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落幕,00后的大學生們也迎來他們的畢業季,首批00后大學生們也迎來了他們的就業季。
說個我身邊的例子,這幾個學生是播音專業還有音樂專業畢業的,因為之前在大學期間兼職過口才班和音樂班的兼職00后初中沒畢業的出路,感覺工資還不錯,一節課能在160上下,所以畢業之后也沒有去找別的工作,就直接進去之前兼職的口才班做起了全職的口才老師。
在剛剛入職的時候,就給我說過,這個工作很好,一節課一百多塊錢,周二到周五坐班,還能一個月能有3K的底薪,加在一起一個月能發5K到6K,對于剛剛畢業工資已經很滿意了。
姑娘滿意的可能有些早了,世界上這么好的事情能被你們碰上?鄭州工資普遍在3.5K到4K,還不用去地推招生,信誓旦旦的給我說,我只告訴他們時間會告訴他們一切,所有的答案還是自己去找,才顯得真實。
果不其然,這才過去半個月,就給我說,薪資只有2K多,還要求提前十分鐘到,要外出地推招生00后初中沒畢業的出路,前一個多月沒有課,先學習,這個主管什么都不懂,上課的模式不對,備課都備不好,上課都不管學生,那個領導只聽主管的,課都讓主管帶,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于是乎就離職了
這個音樂生的則是一直在面試,還沒有找到工作,理由如下,工資太低,HR不專業,公司氛圍不好,環境不好,待遇太差,需要加班,需要招生等
工作不好找這確實,在鄭州工作更不好找,這也是事實,不論在哪個省份工作都不會和你的意愿完全一樣的。
只能奉勸一句,不要被抖音里某某剛剛畢業年入百萬,名表豪車豪宅住著所洗腦。久經社會殘酷的成年人對錯誤的價值觀,自然會理智地去判斷,可是剛剛從溫室出來的學生還沒來得及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被抖音里的某些價值觀誤導了。過早地接受錯誤的價值觀,對家庭,對個人,對國家來說,都不是好事。
有些跑題,回歸主題,這剛剛畢業的1000多萬的大學生最優解的就業選擇是什么?
那就要先談就業競爭,今年畢業的人數是1076萬
這十年的增長可見之多,尤其是與去年相比增長了167萬,就業的競爭可見是多么激烈!
如果只是這1000多萬的學生還好分配,一部分留學,一部分繼續深造學習,剩下的才出來開始工作,但是不要忘記現在是一個特殊的時期,現在是疫情之下的第三年,在這場疫情的影響下,餐飲業、旅游業、教育行業都受到了影響。許多中小企業紛紛倒閉,有的企業不得不裁員,勒緊褲腰帶,以求生存,這使得社會上的失業者越來越多。那些被裁掉的人,在等待第二次工作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這一輪的畢業潮,這兩種情況的沖突,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而且現在剛剛從學校出來的大學生普遍都是對高人才需求的制造業看不起,我們國家的制造業人才明顯短缺,需要大量的人手,但為何還有大量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因為,不少大學生都是眼高于頂,自以為有過人之處,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對于“low”的工作,他們是不屑一顧的,不愿“委屈”自己。
自己好歹也是寒窗苦讀了十多年,知識和文化都很高,干嘛要跑到生產線上來,這不是暴殄天物嗎?而那些薪水高、福利好、前景好的工作,卻是少之又少,我之前也說過,一些大廠非常好的單位企業,對于學歷的要求很高,自己的學歷和能力都達不到,所以找工作的難度就更大了。
如果是幾年前,有人問你為什么要上大學,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找一份好的工作”、“為了更好的前途”,但現在,我們才知道,一個大學的學歷對你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幫助。
而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越來越多,大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少,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考研,一方面是為了躲避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自己以后的求職做準備。
或許,那些有錢有勢的孩子,并不需要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考上好的大學上,因為他們有更好的機會,而不是自己去爭取,而是父母給他們安排好了。那么,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大學生,如何才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任何行業、任何崗位,都有它的意義,現在的生產線,很多人都看不起,但在很多年前,這是一份讓人垂涎三尺的工作。許多大學生都沒有什么特殊的技術,也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所以他們更不能眼高手低,一心想做辦公室白領,卻看不起那些努力工作的員工。
在“內卷”的年代,我們可以不用卷子,但也不能像條咸魚一樣混吃等死,這是不明智的,沒有足夠的經驗,就努力提升自己,如果沒有,那就努力學習,拿到職業資格。高工資不僅要看學歷,還要看實力,現實中,很多人都是拿著高薪、有地位卻沒有拿到大學文憑的人,他們不想落后,所以才會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學習。
這1076萬人,有的人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有的人則是一遍又一遍地投簡歷、面試。不管是多么困難的過程,他都要知道,變強,總比在這里埋怨不公要好。
我相信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但是更多的一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要怎么辦。專科是提升自己的學歷到本科還是開始工作呢?本科是要考研還是工作呢?這個問題需要結合家人老師的建議,從而自己決定!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