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達4000億,外賣成為餐飲增長和獲客的重要手段。但在中國高度分散的餐飲市場中,大多數傳統餐飲企業在線上,由于缺乏精細化運營能力和自身的精力有限造成線上業績不佳。 在高速增長的市場和餐飲商家需求的刺激下,外賣代運營賽道應運而生。
2018年外賣代運營公司,平臺「補貼」大戰結束, 外賣行業競爭進入下半場,意味著下半場對商家線上精細化運營能力的要求將更高 ,外賣代運營賽道也在這一時期迎來爆發。
其中,食亨以服務頭部餐飲品牌起家,幫助大型連鎖客戶做線上賦能。以此為切入點,利用自主建設的大數據中心,總結出較為完善的產品和服務模式, 借助頭部市場的資源和方法論在中小商家的市場中形成一定的高維優勢,成為賽道中具有鮮明特質的頭部玩家之一。
2月18日,食亨宣布已于2019年2月獲得數千萬美金B2輪融資,由全球兩大領先的私募機構TPG和軟銀亞洲風險投資共同成立的合資基金領投。這是食亨團隊在過去一年以來的第三輪億元級融資。 食亨團隊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繼續用于擴大市場份額,深度探索客戶需求,以及培養人才梯隊。
目前,食亨團隊已服務超過300個餐飲品牌的數萬家門店,包括星巴克、周黑鴨、真功夫等連鎖巨頭。以上海為中心,業務覆蓋超過100個城市。目前估值超過10億元人民幣,單月GMV超過4億元人民幣。 成立不到兩年,食亨高速增長的核心是什么?
近日,野草新消費專訪了食亨創始人方詩魂,他認為, 瑞幸喜茶的玩法不代表中國的餐飲市場,中小餐館才是真正的主流。 但要真正解決中小商家的問題,又必須靠頭部企業的服務經驗。通過頭部品牌積累的服務經驗和行業數據是食亨未來抓住主流市場的關鍵。
結合食亨的成長模式,方詩魂還分享了對餐飲本質、外賣代運營市場的深度見解,以及對下一階段核心和行業終局的判斷。
我最開始創業做的是教育留學規劃,但它有幾個很顯著的特點:
第一,市場較為固定,體量有限;第二,沒有復購,留學較難產產生復購,每一年都是新的開始;第三,依賴人,對于個人能力的好壞依賴度非常高。顧問自己就可以出去單干。
所以后來我在創業的時候,首先就是要把這幾個點規避掉。外賣代運營這件事是滿足的:
第一,市場毋庸置疑,餐飲外賣市場的體量非常大;
第二,復購。 我們和客戶形成的都是長期合作關系,每個新用戶都是在往上疊加,有復利效應。假設今年做了1個億,那明年就是以1個億為起點;
第三,核心是數據。我們花幾千萬搭建的數據系統和積累的數據誰都帶不走外賣代運營公司,一個運營更不可能跳出去自己單干。
一、瑞幸喜茶不代表中國餐飲市場的主流
1、中國傳統餐飲品牌不擅長做線上
我們是在2015年關注餐飲外賣市場的,當時一個線上交易平臺,就能做到一年幾百億交易額了,同時還能保持每個月10%-20%的增速。上一波像這樣的市場是O2O。
但O2O里面有很多偽需求,一旦補貼消失就不存在了。外賣不一樣,它本身養成了消費者習慣之后就變成了剛需。
另一方面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外賣也是未來的趨勢。隨著餐飲供應鏈的完善,集采和集中加工的成本都比在家做飯要低,食材可能還比你好,最后的價格甚至跟你自己做飯的原材料成本是一樣的。
所以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長期的市場,但一開始也不知道做代運營,只是想怎么迅速切入這個市場,先摸索兩年,看看到底未來的方向是什么?這個行業的機會點在哪里?
大多數傳統的中國的餐飲品牌,是擅長做線下,不擅長做線上的。 所以我們是不是能夠通過我們擅長的線上的優勢,幫助餐飲品牌賦能,在線上獲得交易額的穩定增長,然后一起變強。這是我們最初做食亨的出發點。
2、中小商家目前仍是中國餐飲市場的主流
互聯網圈的人,可能會關注在一些爆發性比較強的餐飲品牌。但其實絕大部分餐飲企業都還很辛苦在做運營,逐步地增長流量。 我們不能以瑞幸或者喜茶,去看整個餐飲市場,他們不代表中國的餐飲市場,街頭隨處可見的小餐館才是中國餐飲市場的主流。
所以我們在幫他們賦能的時候是基于數據去做運營指導,這其實是比較“重”的模式。
因為最主流的餐飲商家依然非常傳統,缺乏互聯網的運營經驗和能力。另一方面線下開店需要考慮的事情已經很多,非常辛苦。而線上又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邏輯和打法。
如果你只是把數據或者方案做出來交給他,他可能也不清楚背后的含義,也沒有這個能力。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商家從線上解放出來,讓他可以專心線下。我們必須要告訴他哪里有問題,要怎么去調整。怎么幫他把生意做起來,我覺得是商家真正需要的價值。
二、餐飲市場的長尾效應,中小商家空間巨大
1、先切入頭部玩家,再滲透腰部玩家
要做好這個市場,首先得積累大量的數據和交易的觀測,這些恰恰就是大型連鎖客戶的特征。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選擇了最難的打法: 從頭部客戶切入。通過服務頭部客戶來積累數據,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然后以此去滲透腰部玩家。
食亨成立初期主要做了兩件事,除了搭建優秀的團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將一部分精力放在積累數據、交易觀測,以及對商圈的分析、理解等方面。考慮到大型連鎖客戶的需求多樣,交易量和數據量也較大,我們從大型連鎖客戶切入,幫助他們做線上賦能。
等從這些客戶身上總結出較為完善的產品和服務模式之后,食亨再切入中小商家。
到2017年八九月份的時候,服務了一些比較大的連鎖品牌之后,累計了大量的數據,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論。這個時候跟品牌方溝通時間和效率都獲得了較大提升,用戶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規模化增長。
但 中國的餐飲行業高度分散,頭部商家可能只占整個市場的5%-10%,腰部和長尾的市場有非常大的空間,所以中小商家才是我們未來的核心。
我們開始跟腰部和中小商家合作的時候發現,如果沒有這些服務頭部商家的經驗和方法論,你很難真正幫助到腰部商家。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