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送外賣丟人嗎?當你問出這么一個問題時,其實你心里的答案是偏向于肯定的。但是,我要說,送外賣并不丟人,就像你拿不同的動物來說,你能說做一只貓很丟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第一,工作無貴賤,每一個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冬奧會上谷愛凌摘金奪銀,享盡贊譽;徐夢桃歷練八年,圓夢奪冠;高弘博帶傷參賽,不問結果。他們光輝的一面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迎接萬眾矚目,收獲無盡贊美。但是,其實跟他們一樣拼搏努力的還有一群群在背后默默付出,安靜耕耘的人。
徐夢桃、高弘博、谷愛凌|百度
1.9萬名冬奧會志愿者穿梭在會場之間送外賣一個月能掙多少錢,風雪無阻為比賽順利進行保駕護航。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名字,沒有人關注他們的工作送外賣一個月能掙多少錢,但他們的貢獻一點都不小。
冬奧會志愿者|百度
外賣員也是這樣的角色。他們不過是社會分工的一員,大家按部就班,各司所職,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外賣員游國棟成為一名光榮的冬奧火炬手,正是社會對其的肯定,對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敬重和褒揚。正如游國棟所說“這不是簡單的110米,每一步都代表著百萬外賣騎手的精神風貌,一定要展示好屬于我們新就業群體的風采。”外賣員奔走在一線,見義勇為、暖心對待客戶的種種事跡早就上過多次熱搜。送外賣真的不丟人,相反很動人!
游國棟|百度
第二,送外賣薪資并不低,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
很多人覺得外賣員是底層人員,工作辛苦,收入不高。其實外賣員的薪資還算可以的。
有一個日本東京人推特名是あっきー,他2021年6月開始在uber上送外賣。90天左右總共送了3706單,收入円,折算成人民幣約為元。也就是說,他靠送外賣月入近5萬人民幣。當然這和他玩命工作和東京收入水平普遍較高有關,但也說明了送外賣也是可以有高收入的。
國內一名叫陳光進的80后年輕人也是靠在杭州送外賣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他每天最少要賺500元才能回家,一個月至少賺15000元,堅持了六年總算存到了100多萬。其間的辛苦不言而喻。但是付出往往是和收獲成正比的,很多人身處看似高大上的工作崗位卻選擇躺平,工作多年積蓄還遠不如一個外賣員多。
陳光進|百度
2018年外賣員全國平均薪資水平就已經達到了7750元,而當年全國規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月工資為5699元,也就是說在企業上班的白領平均工資是不如外賣員的。
第三,外賣員承擔了生命風險,我們要懂得感恩。
我們今天能坐在辦公室里討論送外賣是否丟人這一問題,其實要感謝那些幫我們承擔了臟、亂、差、危的工作。外賣員無疑就包括在里面。他們為了我們能及時吃上飯不投訴他們,爭分奪秒,拿生命在路上與時間賽跑。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外賣配送行業發生交通事故76起,平均每2.5天有1名外賣員傷亡,推算到全國,即大概每天有75名外賣員因交通事故受傷或死亡。無怪乎有人說外賣小哥是新時代高危行業之一。
外賣小哥遇險|百度
因此,別人冒著生命危險在努力工作,頑強生活,我們是否還有資格說人家丟人?
最后,可能有人會說我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工作體面、輕松、穩定、安全等等,根本不是送外賣高出的那一點工資能比的。誠然,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優點,拿自己的優點跟別人的缺人相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看重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力所能觸碰的頂點,請尊重每一個選擇,尊重每一份工作!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