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陽性密接外賣員的一天,這個詞條看破防了很多人。
源自山西定襄縣在11月5號的一則流調通報,哥看了外賣員張某一天的行程,想起一個老詞:男默女淚。
他早上6點20出門,晚上10點53收工,全天工作16小時+,送外賣64份,只有在上午9點10分吃了一頓飯,如果不是中午做核酸,可能還會多送兩單。
捋一遍他的行程,有幾個接單密集點,6點到8點12單,11點到下午1點15單,晚上8點到11點也是15單,你會發現每單間隔時間最多十幾分鐘,兩三分鐘很常見,尤其11點50,一分鐘內連接3單。
晚上10點53分送完最后一單,等到回家還不知幾點。
吃頓飽的,充上電,六個小時之后再次伴著接單提示音奔波在馬路上。
對比另一個成人禮的熱鬧,這字里行間的奔波,才是普通人的真實。
隨后有媒體找到了這位外賣員外賣晚上3個小時能掙多少錢,他說剛剛結婚,快要當爸了,想多攢一點奶粉錢。
過去的兩年,他的生活一直是這個節奏。
好家伙。
講真,我實打實計劃過,哪天遇到優化,就先體驗一個月的送外賣生活,已經買了小電驢,續航50公里。
現在看來,我信誓旦旦一個月,頂多堅持一星期,一天能送完30單,哥就恨不得給自己發錦旗了。
連軸轉的累,我扛不住。
苦就是苦,累是真的累,但我著實想不明白,能從這份奔波中、抽離出“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結果,該有怎樣的腦回路。
?
咋還澎湃起來了呢?
哥查了一下定襄縣的房價統計數據,現在均價每平米3900塊,一套90平的房子,按照一單快遞5元,一天也就300塊。對一個壯年來說,不算多。
這位快遞員需要3年連軸轉,不吃不喝不生病,3年天天工作16個小時,不能有一點差池。
而且還要養娃……必須修行影分身術了。
但凡被稱頌的辛苦,往往因為是真的辛苦,且弱勢。
就像說70歲還在打工的人老當益壯,注定有幸福的養老晚年。
大可不必。
話說回來,流調簡直是一面折射鏡,散發的光譜里寫滿眾生相。
前幾年,大家的生活大致還能正常,圍觀著流調中的人間煙火,品出廣東的早茶文化,川渝的搓麻樂趣還有東北的溫泉閑適……
再后來,眾生相變得更加豐富。
有人成了“流調中最辛苦的中國人”,工作18天輾轉28個地方打零工,經常工作到凌晨2點,也有人下午3點就下班,打球、喝茶、逛奢侈品店。
有人起早貪黑不停腳,以996為常態,單位居所兩點一線,時間被吃飯、工作、睡覺擠滿。也有人14天只上班三四天,其余時間聚餐、看秀、滑雪、游玩買包包。
審視著富貴花的生活和打工人的生存,目光反復橫跳,看得人感嘆投胎這門博大精深的技術活。
但在哥看來,從“流調中最辛苦的中國人”到“流調中最忙碌的外賣員”,這些才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底色。
生活劇都市劇的編劇們,這些才是真正的接地氣教材。
只不過,這份辛勞因為發生在普通人的身上,也就隨著隱形的普通人,一并隱形了。
如果沒有這份流調,沒有媒體的聚焦放大外賣晚上3個小時能掙多少錢,讓人破防的故事,大概率會淪為祥林嫂或者祥子的境遇。
路人知道這份辛苦的存在,卻不會在意他。
畢竟,你一定從奔跑的外賣員手里取過飯菜,大概也見過大爺大媽人挨人蹲著擠在車斗里去栽花種樹,而老人為了幾十塊勞務費還在地頭趕工的樣子,大家應該不會陌生。
如同說來你們可能不信,在一些外賣員看來,一天送60多單外賣,這個速度竟然是慢的。
如果單子多,他們能跑出一天上百單。
有活干,他們會拼勁全力干。
賺錢養活自己,以及親人們,這對普通人而言永遠最重要。
他們不怕事多,只怕無事可做。
怕只怕,這幾年的陽性恐懼。
哥也說過很多次了,從捉羊(陽)到轉陰人員遭遇的就業歧視,沿著新聞線往前翻幾個月,依舊歷歷在目。
但愿他不會被排擠被歧視,甚至被失業。
寫到這里,心里閃過一絲陰影。
如果真有這么一天,這位外賣小哥能成為直播網紅該多好,帶貨或者直播賺打賞,不丟人。
趁著關注的余溫尚存,賺一波塊錢,是普通人這一生鳳毛麟角的高光機遇。
討生活大不易,只盼著疫情早些過去,他們痛快接單,狠狠賺錢。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