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網上看到有人提問:
“疫情三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
“當失業成為常態,當生活陷入停擺,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深刻體會到錢的重要。”
王爾德曾說: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上大學的時候,我總抱著一些幻想,就是畢業后能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哪怕從基層的打雜小妹做起,三五年之后,怎么著我也能當上個中層領導什么的,坐在58層樓高的辦公室里,喝著咖啡,拿著不錯的薪水,下班后跟朋友逛逛街,吃吃飯什么的,就像杜拉拉升職記里演的那樣,覺得生活充滿希望,人生充滿期待。
可是等真的進入社會,參加工作以后,才知道現實遠比電視劇殘酷多了,生活給你甩巴掌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
剛畢業的時候沒有工作經驗,薪水被壓得很低,除去租房子、吃飯和通勤的花銷,基本存不下什么錢;
你以為過了兩三年就會越來越好,可現實是,你長了皺紋,熬出了黑眼圈,工資卻還是少得可憐。
在大城市待過的人都知道,在同一家公司,除非能力非常突出,否則想要漲工資真的很難。
畢竟,我們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啊!
你想要漲工資,可是公司不給你漲,于是你開始焦慮,想換工作。
因為你的大學同學上個月剛換了一份工作,薪水漲了兩千。
幾番糾結過后,你換工作了。
新的工作,你的薪水確實比之前漲了不少,你很開心,嘗到了甜頭,于是開始頻繁換工作。
最開始是你自己的原因,后來是公司倒閉、裁員……形勢所逼,迫不得已。
可隨著時間的消逝,父母漸漸老去,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你肩上的膽子也越來越重,買房買車、結婚生子……漸漸你就會發現,什么都要錢,僅靠那點薪資根本不夠用。
于是你又開始焦慮,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焦慮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拉都拉不住。
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學習力、記憶力、創新力以及其他都開始削弱,每年又有那么多大學畢業生,職場如戰場,競爭激烈,你開始擔憂自己會不會被新生代力量所替代……
后來疫情發生,很多公司裁員,你又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裁……上又老下有小,每月還要還房貸、車貸、花唄和信用卡,如果沒了工作,這些都要拿什么去還?
……
我還記得有一次在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提問:“37歲失業了超級痛苦怎么辦?”
題主說自己是985研究生畢業,工作了十多年,最近突然失業了。
每個月的房貸、社保、生活費等加在一起至少9250元,失去了經濟來源的他壓力超級大。
那個時候我就想,如果我37歲的時候,也跟題主一樣,失業了怎么辦?
然后我分析了我當時的現狀:確實有一份還算穩定的工作,不算辛苦,薪水在同行業里也算中上等。
可問題是三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呢?我還能繼續待在這家公司嗎?
答案是不能。
我不可能在這個公司待一輩子,哪怕我愿意,公司也不愿意!
公司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年輕人來替代我,那個時候我要怎么辦?
再去投簡歷找工作?幾年后又被新生代力量所替代?
那么,我又有幾個幾年可以去換工作呢?
等我到了四十歲,我還能找到工作嗎?還有公司愿意要我嗎?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回到老家我又能做什么呢?
一個個現實又扎心的問題砸進我的腦海里。
深思熟慮了一晚上后,我開始找賺錢的路子。
投稿公眾號、寫小說、接商單等我都做過,也賺了一些錢,雖然沒有別人說的上百萬,但至少,現在我不用擔心失業了沒有經濟來源了。
沒錯,解決焦慮、對未來失業惶恐的最好方式就是賺錢,努力賺錢!拼命賺錢!
富蘭克林曾說:
“口袋空空的人腰挺不直,為什么呢,因為會求人。”
因為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了,你不知道哪天你就會失業,你不知道哪天就會出現什么意外,你不知道哪天就要因為錢低聲下氣的去求人……
從我自身經驗出發,開啟一門副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保證主業的前提下,用刷手機的時間做副業。
這是在給自己找后路,也是給自己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相當于給你的人生上了雙份保險。
那么,如何通過副業達到賺錢的目的呢?作為過來人,在這里分享五點經驗。
經驗一:主頁副業雙管齊下,兩手都要抓,二者缺一不可。
在你的副業還處于摸索期,還沒開始賺錢的時候,主業就是你的大西瓜,你還要靠主業換來的錢來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所以主業不能丟。
還有一個,就是公司會幫你交社保,我覺得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你也別對主業抱有太大的期望,現階段它除了維持基本生活開銷和交社保外,真的就沒有其他作用了。
你千萬別指望著通過勤勤懇懇的工作賺到大錢,買車買房,實現財富自由,對于絕大部分上班族來說,這種可能性基本為零。
拋開你自身工作能力和人脈來講,就看看你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和同事,有哪個是通過拿死工資賺到大錢的?
沒有,對吧。
所以,還是趁早認清現實,趁早發展一門副業。
經驗二:別把副業做成兼職,兼職只是兼職,而副業是一門職業。
很多人就是混淆了副業和兼職的概念,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
其實,兼職和副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兼職呢,一般來錢快,靠的純粹是時間和體力,但是沒前途。
比如發傳單、做促銷、送外賣等。
這種工作換作任何一個都可以做,也就是說沒有不可替代性,除了用時間和體力換來的這點錢,你什么也得不到。
你哪天不去發傳單、做促銷、送外賣了,你就一分錢都沒有,而且,你去應聘的時候,總不能跟面試官說:“我發過傳單,做過促銷,還送了很多外賣……“
你覺得這樣能面試成功嗎?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讓這樣的人入職嗎?
單純用時間和體力換來的錢,只是暫時的,除了這百來塊錢本身,它無法給你帶來任何附加價值,真心不推薦!
但副業不同,它來錢慢,因為需要時間來積累、沉淀價值。
就比如你種臍橙,不是你栽了樹苗后立馬就能結臍橙拿去賣,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種植臍橙一般需要3-4年,期間需要精心養護,除草、施肥等,3-4年后結了果實,你才能拿去換錢。
副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帶有附加價值,能持續不斷地給你賺錢。
還是上面的臍橙,它不是只結一年的果實,一般是有40-50年左右,也就是說,后面40-50年,你只需要基本的維護,它就能源源不斷的給你賺錢。
再比如我自己,讀大學的時候因為興趣開始寫小說,后來被出版社編輯看中,出版了小說上班族適合的兼職副業,大四那年的生活費和學費都是靠這本書賺來的。
后來我就開始在網上連載小說,即便到了現在,每個月還能收到部分稿費收入,這就是小說給我帶來的附加價值。
雖然錢不算很多,但至少證明了這本小說是有價值的!
經驗三:要務實,別做夢,做副業賺錢這條路上,沒有速成班!
讓你開啟一門副業賺錢,不是讓你去投機取巧。
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什么項目,或者工作,既能賺很多很多錢,又很輕松,什么都不用干的。別人又不傻,有這么好的事還能輪得到你?
所以啊,那些類似于《7天極速完本攻略》--寫劇本殺的、《零基礎7天學會畫畫》、《從0開始21天速成英語學習》的等等。
你別信,信了你就等著被騙吧!
好多還鼓吹什么零基礎,任何人都能學怎么怎么樣的……先給你畫餅,再一步一步引誘你掏錢學習……
沒錯,是讓你掏錢,他們賺的就是你的錢!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
所以別天真了!
這世上任何一門技術,是有技巧,有訣竅,但絕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煉成,必定是要經過千錘百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數百遍,甚至數千遍數萬遍。
別人的成功你是不可能復制的,因為條件不同,環境不同,你們所擁有的東西不同,所以結果肯定不同!
當然啦,別人肯定不會告訴你這些,他只會告訴你,只要你跟著做,他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
我就送你兩個字,呵呵……
做任何事上班族適合的兼職副業,一定要記住:務實才是基礎,別想著一步登天。
經驗四:你要的不是完美,是精進,是每天一點一滴的進步。
我知道很多人都追求完美,但在有些事情上,過于追求完美就顯得太形式主義化了,給自己帶來很多弊端,還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最后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
就拿我自己來說,過去我就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我無法接受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任何瑕疵。
比如我以前寫小說,計劃每天下班后寫6000千字,一周就是4萬2,一個月就是18萬字,可事實上,我幾乎沒怎么做到。
要么因為在寫的過程中斟酌過久,不斷更改,導致產出字數不夠;要么就是玩手機或者其他事情耽誤了,完不成任務。
總之,每次看到自己完不成預期計劃,整個人會很焦慮,會懷疑自己,到底是自己真的很差勁,還是計劃出了問題。
我當然不會承認自己很差勁,都是計劃不夠完美,于是又花時間制訂了自認為更完美的計劃。
如此反復過后,我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一直在最開始的階段兜圈子,總想著能制定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寫書計劃;一旦完不成任務,就會質疑,覺得總這樣的話,還不如不做計劃,能寫多少就多少,于是就計劃這塊就擱置了。
可是在當時的我看來,我并沒有錯,我只是在追求完美而已。
直到后來我才意識到,我那根本不是追求完美,只是在下意識用拖延來避免失敗而已。
做副業也是一樣的,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好一門副業,不可能一下子就靠副業月入過萬,真的不現實。
但你可以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先靠副業掙100塊。
比如你寫小說,對照之前的分成收入,掙100塊你需要寫多少字,你就沖著這個目標字數去寫,達到這個小目標后,再合理調高自己的預期,再根據預期調整你要寫的字數。
通過完成一個個小的目標,一步一步向更大的目標靠近。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自己的目標感及時得到滿足,潛意識告訴自己,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目標的;二是保持對目標追求的活躍度,如果一下目標定得太高,比如月入一萬,結果你發現很難達到,就會喪失信心,久而久之,就容易放棄。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做副業這回事,也是如此,沒辦法一蹴而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
經驗五: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讀書的習慣。
無輪你選擇什么樣的副業,都離不開學習和深度思考。
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紛繁復雜,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力,能明辨是非,懂得取舍。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判斷,無法做出抉擇時,一方面是你經歷太少,另一方面就是你看的書太少。
平時一定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哪怕每天只有30分鐘,也能逐步拓寬你的知識面。
書讀得多了,你會自然而然的開始迭代自身認知和見解,不至于人云亦云。
總之一句話,要給自己的人生上雙份保險,給自己留條后路。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