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像在大城市里工作的白領們 ,因為工作需要而不丟得不加班,這種時候根本就顧不上吃飯 ,外賣就成了最好的選擇,按理說,外賣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事實卻是相反,點的外賣次數多了,就會發現各種問題。
我們來看看這些親身經歷:
不是我說,該好評我會給,但該給差評就差評,但是有些外賣員真不是東西,凌晨0點點的餐,他一點半才送到,商家出餐也就15分鐘,何況飯店離我公司這邊才2.6公里,遲到40分鐘才送到,我中間打了一次電話,他說他是新手不熟路,我說那你盡快吧,我等下吃完飯要回家了,遲到送來了就說了一句:給我五星好評吧,就走了。我回桌子上打開餐發現有點凌亂,拿筷子翻了翻里面還有口痰。當時那個心情啊,真想哭,本來就加著班改方案晚飯沒怎么吃。
我只說我的親身經歷:一次冬天點外賣遲到10分鐘附近的外賣送餐500米,我著急了就看看還有多遠能到,畢竟粥涼了沒法再喝。結果一看還有500米送達我就放心了,可是過了半個小時還沒送來。我就打電話問送餐員到哪了,對方回復說車子壞了去修車(我不聯系他,他根本就不聯系我說明原因,何況500米還一定要用騎車送嗎)。我與店家溝通說送餐時間太長,如果送達時粥涼了我就退單。最后遲到將近一個小時,粥也涼透了,我退單還被外賣員罵。給差評沒錯吧,因此我認為決定外賣員生存的只是服務態度而非客觀原因
編者不理解 ,外賣也是工作的一種,怎么就成了弱勢群體了?你可以不接單不配送,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要體諒你,我以前也喜歡叫外賣,不餓的時候你晚個10-30分鐘我是無所謂,可是最離譜的一次習慣11.30就可以的飯,1.40的時候都沒有送過來,聯系了說明天在路上我也什么都沒說,憑什么我們一次次的寬容理解你還給我搞個弱勢群體附近的外賣送餐500米,你哪里弱了,能干就干不能干就再見!
現在平臺出了一個多給騎手五分鐘的按鈕 ,編者想,這就能保護送外賣人員的 安全嗎?為什么會有“點按鈕=善良”這樣的想法?點按鈕是因為我恰好無所謂,可以多等,而不是因為善良。(或者說“適當時候點按鈕=不喜歡刁難別人”,因為說不定有些人自己也不餓,東西也不會放久了不好吃,就想折磨別人玩呢,當然做到不這樣并不等于善良)同時我也覺得“無條件點按鈕=偽善”。
也別什么道德綁架,選擇什么職業就干就行了。做錯了就要挨罵,這個社會誰是誰的爹娘?外賣不容易,那你可知道那些點外賣的人為什么點外賣!他們可能連拿餐的時間,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八點上,凌晨兩點下班?這就容易了?建筑工,汽車修理工,工廠工人,那個容易?那個在上級領導面前不是弱勢群體?難道就因為弱勢群體,所以建筑工就可以隨便蓋房,修理工就可以隨便調剎車,工廠工人愛什么時候上班什么時候上班。
收起那廉價的圣母心,外賣員沒有出錯的情況下,五星好評該給就給。當出了錯,該投訴也投訴,這一次不投訴,可能人家不會感謝你,反而還會笑你傻。
編者認為:不是說外賣小哥多么多么不容易要我們體諒,而是平臺方把平臺和顧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騎手和顧客之間的矛盾,轉移矛盾來為平臺的失誤買單,把原本平臺方理應承擔的責任給轉化為騎手的責任。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不會點這個“多等 5分鐘”?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