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懶人經濟”的帶動下,外賣市場蓬勃發展,競爭也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餐飲品牌,要想從數以萬計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卻有這么一個品牌,只憑借一碗粥殺出了重圍。兩年開了300多家店,巔峰時期月銷量達30000多單,平均一天1000多單。從年賺一百多萬到營業額做到6個億!
他就是由鄧公斷創立的“曼玲粥店”。
1、江西打工小伙誤入餐飲業
鄧公斷是誤打誤撞進入餐飲行業的。他從江西老家到上海,最開始是包工程,后來發現工人經常找不到便宜實惠的地方吃飯,2007年就租個店面,找兩個廚師,開起了家常菜館,一開就是6年。
后來外賣平臺興起,恰逢此時,自家餐館的廚師離職了,鄧公斷便想著轉做外賣,至于做什么,他早就有了想法。原來鄧公斷的女朋友愛喝粥,平時只要女朋友過來吃飯,鄧公斷必定會熬上一小鍋粥,所以,他想到了做粥店。
2、在產品上花功夫,解決行業痛點
一碗粥,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外賣來,卻有著諸多痛點。比如粥外賣跟面條一樣,不經久置、容易坨。對于配送距離較遠的顧客來說,收到外賣時,粥可能已經濃的成坨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鄧公斷就自己在家做實驗,不斷地推翻一些固有的粥做法,以適應外賣的需求。
終于,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將自己家的粥分為兩套標準。一種是水少、粘稠度高的,適合周邊訂單。另一種是水多、粘稠度低的,適合距離稍遠一點的訂單。
另外,鄧公斷甚至細致到研究每一款粥材料的特點,比如皮蛋瘦肉粥,皮蛋先用純凈水稀釋,就不會那么容易跟大米黏住。小米粥不用純凈水熬,用南瓜水熬不會粘稠等等......
就連打包盒,鄧公斷都進行了改良,每一個打包盒的蓋子上都設計了一個小洞,有利于水蒸氣散發出去,這樣就能保證粥到達消費者手中時依然不坨。
3、多時段經營,打破粥的銷售時間壁壘
在大多數人看來,粥一般都只有早餐才吃,誰會把粥當作午飯或者是晚飯?正餐吃粥難道不會吃不飽嗎?
而曼玲粥店卻打破了粥的銷售時間壁壘,讓粥成為了大家一日三餐甚至宵夜的選擇。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1、增加份量
一般的粥在400-500克左右,曼玲粥一份就有750克,多了近一半的分量,但是價格卻差不多。
?2、搭配套餐
不僅僅是賣粥,鄧公斷還在菜單中加入了包子、餃子等小食、配菜,搭配成套餐的形式。嘗試過的用戶就會發現,這樣一來,吃粥并不會吃不飽,而且還有可能吃撐。
?3、不斷推出新品
沒有難做的生意,只有不動腦筋的老板,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鄧公斷不斷的嘗試做出新的產品來,且還會根據季節、當地食材成本、商圈顧客特點每1~2周上新。
4、大額滿減,刺激顧客首次下單
“滿減”的游戲,是外賣商家通用的玩法,曼玲粥店也不例外。
不論是餓了么平臺還是美團外賣,我們可以看到曼玲粥店的滿減力度都很大,“滿25減17”、“滿49減20”以及“滿79減25”,這三檔分別對應的是一人食、兩人食、多人用餐。
其中第一檔很關鍵,主要就是用于拉單量,讓顧客下單并且首次品嘗滿意。最終數據顯示,不少消費者都是被“滿25減17”這個活動吸引而來的。
5、15秒出一鍋,解決出餐效率問題
出餐時間也是外賣一大難題,用餐高峰期時,訂單一多,商家就容易忙不過來,經常會出錯。
但是曼玲粥店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因為,首先在每天早上5點,店內員工就會將一天所需的食材準備好,提前將配料、小食、點心等準備好。這樣在高峰時段就不至于手忙腳亂。
另外,鄧公斷采用的是將不同種類的粥分為白粥和配料分開熬制,等消費者下單時,根據訂單添加上不同的配料。
所以在曼玲粥店的店內會有一口熬制白粥的大鍋,除此之外還有4口小鍋,分別用來熬制甜粥和咸粥,一個人掌控, 單份單熬,從大鍋舀出白粥放到小鍋與配料回鍋,算下來,一份粥不過15秒即可。
6、送餐具,增加消費者黏度
做外賣,復購率是關鍵。除了把產品本身做好,有時候適當使用一些“小手段”也能贏得顧客好感、刺激復購。
比如現在商家常用的,在外賣中贈送顧客一些小禮物、附帶溫馨話語的小卡片等。而曼玲粥店則選擇的是送不銹鋼餐具。
普通外賣里面的一次性餐具,顧客用完就扔,但是換成了不銹鋼餐具,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留下來。而這留下來的餐具就是在變相地給曼寧粥店做宣傳,提醒著消費者,下次點單曼寧粥店就是一個選擇。
如此下來,雖然成本雖高,但幾乎收到餐具的人,都成了曼玲粥的忠實顧客。
7、做外賣,用心才是成功關鍵
許多做外賣生意的商家往往把目光都放在自己家產品和顧客的評價上,往往會忽略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外賣小哥。
鄧公斷思維很清晰,送餐的外賣小哥是做好外賣業務的重要角色之一,所以他對外賣員特別好。
比如給接單的外賣小哥跟員工一樣的免費員工餐,通常外賣小哥要是把餐送丟了或者是不小心摔了都得自己掏腰包補償,而鄧公斷的規定則是店里可以重新免費再做一份送過去。
這樣的暖心規定,讓外賣小哥在送曼玲粥店的外賣時自然會多一份小心,最后獲得更好的訂餐體驗的還是顧客,自然好評率會更高。
正是這樣細致、用心的經營管理下,曼玲粥店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許多的忠實粉絲,上線一年時間適合懶人開的店,就開出了70多家直營店。目前已經開了300多家店,營業額已經達到6個億。
其實相比那些十幾年的餐飲界老手適合懶人開的店,鄧公斷從一個工程承包商到進入外賣領域并不算經驗豐富。但是他卻能從千萬家外賣店中突出重圍,有的或許只是比你多的那一點用心。
· end ·
編輯 |小餐
統籌 |夏雨
本文來自公眾號:餐飲致富經。餐飲致富經,10000人都在關注的餐飲新媒體,致力于為餐飲老板、創業者、投資人、提供最實用的餐飲知識。讓天下沒有難做的餐飲。 (公眾號:)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