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規劃提出,統籌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完善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功能,推進數字健康融合創新發展體系,構建數字健康戰略發展新格局。
推動全民信息化建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行業深度融合。食堂作為供給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也需要順應智慧建設的發展趨勢,早日實現智慧改造升級。
一、結算升級:優化用餐體驗
飯卡難保管、排隊時間長、充值不方便,傳統食堂的經營方式給顧客的就餐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升級改造后的智慧食堂,配置了圖像識別結算臺,能夠對區域內的菜品圖像進行智能識別,并自動計算菜品價格,再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食堂點餐,實現毫秒級響應扣費。
圖像視覺識別結算臺操作簡單,管理方只需要在使用前把食堂里面的菜譜圖片多角度拍攝上傳至系統后臺,機器通過自我深度學習,自動識別到菜品信息,實現自助結算。
顧客使用流程:
“秒收銀,秒付款”,使用圖像識別結算臺的結算效率是人工結算的3倍,能夠有效緩解食堂排隊帶來的擁堵問題,是食堂的收銀利器。
二、預訂點餐:凸顯便民服務
有時候工作忙,員工不能定時定點前往食堂就餐。手機移動端訂餐功能可以實現顧客預訂點餐,鎖定用戶消費,提高取餐效率,節省時間;食堂方也可以根據訂餐信息反算出所需食材用料,精準備餐,減少浪費。
三、數智管理:智慧營養膳食
拓展智慧營養膳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在智慧食堂就餐,人們的飲食健康可以實現可視化記錄。
根據飲食數據分析功能,顧客可以在每次就餐結束后查看自己的飲食狀況,包括三餐的營養成分攝入情況以及系統根據用戶的身體狀況推薦的能量攝入值。個性化營養健康報告可以使用戶保證營養膳食均衡。
食堂可以通過智慧食堂數字化平臺的菜譜管理功能,合理搭配每天菜品,按計劃生產備餐,維護菜品信息食堂點餐,設置零售價和折扣率。
菜譜管理功能可以自動生成每周或每月菜譜計劃,支持手動調整,支持不同門店的菜品發布規則,支持不同門店的餐別時段,實現食堂的精細化運營管理。
作為食堂食安監管手段之一,菜品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安隱患。從采購到制作成餐、上餐、處理的全過程都進行全方位監督,一旦有顧客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食堂方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根源所在,對癥下藥,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應用,為智慧食堂健康飲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強大勢能、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