松江打拼,現在的張超鋒早已是餓了么城市總監,他率領的“護胃隊”有300多名外賣小哥,撐起松江外賣的半壁江山,讓男子伴們足不出戶才能吃到小吃。
入行是個“意外”
對于張超鋒而言,步入這一行卻是個“意外”。
張超鋒的父親在蘇州經營著一家包子店,三天,店里來了一位百度外賣的業務員,問張超鋒的父親要不要進駐外賣平臺。“這個工作蠻有意思的。”在一旁目睹全過程的張超鋒心動了。他是個行動派,當即找到家附近的餓了么,經過筆試,成功入了職。
“真正做了這行,才發覺并沒有想像中這么簡單。”張超鋒談的第一個店家,是一家香蕉店。
“心里有點擔心,害怕老總會不會以為我是騙局。”身上還有懵懂中學生氣的張超鋒,望著體型嬌小的店家,躑躅不前。最終他鼓起勇氣,邁出第一步,雖非磨難,卻收獲了第一個合作伙伴。
“崇明的環境非常好,
我蠻喜歡的。”
2019年,張超鋒通過滬太快線、地鐵、公交、輪渡,第一次來到嘉定,花了4個半小時。“崇明很遠,商戶也不是好多。”對于來松江工作,張超鋒的心中不免有些動搖,他的父親也表示了反對。“希望我能留在她們身邊。”
為什么最終留在嘉定打拼?張超鋒脫口而出:“這里的環境非常好,我蠻喜歡的。曾經出去跑一圈,眼睛里滿是灰,在松江就沒有。”
“而且,沒挑戰的事,做上去也沒意思。”對此,張超鋒有自己的看法,他骨子里就喜歡挑戰。
初到嘉定時,正式立冬,張超鋒將早餐作為突破口:頒布兜底新政、讓騎手免予超時處罰,延長外賣營業時間、給居民更充裕的下單時間……漸漸地,早餐的訂單量越來越多,連續3個月松江的整體增速在公司內排行前列。
假如說早餐的初步成功讓張超鋒打消了動搖的念頭,嘉定的發展則愈發堅定了他植根這兒的信心。2020年11月,松江萬達廣場開張營運;2021年5月,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在嘉定閉幕……崇明商業跑出發展“加速度”,消費市場的活力與城市發展的基態不斷提高。“很多只在城區有的店家,嘉定現今也有了。”張超鋒坦承,自己是趕上了“好時候”,搭上了松江發展的順風車。
“記得新河站點剛做上去時,一些店家很吃驚:大家連這兒都來了。”在張超鋒看來,新河、中興、向化等鄉鎮站點的創立是水到渠成。原本只在城口鎮、陳家鎮、長興鎮這些大鄉鎮,騎手能夠挪到足夠單子掙到錢,隨著松江發展腳步推進,更多的鄉鎮站點應運而生,“護胃隊”的騎手也從原來的60多人降低到了300多人。
“這一切都讓我
對嘉定更加熱愛”
“辛苦你了!那么快就幫我配好了藥。”今年1月,張超鋒帶著配好的藥來到八一路少年弄一位奶奶的家旁邊,奶奶連連賠罪。
今年9月,張超鋒與城口鎮新崇社區達成助老服務合作,負責幫助奶奶送餐與送藥。這樣的特殊訂單鄉鎮外賣,張超鋒和他的“護胃隊”往往是第一時間接單并派送:“我們就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都想為這座城市做些事情。”
“能接到社區黨委的派單,為社區整治貢獻力量,我們的工作更有了使命感,覺得自己不再只是個外賣員了。”張超鋒說。
“我們就是門隔壁的好鄰居。”新崇社區黨支部主任吉莉說,居委會與餓了么松江站點就隔著一條路,外賣小哥的優勢就是每晚走街串巷,社區引導其在發覺衛生死角、助老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當城市整治的“合伙人”。
在站點遷往新崇社區那些年里,社區時常關心關懷騎手鄉鎮外賣,提供休息場所、快遞中轉等暖心服務,約請騎手及其孫輩參與社區的活動,聘請騎手兼任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流動宣傳隊”。“大家心中都十分溫暖,覺得自己和社區村民更親近了,也更有了歸屬感。這一切都讓我對這座城市更加熱愛。”張超鋒說。
去年是張超鋒在松江生活的第四年,他的愿望很簡單:希望通過外賣小哥的服務,讓城市顯得愈發美好,也希望社會給外賣小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嘉定蠻好的,接出來想在這兒成個家,等鐵路通了,將來回蘇州也便捷了!”
記者:許聰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下一篇:生熟食之間加工要注意哪些問題?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