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天新冠病毒無情暴擊了我們,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疫情終會結束,所謂福禍所依,疫情是場災難疫情后哪些行業發展前景好,也是一次契機,而所有的危機都伴隨著另一種機遇:接下來大家有足夠時間思考,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未來將走向何方?
本文也期待給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高考報志愿的孩子帶來正能量。
可以肯定的是,這場席卷全國的疫情,給全民來了一次身心洗禮。往縱深處看,中國經濟也將迎來變革,這里要說明的是病毒沖擊只是暫時的,長遠看只是加速了這次經濟調整的步伐。
一、醫療健康行業的大躍進
席卷全國的疫情,讓全民認知徹底被改變,首當其沖的就是健康。以前是若為金錢故,萬物皆可拋,在疫情面前,一切都變了健康、自由成了最珍貴的東西,賺錢成為次要。疫情給大家上了一堂健康課,足以讓全社會的健康意識空前提升,強大的體魄將越發被重視。與此同時,大量醫院拔地而起,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也再次成為焦點。所以,經歷2020新冠病毒后,中國醫療體系必將步入深層次變革,醫療健康領域的市場機會也將持續出現。
醫療健康行業將從3個方面爆發:
1,傳統的防護企業
當下,我國口罩生產嚴重不足,專業的N95口罩嚴重缺乏,即使疫情之后,口罩生產企業仍會面臨巨大的需求,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電子體溫計、空氣消毒機、多次循環電子口罩等,都將日益普及,成為大眾日常需求品;一些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強體力的輔助性保健品,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熱銷品;另外各類養生,健身行業由于人們的高度重視和需求,蓬勃發展,全民健身成為更加成為生活內容。
疫情之后,中國市場對生命生物技術的需求,將越來越呈現爆發趨勢。這將推動中國三方面的進步:一是原研藥的加速;二是5G下智慧醫療的需求;三是高端生命生物技術的創新。
2,互聯網醫療平臺
在線醫藥健康,養生保健行業繼續保持高昂的增長勢頭,人們掙得錢更多的用于購買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疫情期間暴露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于是互聯網在線醫療快速發展,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等在線問診量猛增,是平時的3倍。而且O2O醫藥電商優勢很明顯,全民通過醫藥電商買藥,讓平臺的備貨供不應求,這也是未來的朝陽產業。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平臺,都推出在線義診,幫助用戶篩選普通感冒與新型肺炎,一方面緩解了線下就醫壓力,節省了資源,也讓無數消費者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的便利。而且,整個醫療過程能夠實現閉環。比如阿里健康,就通過淘寶App上線了“買藥不出門”服務,線上問診之后,在線醫生開方,藥品直接給配送到家。2019年之前,人們線上問診的比例僅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線上問診的比例已經提高至10%左右。再加上,2019年6月國家明確規定互聯網醫療可以納入醫保支付。有充足的理由判定:未來,互聯網醫療平臺企業,將迎來一場大爆發。
對于一些常規藥,消費者將從叮當快藥、京東醫藥,甚至是美團、餓了么等平臺購買。所以說,醫藥電商的O2O平臺會迎來一場大爆發。并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衍生出大量獨具區域特色的O2O平臺。
3,心理咨詢服務望井噴
疫情面前,人們不光要抗擊病毒,心理上也頂著巨大壓力,尤其是一線醫護人員,被隔離的患者、家屬,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反應;為防止“病毒未來,心態先崩”,疫情期間的心理咨詢服務、以及疫后的心理恢復都將是重中之重。有理由相信,疫情疊加國人對健康越發重視的背景下,相關的心理咨詢服務必將迎來井噴。私人醫生,私人心理醫生,以及各種線上咨詢服務,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心理需要撫慰;
二、線上獲客
在鐘南山院士號召下,這次疫情又是全民宅家一動不動,但生活仍要繼續,大家只能沖到線上在那里繼續尋找萬丈紅塵,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打麻將都禁止了,五環外的大爺大媽只能學著上網,線上經濟迎來新增量,互聯網下沉已成趨勢。大趨勢面前,除了圖文、視頻、短視頻、直播帶貨,線上平臺的玩法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倒逼從業者創造出更具價值的內容,吸引更多的客戶。線上獲客能力,將受更多企業追捧。
所以,抖音、快手繼續坐享流量盛宴,王者榮耀除夕當晚營收氣吞萬里,直接突破20億元。“新網紅經濟”將大批量爆發
短視頻方面,抖音DAU破3億,達到了3.11億的用戶量,同比往年增長了93.1%;快手的DAU為1.77億,同比往年增長了55.8%;騰訊微視同比增長595%。短視頻的爆發,將催生一大批新晉網紅,爆發一場新網紅經濟。
新網紅與傳統網紅的區別主要有三點:1,網紅更多來源于普通大眾和草根人物;2,觀眾的“復看率”更高;3,傳統網紅依賴廣告和帶貨賺錢,新網紅(包括VLOG)更傾向于內容植入。隨著疫情對短視頻的加速普及,未來一些新晉網紅誕生,將進一步推動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爆發。
三、線上購物
春節期間人們被迫將掃貨的主戰場搬到線上,所以實體商超空空蕩蕩,快遞員、外賣員卻依然奔波在大街小巷,因為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線上平臺已被擠爆,當人們足不出戶時,就需要依賴互聯網渠道來滿足自己的居家服務,值得注意的是生鮮電商,將成為新的亮點。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生鮮蔬菜,既能讓閑在家里的人們有事可做,也能讓人們吃的更健康,同時也能客觀上緩解諸多城市“買菜難”的困境。統計京東到家日活突破了100萬,盒馬等突破了40萬,這一數據呈快速增長。生鮮電商起進了千家萬戶,一旦用戶形成了生鮮電商的消費習慣,未來生鮮電商大有發展前景。
三、線上教育
疫情阻斷了消費,但不能阻斷學習,春節這些天很多人習慣了在線上學習,知識傳播的途徑將更快遷移到線上,未來一人授課上萬人將是趨勢,所以傳統教育機構的轉型是不可避免的。重在實用性、強調“即插即用”的知識付費便成為了利器。這一定是今年的一個重要趨勢,重大疫情來臨,學生則是那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假期延長,對傳統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沖擊,特別是對線下培訓、補習班影響最大,知識付費、在線教育的優勢在于普惠,會迎來快速增長期。據統計,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在線教育平臺,在延遲開學通知發出后一周,平均日活量增長了10倍,超了1000萬,這是很大的數據了。
四、線上辦公
在辦公層面,沒人知道疫情將持續多久,疫情不退大家就不開工了?不可能。從今天開始,大量公司已經復工疫情后哪些行業發展前景好,線上辦公軟件正在加速普及。可以預見,未來更多人將不受地理空間限制,轉向線上協同辦公,移動化、隨時、隨地的辦公模式將踏浪而來。在線辦公平臺一時爆發式增長。阿里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石墨文檔等在線辦公成了“香餑餑”。兩周時間,阿里釘釘的月活躍用戶量就增長了80%多。疫情之后,在線上課程中收益的企業,將會更加看重自身抗風險能力及其組織架構調整、業務轉型等,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咨詢服務都將迎來一個爆發期。除此之外,為企業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也將爆發增長,畢竟新公司的成立、原有業務的破產、轉型所需的統計、產品的包裝設計、廣告等,都需要有人幫你服務。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設計公司等會迎來業務的增長。
五、無人化服務勢不可擋
非典造就了中國電商盛宴,徹底變革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線上經濟常青10多年。2020年疫情后,生活服務領域又將發生新的變革,最明顯表現將是無人化業態:機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成必然趨勢。在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自動定位導航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融合不斷深化下,全球智能機器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份額占比將從20%提升至60%。如移動機器人、微機器人、餐飲服務員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養老機器人、教育機器人、軍用機器人、空中空間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六、現代化治理
武漢疫情發展至今,大量的問題暴露出來,比如疫情信息未及時披露、傳染源隨著春運大量的人口流動變得不可控。這一切,都將促使智慧城市的加速到來。
在智慧城市的現代化智能管理中,交通、物流、應急儲備、信息溯源等都將數據化呈現,每個人的行蹤將被精準追蹤,讓管理更加有序,這是國家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整個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各種能夠深入社區的項目,包括鄉村,幫助社會進行網格化管理的項目。
結語:疫情期是一場大考,當挑戰來臨的時候,對于有頭腦的人,對于有準備的人,很可能是一種機會。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