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 想找份工作,快遞員和外賣員哪個更好?
重新看了你的提問……過渡啊~
那當然是送外賣合適了!
四通一達,假如3月1日上班,你最快4月25之后才能拿到工資!不信你就試試!唯一好處就是不愁吃喝拉撒。
順豐,前三個月你掙不到錢,實習期間。部分管住,不管飯,
京東,哥們兒,買個電動三輪車不低于2000吧?而且電瓶差了還不行。同樣,不管吃住。
快遞不用擔心不熟悉地區,我當時也就18棟居民樓加公園附近體育館,其中5棟樓直接到門衛。8棟樓一個小區,5棟樓另外一個小區,包括一棟塔樓。一般兩個小區挨著。
外賣就好說了,買個電動車,最少20A電瓶(不要管電壓是48還是60),1000到2000塊錢,能跑30公里就行,中午三個小時,下午四個小時,下午1點到5點充電,這就夠了。第二天就能拿到工資。即便你不干了,車還是你的。
建議跑美團,定位精準,范圍一般是方圓5公里區域。下載一個百度地圖。一般不會遲到,美團一般35分鐘以上,熟練以后你就多搶幾單。路線很清晰的。
投資如下:房租(我這邊是800),電動車(1500),手機(你沒有嗎?),充電寶(你應該有吧?),藍牙耳機(拼多多20塊錢,通話10小時以上的),健康證(醫院100塊錢),100元保證金,外賣箱(最多150)只要是晚上12點之前接單,一律是凌晨5點左右錢到賬。
以下是區別
只考慮北京地區,四通一達,眾包。
所以其他地區,順豐,京東,美團蜂鳥專送,團隊騎手,就不用開抬杠了。
快遞員:優點,旱澇保收,每天固定有快遞,范圍小,包吃包住給手機,有車,
缺點,送丟了算自己的,幾十塊的包郵,幾百塊的羽絨服,幾千塊的藥品,上班時間固定,而且,快遞非常看中運氣,你分配到好送的地方,恭喜你,每個月8000玩一樣。點背,同情你,每個月4000再扣罰款丟件。
騎手:優點,上班自由,不想干休息個十天半個月沒問題,想回家就回家,能吃苦月薪13000不是問題,不能吃苦保持溫飽也是可以。
缺點:需要自己租房,買電動車,好電瓶,十分考驗惰性,我曾經一個月只掙2800,天天玩游戲,睡覺……后來刷光信用卡才交上房租
具體問題具體討論。
快遞員和送外賣哪個比較好干?
個人覺得送快遞好干,送快遞不用像送外賣一樣趕時間,不怕快遞超時,送快遞負責幾條街或者一個小區域,開始不熟,送個把月就熟悉了,外賣送的區域范圍太廣了,尤其是眾包騎手,哪有單就給你派單,比如今天給一次派五單是另一個區域,明天就給你派單到另外一個區域了,不熟悉地方很容易超時送達。。。
送外賣和送快遞的深度對比
現在送外賣和送快遞,是兩個最常見的工作之一,也是兩個最火爆的職業。前者是張旭豪發明的,后者是馬云賜予我們的工作,由于其不要什么學歷,工資相對較高,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那么這兩個活兒到底怎么樣呢?
我曾經送過五年的美團外賣,一年的UU跑腿和一年的宅急送快遞,是美團外賣的騎手導師,我帶了幾十個徒弟,是UU跑腿的U種兵,屬于底層內部資深人員,所以說對這兩個行業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也算是對你們入職前的選擇提供一個參考。
一筆在握一卷鋪開,讓我娓娓道來,各位賢弟且聽下文。我所說的話都是大白話,簡單明了,高度概括,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工作感受,首先來講一下快遞員。
快遞員這個工資比較穩定。每天的單子基本上數量都差不多,計劃性比較強,派件也不用那么著急。騎個三輪車就可以了,這個工具用不用花錢?是要花錢的,自己得有一個三輪兒車,哪怕你有一個二手的破三輪車也可以。但是順豐例外,好像是公司提供三輪車,但是你要交押金的,其他快遞的情況我不知道。
中國現在的快遞品牌一般有四通一達,也就是中通、圓通、匯通、申通和韻達。其它大的快遞公司還有郵政包裹、順豐快遞、京東物流和極兔快遞。這八個可以說是一線品牌,實力不相上下,他們吃下了中國快遞九層的市場份額。
我所在的宅急送創建的比較早,名字的創意來源于日本的宅急便,但是發展的卻很緩慢,他主要做的是定向服務,也就是服務于各大商場之間同品牌來回調換衣服的業務。后來他們公司的老總又創建了一個星辰急便,但很快倒閉了。
其中,服務最好的是順豐,速度也是最快的,但是價格也是最昂貴的;網點最多的是郵政,速度相對慢一點兒,價格比較便宜。其他的快遞公司我真的沒有看出來他們的特點是什么,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核心競爭力與差異化競爭,同質化極其嚴重,那一卷的特別厲害,他們就是貨物的搬運工,沒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他們的派費都比較便宜,像我所在的宅急送一單1塊2左右,有的時候一塊錢,其它的快遞公司都便宜的很,一單有的才5毛錢。但是順豐是個例外,它的派費就比較高,一單能夠達到一塊七八到兩塊錢左右。順豐的考核非常嚴格,有那種行政分,如果有一個差評的話,都是非常嚴重的事件,所以說服務抓的比較緊,員工的壓力也比較大。
除此之外,其它幾家快遞服務抓的沒有那么緊,都是松松垮垮,沒有什么差異性,幾乎是千篇一律,沒有大志向,也不想做到行業老大,也沒有那個頭腦,掙不到錢整天都是暈暈乎乎的,如果賺到錢了,那每天都是神清氣爽。
他們的發展方向和未來的定位也是模糊不清的,不知道自己向哪個方向走,只會單一的打價格戰,無法走出差異化經營的路線。每天都忙忙活活累得不輕,但是快遞公司并沒有營收多少,甚至還是虧損的,尤其是一些基層的代理點各種罰款非常多,人員工資也比較大,成本比較高,多數快遞代理點都是入不敷出。
快遞員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就要到達市分轉中心去卸貨,然后逐一下車掃描,歸類到各個區縣,各個區縣再歸類到各個快遞站點,快遞員然后再繼續詳細分類到自己所負責的小區與路段。
上午主要集中派件,下午集中收件。12點之前一般都能夠派完件兒,最晚不會超過三四點鐘,一般在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就要把收上來的快件兒裝車去省會城市中轉。順豐每天發貨兩次,其它公司一般都是一天一次。
快遞員有一個好處,就是下特別大的雨的時候可以不去送;你放假的時候也可以不去送,但是,也沒有人替你完成這個工作,發生疫情了,或者你請假回來了,你要繼續完成你的派件,可以說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兒,自己各干一攤活兒,如果你真的不想干,可以委托同事送,但是你需要付給人家工資。
多數快遞公司為什么經營不善呢?首先就是因為他們收件比較少,派件比較多,派件的利潤很小,收件的利潤大一些。一般來講,江浙滬快遞都特別便宜,大客戶每單可以達到4+1甚至5+1,首重4元或5元,續重一公斤加一塊錢,你說這么便宜,代理網點他能賺到錢嗎?其次就是總公司的各種罰款比較多,也是導致他們經營不善的原因。
以前快遞必須上樓,實現門到門的投送,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多數都是直接在樓下等著客戶;如果疫情封控了,甚至直接就在小區門口等著客戶,就像菜市場一樣,直接擺在小區門口的兩側,快遞員給客戶打電話,他來到門口去取。
送外賣多數都要上樓的,而且5樓6樓居多比較累。外賣是系統直接派單,你不去也得去,派到你身上的單子必須要跑,如果是疫情原因封閉了小區,你可以送到門口,但多數還是客戶指定的大門。比如說他家的小區比較大,客戶家離東門比較近,而你現在在西門,你也一定要送到東門去,有的人不愿意去送,其實兄弟們不要這樣想,客戶說送到哪個門我們就送到哪個門,一是人家不會給你差評,而且還會給你好評。
再一個來講的話,你不在離他家近的大門去等待的話,會非常耽誤你外賣員的時間,顧客要穿衣服穿鞋下樓,而且要走很遠,基本上你這一個訂單需要等他十幾分鐘,如果你在客戶指定的地點來送的話,最少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時間就是金錢。
再說一下外賣,外賣相對而言也比較穩定,你要做,我建議還是做美團。因為美團的單子比較多是行業龍頭,它壟斷了行業60~70%的市場份額,客戶下單主要下的還是美團。反觀餓了么,雖然它是第一個發明了外賣的公司,是中國外賣的始祖,但是其后期發展得并不順暢,美團看到它的這種形式不錯,于是于是迅速調轉方向加入到競爭行列,一下子就把餓了么打的措手不及,美團迅速篡位。
關于工資,我在五線的小地級市送外賣,在我不是十分努力的情況下,平均每個月掙4000~5000塊錢沒有問題的。首先,每個月有個200塊錢的全勤獎,以前好評是按個數發錢的,現在公司已經上市了,也不再強調好評率了。以前一個差評是要罰50~100塊錢的,而且要找到客戶改差評,當時公司比較重視,現在都不說這回事了。其次是車補,電動車每個月100塊錢,摩托車150塊錢。最后一個是,每個月有150塊錢的電瓶補助,就是說你租賃換電站的電池才有的。一般租電池套餐的費用是每個月300塊錢,也就是說能報銷一半。
美團開會比較多,天天有早會。有時要發一些公司的廣告傳單,它是以餐盤墊紙的形式進行的;或者發一些小卡片。這個是我最不喜歡的地方,也是很多快遞員吐槽的方面。
中國的三大運營商都向外賣和快遞公司推出了針對集團客戶的電話卡,確實比較優惠,價格不貴,一般也就是一個月30~50元左右,每個月都有好幾千分鐘語音通話,每個月流量也有10~20個G,唯一的缺點就是一年以后要更換號碼。
美團外賣是沒有底薪的,送一單有一單的錢,沒送的話你就餓著。他是階梯式的結算工資。我們公司的3456:跑300單以內是三塊錢一單,300單到600單是4塊錢,600單到900單是5塊錢,900單以上是6塊錢一單,越到月底越賺錢。現在也都改了,各個地區也不一樣,你們那里多少錢一單?
快遞公司是有底薪的。其它主要是你每個月送件與派件的費用,再加上每個月300塊錢全勤獎,一般來講,每個月也是能夠拿到四到五千塊錢的工資,兩者差不多。
再談一下兩者工作的安全性,外賣員的安全性要遠遠低于快遞員,兩家公司都為員工買了意外保險,出了事故之后可以報銷一部分。外賣是必須在45分鐘內送達客戶手中,時間緊任務重,多數都是5樓6樓,爬樓爬的常常都是一身大汗,忙的時候連廁所都上不了,如果趕上下雨天爆單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凍得饑寒交迫渾身直打哆嗦,此時是外賣員的至暗時刻。而一旦到節假日或者下雨天的爆單日是不能夠請假的必須要跑,公司就是為了保證運力,下雨天的單子特別難送,給我們多少錢都不愿意去,因為上下班的人群特別集中,道路堵塞嚴重,馬路積水很深,我的車子都被淹了好幾輛,有的時候騎車時都把屁股沒了,電瓶會連電的。而快遞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一旦下了雨可以暫緩派送,等到天晴了再進行。再者說快遞騎的是三輪車,本身就跑不快。也沒有人催你,如果他特別急的話,多數是打電話給你,他親自去取的,或者他在某個路段等你,時間性不是那么緊,這是作為快遞員的優勢。
他們兩者的職業發展的方向暫時都是比較光明的,但是我有一個預感,他們隨著行業的深度發展,最后工資會逐步趨于理性的。現在看來,它們是一個朝陽的行業,而且會領域越分越細,現在外賣又衍生出了UU跑腿兒、閃送與順豐同城,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眾包。他們針對的領域主要是各種母親節、父親節、七夕情人節,214情人節,主要送一些鮮花蛋糕,還有一些居民之間的零散貨品傳遞服務,但多數還是餐飲。其實美團也有送花服務的,其它小東西也可以送,還有一些是超市訂單,但是比例特別小,95%都是餐飲。民以食為天嘛,什么時候都不能餓肚子,這是一個剛需。
外賣是要上夜班的,也就是說有早班、白班和夜班新手是干快遞好還是外賣好,夜班又分為大夜和小夜。時間分別是早6點到下午4點的早班,中間休息半個小時;白班是從上午10點到晚9點;小夜班是從上午11點到晚12點,大夜班是從中午的11點到第2天凌晨3點。我最不愿意上的就是大夜班,熬的特別難受,沒有單子吧干靠;突然下雨爆單人手不夠,會忙得你一身冷汗跑得暈頭轉向。
快遞就沒有夜班的說法,就是長白班,沒有夜班休息能夠好一點。下雨天也不用去送,也不用上樓。但是它的缺點就是件比較多,單價比較低,你休息回來以后,還得自己去送沒有送完的貨物,幾乎是全年無休的狀態,很悲催!
這兩者的工資我感覺其實是差不多的,外賣工資可能冒點尖兒,比快遞的話好一些,我們站點兒的大神跑得好的人就是那么幾個,每個月能掙到一萬多,絕大多數的人的工資是四到五千塊錢。快遞員的工資一般來講都差不多,沒有太明顯的區別,頂多也就是一兩千塊錢的差別,屬于大鍋飯,而外賣屬于聯產承包責任制,自己干的多掙的多但是也累。你們當地,他們工資能有多少?
最后再總結一下,他們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他們的配送的時長不一樣。外賣比較緊張,必須要求45分鐘以內送完;快遞是一天的時間,快遞員相對輕松一些,完全勝出。
其次,配送的物品數量不一樣。一般而言外賣一次最多送3~5單,每天最多4~50單。而快遞一天最多要送幾十單甚至上百單,趕上618與雙11,一天都要送兩三百單。
再次,配送的物品的性質不一樣。外賣配送的主要是餐廳飯菜,入口食用的東西居多,物品比較輕。但是也有客戶要幾十份飯菜的情況,也僅僅只有一二十斤,但是都是可控范圍內的,我曾經一次性送過20份牛肉面,整個箱子都擺滿了,超市的東西可能重一些;快遞員配送的主要是不能入口的東西居多,東西很雜,什么東西都有,大小件兒也很雜,有的物品也比較重,我曾經配送過一臺柴油發動機好幾百公斤。
依次,工作的主要時間段不一樣。在五線城市,外賣小哥的送單時間主要集中在中午,下午都是零零散散的訂單,到晚上六七點鐘稍微有一點高峰,晚上9點以后都沒什么單了;快遞主要集中在上午,一般而言,12點左右都能送完,下午相對而言都比較輕松了,能收上來的件畢竟比較少,尤其是北方地區,發單多的主要是南方,北方主要是派件。這跟南方的制造業比較發達有關系,北方多數是大型國有企業的職工,南方開工廠的比較多。
另外,獲取訂單的方式也有差別。快遞小哥一般而言是從公司一次性拉一車貨,也就是要裝完,中午可以回到家里吃飯。而外賣小哥是通過系統直接派單,它是根據你的定位,把離你最近的商家的訂單派送到你的手里,是被動的接受訂單。
最后我認為,外賣的配送難度系數比較大,時間比較緊張害怕超時。所以說對商家的態度一般而言不好,商家一旦卡餐或者拿得慢一些,騎手都會給商家懟的不輕,經常容易發生矛盾。有的時候為了不超時甚至闖紅燈,車禍非常頻繁。我們站一共有400多人,一年要發生400多起的交通事故。我們當地的代理商交通抓的非常嚴,交通密探著便衣攜帶執法儀器遍布在各個路口,闖一次紅燈抓住罰款200元,同機動車的罰款力度是一樣的,連續三次的話直接開除。即使這樣,也擋不住太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因為機器的轟鳴燃燒著青春激情的荷爾蒙,在夜晚沒有人查的情況下,他們就瘋狂闖紅燈,盡情的宣泄著道路的暢行無阻。而作為快遞員來講,時間就沒有這么匆忙,三輪車開的本身也比較慢,所以說就避免了更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快遞員相對于外賣員,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只相當于其1/10就不錯了。所以說外賣員和快遞員的區別就相當于一個老頭和一個楞頭青。
外賣和快遞那個好一點新手想入坑 求大佬解答一下?
現在這個社會,外賣行業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新手是干快遞好還是外賣好,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配送外賣大軍,更是讓許多有想法的創業者趨之若鶩,對于新手來說,外賣或者快遞哪個更好一點是一個大問題,其實,這兩者都很辛苦,只是說外賣的利潤相較快遞可能要高一些。
外賣員的每單送餐提成要比快遞員的高,時間也比較多,但是相對的投訴也會多一些,這個投訴還可能導致你辛辛苦苦跑的單都作廢了,快遞員一開始可能薪酬在3k,后面會到達6k,外賣員一單一般在5-10元,跑的越多賺的越多,時間等于金錢。快遞可能從早到晚都忙忙碌碌,外賣有高峰期就是飯點時間,其余時間都還好。
我曾經在學校與云快賣總部合作創建過一支外賣團隊做校園外賣,為學校一百余人提供了兼職崗位,最好的時候,團隊凈收入達18萬左右。兼職配送員至少都有1500元的薪酬。有些配送員每天單子接的多的,一天能接200單,就是350元,一個月就是10500元,月入萬元的確不是夢。
最后不管是做外賣還是做快遞,不管是自己兼職配送員或者是自己組建創業團隊,他們的發展都是有很大前途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在的,抓緊時間機會自己做自己老板!
外賣和快遞哪個更好干?
快遞工作的優點是收入不錯,不用一直在一個地方工作,缺點,遇到刮風下雨、天氣炎熱時就比較痛苦。快遞員除了送件之外還可以收件,收件的收入比送件更高。送餐員的工作時間主要是飯點,跟送快遞相比送餐員要更快,熟食不能長時間在外放置,運送過程中更不能把飯灑掉,送餐員收入也不錯,沒有太大壓力,比較累,很難按時吃飯。
1、快遞員主要工作為:快件攬收、分揀、封發、轉運、投送、信息錄入等等
2、送餐員的工作時間比較特殊,普遍存在加班現象,他們很多人也自愿加班,"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在他們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外賣送餐就是多勞多得,送得多,就掙得多。
3、二者都是計件工資,收入相對穩定,但假期很少。
對于做外賣行業的配送員來說,可以利用云快賣的配送系統,開啟另一種創業模式。
做美團外賣好還是送快遞好?
這個取決于個人的愛好及能力。
外賣員:新手時期大約收入在3K左右,熟練后6K往上,送外賣一單一般在5-6元,在增加比較困難,外賣員是用時間換金錢,時間不能增加!
快遞員:新手時期大約3K左右,熟練后6K-10K左右,一單的工作薪酬一般是在1元左右,有發展空間,快遞員是用數量換金錢,數量可以增加。
從未來長遠的角度分析對比
外賣員:一般沒有什么發展前景,最多就是多送幾單外賣,多掙幾十塊錢,再快點就多賺一點點。
快遞員:可以成為承包區代理、區域代理、縣市級代理等等,有機會自己建立一個送貨店,你只負責收貨和給快遞員配送貨物就行了,相對來說收入會更好,時間也會更充足。
從收入和長遠發展角度來說的話,外賣員相對輕松,快遞員活重累活,但是下定決心長久做的話,快遞員更有發展前景。
送快遞跟送餐有區別么?
你好!
送快遞和送餐雖然都是遞送某個標的(前者是包裹,后者是餐食),但是區別卻很大。接下來,分享幾點看法:
01 模式
想要了解清楚送快遞和送外賣(餐)的區別,咱們先要了解,快遞和外賣兩個體系,在運轉模式上是什么樣的。
快遞,第一步,快遞下單,發貨地末端網點快遞小哥上門取件,第二步,快遞回到發貨地的末端網點;第三步,快遞從末端網點,轉移至發貨地的轉運中心;第四步,快遞在發貨地轉運中心按發貨方向分揀、發運,干線運輸至目的地中轉中心;第六步,快遞在目的地轉運中心進行分揀,然后配送至距離收貨人最近的末端網點;第七步,快遞小哥將快遞配送給收件人手中。
外賣,第一步,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上下單;第二步,系統將餐食的訂單信息發送給商家,同時將配送的信息發送給外賣配送人員;第三步,配送人員接單/搶單,去往取餐地點;第四步,取餐然后將外賣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02 路線
了解了整個模式,再來看送快遞和送餐,就比較好理解了。
送快遞的路線,通常是,從一個末端網點出發,整取零送,怎么理解呢?“整取”就是把目前所有屬于末端網點配送范圍的快遞都裝上車,“零送”就是按照不同收件人的地址,一件一件配送。其實,現階段,很多快遞被放到了客戶附近的菜鳥驛站或者快遞柜中,只有部分快遞公司還在保持送貨上門的傳統。
送外賣的路線,通常是,從不同的商家取餐,零取零送,這個又怎么理解呢?“零取”就是按照系統的分配,從不同的商家取餐,“零送”就是按照不同的收貨地址,一個一個配送。這個操作實際上是有限制條件的,也就是,那些外賣的收貨人需要剛好是在一條線上,比如住在同一個小區,取餐的商家,也不能隔的大老遠,要么順路,要么聚集在一起。
03 時效
前面說了路線,咱們再來看看時效方面,兩者有什么不同。
送快遞的時效,在末端是相對弱化的,也就是,當天配送到位即可。因為快遞從寄出到收到,這期間是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的,少則1天,長則3天以上。我們平時在看快遞的軌跡時,當快遞到了末端網點后,其實并不會那么著急了,通常著急的點在于前端,也就是,商家怎么還不發貨,快遞怎么還沒出發之類的。
送外賣的時效,訂餐的人員是非常敏感的,因為所有的餐食,大部分都是加熱過的,一方面,時間長了,口感就會差很多,另一方面,讓訂餐人員長時間餓著肚子,總不太好吧?
小結:
送餐和送快遞,雖然都是配送某個標的,但是卻是存在很大的區別的,他們所處的系統不同(模式),配送的路線和時效也不相同。
我是馮銀川,專注物流15年,過去一年曾幫助眾多知友撥開迷霧、認清了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如果你在學業、職業、企業發展中遇到了困惑,想要獲得一些針對性的建議。歡迎點開下方卡片,向我一對一咨詢,我將在 24 小時內回復。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