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你趕個方案忙得人仰馬翻,跟Boss定完稿已經12點多,回到辦公室感覺快累趴下。
正好點的外賣到了,吃完就躺在沙發上休息一下。
順手翻微博,于是翻到了這個視頻:《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
看完之后,會不會覺得惡心得想吐。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剛剛吃的到底是什么東西。
對于外賣不夠健康,可能很多人都多少知道一點。
比如知名連鎖外賣品牌后廚蒼蠅橫飛,比如有人說后廚看到老板的兒子用腳踩肉丸子,或者在餐館就職的阿姨說每天那么多外賣哪里有空洗菜啊,還不是買回來就切呀。
可是,看完這個叫《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的視頻之后,仍舊會完全顛覆你的想象:
你以為商場只是不講衛生?
不,商家是完全不做飯。
不做飯的商家怎么送外賣?
有廉價速食包呀。
倒在米飯上叮一下就好了,全部流程不到五分鐘,而且訂單大得三個人都忙不過來,一天可以賣到三千多塊錢。
真的是不用大廚不用開火,一鍋米飯撐起一家店。
誰買?
就是看文章的你我他,每天都用美團、餓了么的白領、學生。
你以為原料只是大棚種的蔬菜,喂過激素的肉類?
看完視頻你就懂了,為什么一份飯20塊錢,買現成的原料包,請騎士穿越大半個城市送給你還可以大賺一筆。
工作人員稀松平常地說:“我們的肉都便宜得很,進了十幾噸,賣給那些外賣商家外賣吃什么,就是圖便宜,買的多。”
到底有多便宜?到底是什么樣的肉?
另一個正用鏟子從一池血水中往外撈排骨粒的工作人員道出了實情。
有人問:“這肉能放幾個月?”
對方不以為意地答:“幾個月?這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
放這么久,保存條件很好?
管理人員表示:
我們這里就一個冷庫,庫里面就是零下七八度,行不行也就這樣了。這個庫里面,夏天進來都出汗,跟桑拿房一樣。很多原料買多了,不到保質期就壞了。
夏天到現在,也就過去了三四個月,那些放了一年的排骨粒,到底是怎么樣挨過了容易長霉的春天、悶熱異常的夏天,又怎么樣在一盆血水里沉浮,最后香噴噴地出現在你的餐桌上。
至于為什么會好吃,商家有的是辦法外賣吃什么,用長時間冷凍的方式為已經產生異味的肉類祛味,用水解凍的肉片,掉在地上的肉片,直接倒上醬料用手攪拌。
攪拌后變成了什么樣子,實在太惡心,我就不上圖了。
反正只要顧客覺得味道可以,好評不斷就行了。
你以為這種情況只是偶發,只是運氣不好剛好碰到無良商家?
不。
這家被曝光的杠崗香料理包廠家,自稱在全國是排在第一梯隊的,日產量最高,一天40萬份,其中外賣超過50%,主要是做外賣,年銷售額達到2.2億元。
如果說以前我們查到的一家只代表一家,只是剛好你喝的那杯水臟,那這次曝光的卻是外賣行業的原材料提供商,是一整個池塘都是臟的啊。
有網友說,看完之后,真的覺得太惡心,太震撼了。
我有個朋友以前跟我說:
現在的肉都是激素的,尤其外賣用的肉,質量太沒保證了。
她勸我少吃肉,實在沒時間做飯,喝點粥,吃點饅頭米糕,對胃好。
雖然我無肉不歡,但也覺得她說得有道理。如果不舒服我也會聽她的吃清淡點,或者是有朋友不舒服,我也勸他們:
少吃點油膩的,少大魚大肉,外面的不放心。要不我給你點個粥吧,養胃。
但當看了知乎網友@汪惟 的爆料,就會發現原來以為可以放心的粥也是錯覺。
他曝光的是一家叫作三米粥鋪的店,月銷萬單,很多家店,非常火。
看圖片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可是拍到的圖片卻顯示,煮粥原料常溫放置,粥整桶整桶放在地上,而地上都是臟水:
切完南瓜的砧板直接切雞肉,蒸餃包子直接用手取,不用夾子不帶手套。
各種食品原料隨意擺放,煎炸的榨油不知道已經重復用了多少次。
平時看上去精致漂亮的小米糕上長滿了霉點。
一直以來,我們的一般性認知是,只有貴的東西才值得造假,只有制作麻煩的食物才容易管理不規范。
我們以為,自己花了十幾塊錢點一份粥一只米糕,應該可以放心吃。
對,只是一份粥,原料簡單,制作容易,丟一點米就可以熬熟的粥。
可是,我們最后吃了什么,卻仍不得而知。
上面的梨視頻里,就有一個工作人員正在垃圾桶里鏟出米飯放進砂鍋,它也可能是你面前的那碗粥。
有人說:
不要吃外賣。你看不見的地方,鬼知道在發生什么。就算再忙,也請抽點空去吃飯,去餐廳吃就會好很多。
真的會好嗎?
有個朋友曾經非常喜歡去某知名西餐廳吃飯。
有時候是約客戶,有時候是見朋友,有時候就只是喜歡坐在那里慢慢享受完一頓午餐,喝杯咖啡,放空一下。
他曾經還覺得那是對自己的犒賞,畢竟那么辛苦努力的賺錢,吃點好的才對得起自己的胃。
可是后來,這家在這個城市有十幾家連鎖店的高檔西餐廳,居然被曝光了。
重點的是,曝光的不是衛生問題,不是服務問題。
這家號稱“一年賣出100多萬份牛排”的西餐廳,賣的牛排,根本不是牛肉做的。
進價10塊到12塊的牛排,在餐廳賣70—90元不等,經過檢測之后發現,居然是豬肉和鴨肉的結合。
更恐怖的是,它吃起來,卻感覺是貨真價實的牛肉。
去年,全國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被曝光。
老鼠在后廚地上亂竄,爬進裝食物的柜子里。
打掃用的簸箕和抹布直接放入洗碗池內清洗。
漏勺用來疏通下水道,疏通完又放進鍋里清洗。
洗碗機內附著厚厚的一層黃色油污,旁邊的人在說:“你看上邊的油又清不了,它能把人臭死。”
即使我們去餐廳吃,去好一點的餐廳吃,可是我們吃到的仍舊是惡劣的衛生條件下制作的食物,仍舊是貨不對板的食物。
外賣不能吃,餐館也不放心,我們吃什么?
有網友說:自己做啊,現在最大的炫富是吃自己帶的飯。
這話好像沒毛病。
可是社會發展的標志,不就是有越來越精細和專業的服務,我們努力賺錢,不是為了在垃圾堆里找食物,而是為了享受更便捷而舒適的服務。
劣質的公共服務帶來的信任坍塌,卻讓每個個體來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買單,這并非解決之道。
跟“無良外賣”一起上熱搜的,還有“日本酒店如何打掃房間”。
從這條視頻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酒店的衛生做得到底有多細致。
垃圾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清理,還得編上號,保管起來,防止垃圾中有客人遺漏的物品。
客房經理檢查的時候,還會查看咖啡柄的朝向,信息簿的紙張擺放,方便客人伸手就可以拿到。
所有能注意到的不能注意到的細節,他們都考慮到了。
視頻的最后,客房部的經理說:
打掃衛生這件事,就是映照心靈的鏡子吧,是心意驅動的職業,表現心意就是為客人提供干凈的物品。
事實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有空自己做飯,也不可能去住酒店還得帶上被子。
真正越來越發達的社會,就應該由專業的人來提供真正專業和周到的服務,也應該有更多的人,懷著對職業的敬畏和對客人的心意來做好每一件工作。
不讓消費者對行業失去安全感和信心,這應該是每個商家的責任和義務,也應該是整個社會的期待和要求。
只有把顧客擺在第一位的商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只有更完善的標準化服務流程,才能讓產品和服務更讓人放心。
只有更嚴格的要求和更嚴密的監督,才能倒逼企業注重服務,蛻變成長。
當我們住不到干凈的酒店,吃不到放心的食物,放棄并不能使這世界更好一點,而是堅持:“請你們拿出職業的精神,再做得好一點。”
?
當然,如果可能,親手下廚,一粥一飯,也不失為更健康和溫暖的生活方式。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就曾在他的書《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中特意寫上一條:不管發生什么,記得認真吃好飯。
朋友跟我說,上次媽媽來看她,帶著大包小包來的,連面粉和肉都帶過來了。
利用周末兩天,給她包了一冰箱的餃子和餛飩,然后又飛回去了。
她說:“媽媽你大老遠來了,也不出去玩玩,包這么多餃子干什么。我也不怎么在家吃。”
媽媽說:“外面的不干凈。我給你做好了,你什么時候餓了,就煮一點,營養又好吃。”
她說聽到這話,眼淚都快下來了。
林語堂說:“幸福無非三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在幸福感里,是絕對少不了“吃飽”“穿暖”這些基本需要的,雖然它們無關金錢地位,也無關名利情權。
即使不能經常吃到父母做的飯,也要把好好吃飯當成一種儀式,當成我們這些平凡人抵達幸福殿堂直接的路徑。
可能只是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有生活味道的美食,卻能讓你感到實實在在的溫暖和幸福。
作者簡介:宛清,富書簽約作者,85后寫作者,職場媽媽,既可詩酒年華,又可家長里短,用文藝的心,過世俗生活,寫溫暖文字,微博@宛清37。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