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萬單,三年里程繞地球四圈,幸福就是奮斗出來的!
早晨6點出門、工作18個小時、每個月2000單的業績、年收入13萬。
2020年《央視財經》專題報道了一位河南美團小哥——呂國強。
用媒體的話來講就是“雖年近不惑但比很多90后有干勁”,用呂國強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很自豪,因為掙到錢了”。
總之節目看起來是正能量滿滿,甚至是引人向往。
人嘛,誰不想種瓜得豆呢?
但很快,向往的肥皂泡就被現實的針尖戳破了,有行內人指出所謂的勤勞致富、多勞多得,實際上都是在拿命賭。
如此煞風景的言論,自然是引發眾網友討伐,但不可否認的是,唱衰源于事實。
從美團研究院的《2019年外賣騎手就業扶貧報告》中看,從2013年到2019年12月31日為時間節點計算,累計有720萬外賣騎手通過美團平臺實現就業增收。
其中包含43.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
只2019年這一年中,在美團平臺就業的外賣騎手就有398.7萬人,其中有25.7萬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而這些騎手中已有25.3萬人實現脫貧,比例高達98.4%。
一大堆數據堆到觀眾面前,無非想說的就是美團給無數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脫貧渠道,干得越久賺得越多。
用官方用語來講就是“外賣騎手工作是一份可長期從事的工作,且從業時間越久,收入會越高”、“就業是最好的扶貧,只要在平臺上實現穩定就業,即可實現有質量的脫貧” 。
為了讓美團騎手能賺更多的錢,美團甚至在報告中聲稱要對騎手配送工作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騎手群體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毫不夸張地講,看報告中的數據成績,說美團是國內第一良心企業也不為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20年9月,央媽基于《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對外賣員進行報道,算是狠狠地撕開了這層“為騎手好”的偽裝面紗,其中就談到了最致命的智能配送系統。
字不多,翻譯成白話就是外賣平臺競爭激烈,為了增加競爭砝碼,各大平臺采取的方式都是壓縮外賣員的時間。
一旦超時就可能會面臨顧客差評或是投訴,而一個差評的罰款相當于白跑10單,一個投訴極有可能變成白跑十天。
如此AI算法下想要復刻呂國強那樣月跑兩千單的戰績,幾乎是不可能的。
真想完成的話,就只能像報道中的那樣與逆行、超速、搶道和闖紅燈為伍,以生命健康為賭注,搏一個未來。
幸運的是平安無事,堅持下來就是勞模、脫貧,而不幸的,可能就變成了這樣,并且這樣的不幸不在少數。
去留隨意、賺多賺少也可控,看似很自由的一個職業,卻成了有名的高危職業,不光高危還沒有保障。
2016年,江蘇淮安的美團騎手李小洋,在快節奏送餐的過程中出了車禍,導致他因粉碎性骨折轉送多家醫院進行搶救。
最后的結果是命搶回來了,同時麻煩也找上門了。
正如美團報告中說的那樣,李小洋一家全靠他送外賣度日,出車禍后不僅收入來源沒了,還因傷后理療過上了舉債度日的生活。
昔日工友怕他沒錢療養,為他搞了一次愛心募捐,但李小洋認為:心意領了但錢不能收,這事兒還是找單位才對。畢竟自己是在上班時間受傷,算工傷。
但是當李小洋聯系單位后傻眼了。穿著美團制服穿過大街小巷送餐時,美團把他們當作統計數據,宣傳美團是美好生活小幫手。
但真聯系本家聊騎手的生活時,他們卻對他伸手“達咩”。意思是你不是我們美團的人,不能走工傷理賠。
經過和美團領導的多次溝通,李小洋才發現,自己還真不是美團大本營的人,他的合同是簽在了淮安市江陰區一家名為快腿同城的公司名下,而該公司僅是美團加盟商之一。
彼時和誰簽的合同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走工傷理賠程序,保證正常生活運轉。
但當李小洋再找回原公司時,又被告知二者之間不存在雇傭關系,總之交通事故最后疊加成了勞動合同案件——他需要先打官司確認自己的勞動關系,才能起訴走流程。
而重頭戲也出自于這流程。
沒有紙質勞動合同的,按照《勞動法》,只要能提供支持事實勞動關系的材料,效力等同于紙質勞動合同,比如工資條或者考勤。
但不知是為了規避風險,還是巧合所致,李小洋的工作內容和工資條竟然對不上。
原因就是他的接單全部直接對接美團平臺,無法證明工資條的性質是受公司管轄的全職,還是個體承包的兼職。
因此李小洋又提供了公司晨會的視頻外賣騎手最怕什么投訴,不過被告方還是有反駁之詞,表示所謂晨會只是檢查儀容儀表、提醒騎手安全,不進行點名,愛來就來不愛來,手機一關不接單也允許。
你來我往間,雙方再難提出更有力的證據,原告律師打算像電視劇《底線》中那樣,走一個庭前調解。
并低下身段只求能拿到工傷九級的賠付額的七成,共計七萬余元左右用于生活。
但快腿公司方面還是不妥協,并笑著表示“給不了!
回去就把公司注銷,然后再另注冊一個公司繼續買賣,你想打幾年我都陪著你”,言外之意就是要拖死李小洋。
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
最終經過審理,最終判決同城快腿與李小洋存在勞務關系,而小李哥也將繼續他的索賠之路。
美團騎手李小洋的困境是因為沒有及時簽約造成的。
那么簽約了、有公司上的保險了,就一定“冤有頭債有主”嗎?也不見得!
2021年11月末,網絡上突然蹦出來一個名為“丑團買菜”的網友呼救,稱自己在上班期間,按要求配送時出了車禍,前前后后理療共花了20余萬元。
巨額費用讓他產生了走理賠程序的念頭,但當他和保險公司對賬后傻眼了:理賠員表示稱他上的保險是雇主責任險,不是個人意外險,所以這錢賠不了。
此時他才恍然大明白了,合著天天向他們騎手收取意外險費用,不是APP給騎手代繳?
這不是“花別人的錢辦自己事”么?啥意思?俺這是遇上和珅咧?
但不管遇上誰了,起碼“丑團買菜”知道這下該找誰了——美團公司!
你拿了我的錢買保險,就要負責到底!
于是他開啟了長達數月的客服溝通之旅,但還是不順遂。
因為美團方面表示,法律上來講你不是我員工,道義上講我已經看你可憐給付了一部分慰問金,這該賠的不該賠的公司已經都給完了,憑什么還找我呢?欺負我店大是不?
看看自己因工傷花的20萬醫療費,再看看美團墊付的11萬余元醫療費,以及16680元的關懷金,該網友認為還是不公平。
給公司辦事受傷不能賺錢了,還要自己倒貼9萬余元醫療費?打到天邊也是你沒理!
三番五次溝通無果后,該網友另起爐灶準備仲裁美團,希望能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結果還是碰了一鼻子灰。
首先就是他的美團賬號被注銷了,其次就是他的合同也不是和美團直接簽的,和李小洋一樣都是和第三方“加盟商”簽的。
這種拐彎抹角的關系,完全證明不了他和美團之間有聯系,支持不了他要錢。
總之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你“丑團買菜”氣急了可以堵門口罵街說它不厚道、臭不要攆,但絕不能說他犯法。
眼見所有的希望都被堵了,正巧湖南美團騎手張師傅又通過媒體與美團協商好了保險理賠問題,于是“丑團買菜”打算有樣學樣,注冊賬號在網絡上搖旗吶喊希望能得到社會關注。
給他和“雇主責任險”評評理,但說句喪氣的,海之一粟的吶喊,有什么用呢?
還不是不了了之?公司沒回應,索賠者漸漸沒了聲響,甚至連網友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善心被利用了。
李小洋也好、湖南張師傅也罷,都只是美團外賣騎手的一個縮影、甚至是整個外賣行業的縮影。
正如對接湖南張師傅的那個美團員工所說,每天處理的骨折案件成百上千,每天受傷致殘甚至殞命的外賣騎手也不計其數。
受傷容易理賠難的問題,和美團的脫貧報告一樣,貫穿2013-2019,甚至可能延續到此時此刻。
為什么會這樣呢?
美團小哥事故多,有人認為是“貪字訣”作祟,想多送一單是一單,所以橫沖直撞、無視交規,最終才釀成禍患。
但人命關天,沒人會一直懷揣僥幸心理外賣騎手最怕什么投訴,圖的也不過是別超時、別投訴、別白送,一年到頭賺點養家糊口錢。
那么問題又來了超時哪兒來的?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