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沒有背景的普通人,主要靠勤奮和一股鉆勁,25 歲就小有所成,這十幾年來我的日常作息鐵打不變,除了睡覺,不是在搞錢,就是在琢磨怎么搞錢。
可以說打拼了十幾年,各種小生意都做過,以前一直是很樂觀的,經歷過去一年,想法有點變了,價值觀也變了,腳步也慢了下來。
我把這一年的 100 條生意小感悟毫無保留分享你,包括小生意,自媒體人,電商人,外貿人,打工人,納稅,做人做事等。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01
不要看不上小錢,賺大錢的本事,都是從小錢積累起來的。
02
賺錢不丟人,丟人的是恰爛錢,害怕丟人賺不到錢。臉皮厚的人比愛面子的人有錢。
03
做生意確實來錢快,但是小白要做生意,必須先積累經驗技能資源渠道,否則成功概率為 0。
04
所有的抱怨,都是需求,所有的需求,都是生意。
05
一個生意好不好,看它的可復制性。
06
多數人喜歡賺快錢,但是賺快錢其實比慢錢更難,真的需要本領。相對賺快錢,我更喜歡賺慢錢,賺慢錢的公式:看準行業,傻傻堅持,迎來紅利。
07
要想賺錢,除了多跑之外,關鍵還是要找對人。省去大量無用功。
08
賺錢的本質是靠背書的,很多人做得很苦很累,其實是因為背書不夠。
09
你想做生意,不能只看錢,性格也很重要的,愛折騰的人,天生滿腔熱忱,往往做得起來。
10
大多數人是小錢看不上,大錢賺不到,所以大家記住,你在辛辛苦苦賺小錢的時候,周圍人覺得你 low,別理他,其實他自己才是 low,生意再小,都蘊含著商業思維和底層邏輯,等你積累完經驗準備起飛的時候,他還是個小白。
11
創業如何穩賺?唯一可行的一條路:不斷優化!不論電商還是自媒體,多數人都是一成不變,厲害的人一直在不斷優化。
12
做生意不可能馬上賺錢的,馬上賺錢的那是投機***。做生意,賺的是什么,賺的是經驗值!賺的是資源渠道!底層邏輯!商業模型!
13
不論科技怎么發展,要想賺大錢,最核心的依然是你的技能,知識,閱歷。
14
做生意這個事跟練武一樣,先是基本功扎馬步,然后是學各種招式,一招半式,只能讓你勉強行走江湖,要想成為高手,還是需要打通任督二脈,商業思維這東西一通百通。
15
賺錢都是很難的?,F實中大多數人確實賺不到錢。那怎樣才可以賺到錢?有三點:首先要有思路,不迷茫,不要瞎做;其次你需要有經驗,實實在在干過,積累過,而不是腦子想當然,第三你需要懂人性。
16
做生意,一定要張弛有度。
17
生意人和普通人的最大的不同,是思維方式,我總結了以下五點:
1. 不以自己喜好判斷事物。
2. 發現別人賺錢,不會羨慕嫉妒恨,研究他,分析其賺錢背后的邏輯,看自己能不能做。
3. 同時站在生產者和消費者角度。
4. 善于借力,而不是自己蠻干。
5. 最重要一點,發現趨勢。
18
生意人沒有喜不喜歡,只有賺不賺錢。
19
我用我無數的實操經驗告訴大家,你要想在網上賺錢,必須做好三件事:
1. 了解自己,做自己擅長的領域。
2. 了解用戶,注意不是討好用戶,而是滿足客戶
3. 討好系統,學習系統的流量分發機制,摸清各個指標。
20
賺錢就像蓋房子,你看得見的是房子,看不見的是地基,地基挖得越深,房子蓋得越高。
所以看別人賺錢,不能光看表面,而是要看他背后的根基。
21
我覺得可以把生意分為兩種:生意和項目
生意就是自己經營,對產品知根知底的,項目就是投資別人的,主要聽別人介紹,自己不參與。
越高大上的項目,賺錢機會越渺茫,越土的生意,越好賺錢。
22
其實我的所有生意,都是一個模式:做出來,賣出去。
做出來,就是設計,開發,市場分析,賣出去,就是引流,推廣做什么生意賺錢最快最穩2022年,銷售。
23
對我自己賺錢而言,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如下:
1. 表達能力,重點是讓人秒懂。
2. 基礎數學,起碼要會算賬,看得懂財務報表。
3. 邏輯思維,能快速分析一件事情的合理性。
4. 電腦基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5. 英語,作為資深外貿人,負責任地說,外貿業務最低 4000 詞匯量 + 300 行業詞,夠用了。
6. 拍攝 + 剪輯,這個對各行業幫助都很大。
7. 基礎審美,包括構圖,角度,光線,色彩,能靈活運用就可以了。
24
我基本不混圈子,但是我認為那些會到處混圈子的人聰明,他們用很短時間拿到的資源,比我靠自己用心經營十幾年的還多。
25
我喜歡那種賺錢就賺錢,實實在在的,不要去博同情,炫富,賣情懷。這些都經不起考驗。
26
很多人做生意賺不到錢是不會算賬,懶,不是真的懶,就是那種干起活來起早貪黑,但就是懶得算帳。
三張最重要的表格,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真的不難的,不懂的話,學一下也很快。
27
在當下這個時代:
首先,學歷低不要緊,更重要的是學力!
其次,關注新事物,抓住時代性的機會。
最后給你一個普通人跨越階層的最佳公式,財富四維增長法:本行 + 互聯網 + 固定資產投資 + 少部分風險投資。
28
做自媒體,先把號做起來,再把自己賣出去。
29
自媒體你要賺錢,必須 “利他”。
30
所有平臺競爭的本質,不是搶流量,而是搶時間,就是把你的時間吸干!
31
粉絲多不等于流量大,我知道一個 2000 萬粉絲的頭部號,一年流水只有百來萬,注意是流水不是利潤,所以粉絲和流量是兩碼事,最重要的是懂流量。
32
自媒體已經到了下半場。上半場是文字為主,下半場是視頻唱主角,只要現實中有一技之長,就能發光。
33
做自媒體,一定要做出價值感,出發點一定是利他而不是自嗨,讓別人有收獲的感覺,自然做的起來。
34
不論你做生意,還是做自媒體,要有娛樂精神。
35
網友說,做自媒體太難了,有時候就像便秘,使半天勁都憋不出來。為什么這樣?
自媒體這玩意,你不能當主業做,必須有自己別的主業,才有源源不斷的話題。除此之外,還需要一些技巧,比如,要讓讀者覺得,這事兒跟他也有關系,這樣他才有興趣關注你。
36
不論文字還是視頻都需要文案,好的文案具備幾個要素:
1. 選題要選直擊人痛點,因為好的選題等于成功了一半。
2. 結構要注意,開頭要么引起好奇心,要么制造反差,震撼,焦慮,因為吸引了人才有其他。
3. 用詞,一定要精簡,廢話全部刪掉。
37
一些文字不錯的博主,比較抵制短視頻,可能會錯過巨大的流量,其實不沖突,你可以把文字搬到短視頻平臺,用口播形式來講。同樣的內容,流量可能是幾十倍。
如果不想露臉的話,可以配上視頻素材剪輯,視頻素材可以去淘寶買,9.9 海量素材。如果連聲音都不想露,你可以用剪映自帶的機器人配音,很逼真,有各種口音方言。
你說什么是流量紅利,這就是流量紅利。
38
能做好短視頻的,都是既懂人性又懂數據的高手。
39
做自媒體,其實核心就 2 句話:
1.“美,笑,淚,奇,學,爽”
美:要么顏值高,要么畫面唯美
笑:有趣搞笑
淚:煽情,催淚,共鳴
奇:搞怪獵奇
學:輸出知識,干貨
爽:文案或視頻節奏流暢,看了有爽感
這六個要素,你能滿足 2 個以上,就會火。
2. 用戶思維,一定要明白讀者需要什么,如何受益,而不是自己喜歡什么。
40
要做玩自媒體的人,不要做被自媒體玩的人!
41
自媒體跟做生意一樣,不適合搞大,你搞很大,關注你的人多了,有時候不知道說錯什么,得罪了哪個人,啪一下,就被搞死了。
42
自媒體和短視頻,本質是 “放大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點,通過網絡放大。中國這么大,總有人喜歡你這一卦的。
43
私域流量的核心:一是信任,二是復購。
44
創作和做生意一樣,不但要堅持,還要不停優化的。不然只是傻傻堅持,也是沒有結果的。
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個月下來就能提升不少。
45
如何把流量玩到最高效,我就兩句話:
你是網紅(有流量),那就找海量貨源。
你是貨源(有產品),那就找海量網紅。
理解以上,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46
為什么很多人覺得賣貨丟人呢,那是因為我國 “士農工商”,“無商不奸” 等傳統思想,商是被鄙視的。賣貨其實,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可以學到許多方法,我的圈子也是一個賣貨圈,我也會一直和大家分享賣貨的心得和技巧。賣貨人加油!
47
人帶貨,最重要的是獲得信任,根據各自的粉絲群體來獲得信任,有的依靠個人魅力,有的依靠口碑的,也有洗腦 “家人”。
而貨帶人,本質是靠貨的,我在微博就是典型的貨帶人,因為我選的商品性價比高,能幫大家省錢,所以每次回頭客很多,大家是沖貨而不是人來的,我知道這個,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噴子也在買。
48
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帶貨萬能公式:
1. 賣點提煉型:比如光腿神器,突出視覺效果。
2. 痛點放大型:比如不粘鍋有涂層不健康,引入不含涂層的產品。
3. 功能演示型:比如最近的超級爆款空氣炸鍋。
4. 錨點對比型:找一個高價產品作為錨點,通過對比突出主力款。
49
帶貨一定要帶爆品,什么是爆品,銷量,評價都好的品。
50
爆品的三種找法:
1. 可以去精選聯盟的商品榜去找。
2. 搜索框搜商品,出來的商品列表,往下拉,可以時不時發現下方小字榜單,點進去就是類目爆品榜,選前三。
3. 看大號經常帶什么,你就跟什么。
51
最好的號其實是賣貨號,上來就可以變現,素材的話,今天賣這個明天賣那個,只要確保貨靠譜,創作成本是非常低的。
52
網友問,微商如何留住客戶?
客戶不是靠留的,而是靠不斷滿足需求。
首先選品,用產品留住客戶,盡量找復購率高的產品。
其次,品質,不要賣割韭菜的產品,那是一次性買賣,不要賣便宜的爛貨,爛貨哪怕白送顧客也會討厭你。略貴一點沒關系,但品質一定要讓顧客贊不絕口。
第三,品類要多,很多微商賣單一產品。顧客買過一次,就算很滿意也不會馬上復購,但是如果你品類很多,而且他又正好需要,就會不斷光顧。
53
賣貨也是一種價值的體現,賣貨的本質,是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54
我打拼了十幾年,各種小生意都做過,以前一直是很樂觀的,經歷過去一年,想法有點變了。有幾點體會想分享給小老板的:
1. 順勢而為。
2. 避開內卷:一是垂直做細分,二是利用好互聯網。
3. 小富即安,悶聲賺錢。
55
創業不迷茫,迷茫不創業。真正有把握了再出發,心里連個方向都沒的,別貿貿然出來,先通過打工,認識市場,認識人性,認識自己。
56
創業者需要具備什么?良好的身體素質,風雨兼程的準備,和一顆百折不撓的心。
57
小老板格局有限,一定要見好就收,做大是時代的紅利,失敗是時代的必然。
58
記住一條鐵律:小公司不可能招到牛人,所以任何項目早期,老板必須自己上,并且全情投入!
59
如果真的不想打工,如何找到創業方向?說一下我多年的體會:
第一步,羅列自己的經驗、技能、資源。拒絕盲目跟進,而是先判斷自己有什么,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
第二步,用第一步的結果匹配創業平臺,低成本試錯。
第三步,你有沒有獨特的想法?改進一個痛點,就可能獲得巨大成功。
最后,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親戚朋友,創業者注定是孤獨的,找到一個方向,就一個字:干!
60
有許多企業,完全是靠老板個人能力做起來的,然后復制模式,短期內幾何增長以后,快速衰落了。關鍵原因是,模式可以復制,人不能復制。
61
優質的老板,對于離職的員工,分手還是朋友,他們有困難甚至會幫一幫。這種老板,凡事總是從共贏角度去考慮,而不是互相傷害。
優質的老板,對于有些實在太白眼狼的人,也不會耿耿于懷,沒完沒了罵對方,逢人就說他多壞。
其實這種老板是聰明人,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62
當老板最大的壓力是責任,每天睜開眼,就想到有這么多工資要發,行情好的時候還好,行情差的時候,喘不過氣。
當老板最大的好處是自由,想想放松,隨時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待幾天甚至個把月,不需要等待國慶長假,人擠人。
63
其實很多小老板的問題:看到優秀員工效率高,就不停給他安排更多的活,卻不給他加錢。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人才留不住,剩下都摸魚。
其實高效的人,你給他加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賺的還是你啊。
64
老板,對于核心人員,當初創業起家的子弟兵,一定要當兄弟對待,有好處,要多分他們一點。好項目,帶他們一起玩。別忘了兄弟們,最終體現在有錢一起賺。
65
任何公司里都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混日子的,一種是合伙人。如果有一個人,他既不混日子,又不想跟你合伙,那他在將來的某一天,必然成為你的競爭對手!
66
真實的小老板,沒有腰纏萬貫的金主爸爸,沒有金光閃閃的學歷,沒有運籌帷幄的專業投資人,虧了沒有老爸擦屁股。一次都輸不起,一切只能靠自己。
67
現在年輕人都在反內卷。老板的思維也要變一變,有幾個建議:
1. 允許辦公室員工聽耳機,很多人聽耳機是為了隔絕噪音,放松心情,反而更有效率。
2. 不要鼓勵加班,加班不要給加班工資,否則很多人會把白天工作拖到下班做。
3. 不要監視員工,不要阻止他們摸魚,你越管,他們對立情緒越嚴重,摸魚更厲害。只要把任務完成,他們做別的事情不要管。
4. 公司營造寬松舒適的環境,增加一些娛樂放松的設施,比如新出的 ps5,可以買一臺,中午休息時候玩。
5. 明面上不要跟努力的員工走得太近,私下激勵,如果你明著對努力員工太好,他就會受到眾人排擠。
6. 允許員工做副業,畢竟你也就給這點工資,告訴他們廠長有個小紅圈,可以一件代發。
68
你要做電商,一定要站在平臺的角度逆向思維,假如你是平臺,你愿意給什么樣的商家流量。
69
小白電商做得很累,身體勤奮,大腦懶惰。下面這些總結做什么生意賺錢最快最穩2022年,希望能幫到你們:
1. 必須搞懂流量的邏輯,電商平臺的流量,叫公域流量,是平臺的,不是你的。
平臺給你流量的前提有兩個,1. 你能幫他留住人。2. 你能幫他賺到錢(坑產傭金,推廣費用)。
流量是有限的。你賣不動,他為什么要給你流量,你一毛不拔,他為什么要給你流量,而不給那些肯付費的商家?
70
大家做電商要切記:
在一個已經過了紅利期的平臺,要想賺到錢,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做自己熟悉的產品,二是擁有供應鏈優勢。
所以新人做電商,建議去那些不成熟的新平臺,還是那句話,專業選手還在享受老平臺的紅利,趁他們沒進場,先撈一票,等他們進來了,再換個新平臺。
71
小公司如何培訓業務員?
1. 產品知識,這個最重要。
2. 銷售知識,包括產品英文名稱描述,行業術語,外貿函電,商務洽談,b2b 平臺操作等,最有效的是線下鍛煉。
3. 最后一個重點是視覺,得審美者得天下。
72
我有一個很好的外貿提成思路,分享給大家:
1. 客戶終身制,只要這個客戶第一單是你接的,終身是你的。
2. 合作分成制,老業務員可以把自己開發的老客戶,或者比較小碎雜的,交給新人操作,老業務拿 20% 利潤,新業務拿 10%,這樣既可以把自己解放出來接更多優質客戶,又可以讓新人得到鍛煉。雙方收入都增加。
3. 團隊激勵,除了個人激勵,我們還有團隊激勵,每個小團隊配有 2 個業務員一個跟單。單證和 qc 公司共享。完成業績目標給予團隊獎勵。每月第一名的團隊額外獎勵,這樣大家就會有凝聚力,互相協助,師徒感情更深厚。
#打工人#
73
所謂內卷,就是在許多行業,以前普通人也能很滋潤,現在只有高手才能很滋潤。
如何避開內卷,有一個詞叫降維,意思是避開高手,降低競爭維度,就是藍海。
74
想做成一件事情,其實也不難,無非就是 3 點:
1. 做,其實大多數人說要做,只是打打嘴炮而已。
2. 堅持,90% 的人堅持不下來。
3. 不斷調整,很多人一成不變,聰明人是不斷優化調整的。
75
小白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先打基礎,最好是去相關行業打工,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就算做點副業,找一個學習對象,互聯網就是一個開卷考,抄作業也比自己瞎琢磨好。
76
我是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的一生,找到自己的定位至關重要。
77
學校里不會教一些社會必須的技能,比如視頻和文案,比如完播率播放時長轉贊評,如何上熱門的方法等,這些不是創業,而是技能,而這些技能,能讓你更好跨界和創作。
78
現在很多人焦慮,其實想不焦慮很簡單,讓自己忙起來,就充實了。不是那種瞎忙,而是有實時正反饋的忙。
79
你們觀察一個老板靠不靠譜,要看他和那些離開他的員工關系怎么樣,那些離職員工怎么評價他。
80
什么樣的人運氣好?聰明的老實人。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聰明人工作有效率,容易脫穎而出,被老板提拔,其次,老實人,老板用著放心,容易成為心腹,二者疊加,就可能成為大佬身邊人,大佬又不傻,知道這種人是寶,自然不缺機會。
81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沒辦法 100% 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我們只能適應環境,而不是等環境來適應自己。
82
網友問,28 歲了,如何讓自己更具備職場競爭力。
這個就跟生意人要有用戶思維一樣,優秀職場人肯定要具備老板(上司)思維,還有就是你要有心理準備,你太給力,成了老板的左右手,同事們會排擠你的,所以你要把握好分寸。能兩邊都圓好,那就是人才,如果不行,你需要想清楚,是誰給你升職加薪?
83
我覺得努力奮斗沒毛病,不過也要有對的方向,方向不對,越努力越錯。
另外我認為,一個人努不努力,是基因里刻好的。而有的人就想躺平。
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互相理解就好
84
從年輕時就要開始不斷學習,刻意培養研究底層邏輯,深度思考的能力。教父里有句經典臺詞: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85
某個事業適不適合普通人做,有四個底層邏輯:
1. 成功案例多不多。不能看個例,要看普遍性
2. 可操作(復制)性
3. 市場容量
4. 紅利期
86
大家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準備自己的素材庫,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87
首先電商也好主播也好或自媒體,依法納稅是必須的,不論大小。只有確保依法納稅,這樣才能長久經營。
88
現實生活中,越是濃烈的關系,結局越糟糕。
89
生活不如意,難免的,發泄不如找出路。
90
要幫助別人,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他的人品。
91
懂人性的人,賺錢輕松,情商高的人,總有辦法讓智商高的人給他打工。小白不可怕,情商低的小白才可怕。
92
不要試圖跟人講道理。人性的特點,不喜歡聽道理。
要么給他講故事,人都喜歡聽故事,把道理融入故事。他就聽進去了。要么就是不解釋,讓時間來證明。
93
我這么多年下來的體會,不管你是資質平平,還是天賦異稟,不論你技能超群還是顏值驚人,你通人性,凡事就會順很多,不通人性,就容易磕磕碰碰。
94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對人際關系比較冷漠,那我就從利益角度,提 2 個建議,職場和生意都適用:
1. 伸手不打笑臉人
2. 買賣不成情義在
95
很多風口,屬于長期堅守的人。
不要覺得一個行業入場者多就是紅海。
有的行業市場潛力很大,大到應用場景無處不在,未來千家萬戶都用得到的,而且行業有門檻的,這種就不是紅海。比如機器人,新能源車等。
還有不要覺得風口行業就是割韭菜的騙補貼的,有割韭菜就有認真做的??磫栴}要有邏輯,一直專注做某個領域的,跟跨行土老板一窩蜂的,肯定是兩碼事。
96
以后,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輿論風險。
一不小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97
未來的商業,最重要的就是產品和內容,傳統渠道會弱化。產品和內容,你有一樣強,就能賺很多錢,如果兩樣都厲害,那就能財富自由。
98
方向錯了,越努力越錯。
99
我非常確定的兩件事情,一是智能汽車應用,以后會像手機應用一樣普及;第二是電商的載體一定是視頻(不是直播),視頻帶貨,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商業模式。
相信我,5 年左右,零售電商的模式,將以視頻為主(我說的是視頻,不是直播)
100
如果要我說一個未來看好的職業的話,我覺得是個人 ip。
個人 ip 跟網紅還不太一樣,是用你的專業能力,為別人提供價值。進而獲得收益。
個人 ip 只要不亂割韭菜,可以是一輩子的飯碗。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