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欧美黄色精品/国产一级A片在线播出/A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西安科技大學開展光盤換水果活動垃圾少了一半
2022-09-29 18:00:12 歡樂點

近日,西安科技大學開展光盤換水果活動,學生吃飯光盤可免費領取一份水果,活動開展以來,餐廚垃圾少了一半,且以湯湯水水和食物殘渣為主。

每天提供免費水果和代金券光盤即可免費領取

8月27日中午11時30分,正值午飯時間,西安科技大學臨潼校區學生餐廳內,就餐完的學生將餐具送到收餐處時,只要吃飯光盤即可領到一張兌換券,拿著兌換券就可以領到一份免費水果,包括西瓜、甜瓜、葡萄等。

該校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副處長薛進介紹,學校為了響應光盤行動,宣傳文明用餐、杜絕浪費的用餐理念,特舉辦該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做到“光盤”。活動從8月24日起進行,餐廳每天提供500份免費水果和300—500份一元代金券,發放給吃飯光盤的學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同學們主動光盤,同時也表達學校對學生的關懷。活動開展以來,餐廚垃圾少了一半

薛進稱,活動開展以來,食物浪費現象得到明顯改善。以前收餐處往往能看到一些學生吃剩的米飯、炒菜、饅頭等食物。活動開展僅僅幾天,餐廳的餐廚垃圾就較往常少了一半。

記者在收餐處看到,學生們送來的餐具大都干凈,倒掉的往往是湯湯水水,回收處的過濾籃中僅有少量的食物殘渣。有學生志愿者舉著牌子站在收餐處,上面寫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提示語,志愿者周奕博說,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宣傳活動,提醒同學們節約糧食。

學生稱活動有意義,會主動節約糧食

華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500份水果不到半小時就全部領完了。

“學校的做法很有人情味。”該校大四學生陳新說,做到光盤還能免費領水果,學校用這種方式引導同學們主動光盤,容易被大家接受。

“這種活動很有意義,增強了大家的節約意識。”該校大四學生王帆說,其實平時吃飯也會自覺做到光盤,勤儉節約應該成為一種習慣。“我會提醒自己做到光盤,還會向身邊的同學宣傳這一活動,大家一起節約糧食。”王帆說。

“讓學生光盤還應把飯做得好吃”

據了解,該校還在飯菜質量上下功夫,讓學生主動光盤。該校餐飲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朱永林說,現在學生生活在物資豐富的時代,對食物口味和品質有更高的要求,讓他們光盤,得首先把飯做得好吃。為此,學校一方面把控食材質量和制作流程,保證食品安全,定期培訓評比,提升餐飲檔口飯菜質量;同時以優惠政策引進其他高校最受歡迎的餐飲檔口,讓學生吃得更豐富。

>>杜絕浪費 這些學校這樣做

半價菜小碗飯 智慧點餐還有將浪費飯菜和獎學金掛鉤

隨著學校陸續開學,學校食堂的餐飲浪費也引起關注,學校各出新招,希望杜絕浪費,有推出半價菜小碗飯鼓勵按需打飯的,有高校實行智慧點餐精準到克避免浪費高校點餐,還有學校將浪費飯菜和獎學金掛鉤。

華中農業大學學生食堂實行大碗菜、小碗菜,米飯也有大小份,鼓勵學生按需打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推出了6毛錢300克和3毛錢150克的大小碗兩種米飯,在聽取學生建議后,學校還專門準備了1毛錢50克米飯,供部分飯量小的女生選用。

天津外國語大學食堂為學生們推出“定量餐”,在所有菜品可以打半份的基礎上,食堂特意將“小碗飯”納入套餐配量,根據學生食量要求自由調整。

溫州大學推出智慧餐廳,實行無感支付、菜量精準到克、自動結算。用餐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夾菜,大大減少了浪費現象,1000人次就餐產生的廚余垃圾不到20公斤。該校還根據大數據分析,不斷優化服務,對菜品進行優選和劣汰。

上海電力大學從去年10月開始發起“光盤行動”和早餐打卡計劃,迄今已有超過3100人參與,逾10萬人次打卡。學生隨手拍下早餐后的“光盤”照片,上傳到伙管會的QQ平臺累計積分,能兌換營養粥、五谷飲品等食物。

湖南耒陽市正源學校嚴抓浪費現象,班級每人每天平均剩飯剩菜超過100克,取消學生獎學金評選資格,如果學生個人浪費嚴重的話,還將罰款100元。這一做法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飯吃不完也可能是太難吃,和獎學金掛鉤有失公平,有點矯枉過正。

專家建議:在大學開設文明教育課程 讓“光盤行動”內化為自覺行為

對于各學校開展的豐富多樣的“光盤行動”,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問題專家王曉勇博士說,光盤行動是個非常好的倡議。各高校采取各種措施治理浪費提倡節儉高校點餐,目標都是為了讓年輕人養成好的觀念和習慣。王曉勇很贊成高校中換水果等柔性激勵措施,因為這更加符合人的行為習慣改變規律,為了最終達到自覺,在過渡階段鼓勵激勵更加容易被接受。王曉勇認為,光盤行動和獎學金掛鉤則有些流于形式。

王曉勇說,勤儉節約其實是一種文明素養,真正的文明是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注,要認識到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很多人浪費糧食其實是一種炫耀式消費。”王曉勇說,這種炫耀式消費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顯得很有面子。現實中很多人都有這種心態和行為,這種嫌貧愛富、缺乏平等的社會心理需要不斷糾正。

“文明素養、平等意識,這些教育都需要在大學里繼續開展。”王曉勇說,高校之所以成為浪費的重災區,和缺乏文明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高校各種活動可能只能在短期起到作用,要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更需要文明素質的教育。他認為,應該開設這方面的課程,一方面學習理論知識,同時考核日常行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建立道德誠信記錄,讓學生樹立樸素、平等、居安思危的觀念。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會檢點自己的行為,將光盤行動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審核|陳 凱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

歡樂點

留言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