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年前加入餓了么做外賣送餐員,汪超(化名)吃晚飯的時間就推到了上午兩點之后。
“每天喝水的時間是我最忙的時侯,喝水都費功夫,那里敢喝水。”汪超說,送的訂單越多,領到手的錢也越多。“時間就是金錢,讀書時侯沒懂的道理,如今明白了。”
90分鐘送24單連脫頭盔的勁都沒有了
8月22日,揚州金洲南路金港路路口,一名外賣送餐員騎電動車在斑馬線上被一輛貨車撞出一二十米遠,受傷不治殉職。
長期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道小巷,外賣送餐員遇見事故的幾率比普通人要高上許多。在與多位外賣員談及這則新聞時,她們的反應出人預料的“淡定”。
“撞死人這樣的事兒不常見,但通常的汽車擦碰新手是干快遞好還是外賣好,那個送餐的人沒碰到過?我敢說,不光是我們,餓了么、百度外賣的快件員肯定都碰到過。”張師父是美團外賣的送餐員,從最初的普通送餐員,到現今的副主任,他對送餐員這份工作的認識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我曾經在老家是種糧的新手是干快遞好還是外賣好,種莊稼的人哪些苦吃不了。但剛開始做這個的時侯,我差點就做不了。這個苦跟種糧還真不一樣,晚上十一點到一點半,就這兩個半小時,幾十個訂單要送。顧客一個電話打來,你就要給人送。送早了,人說還沒到飯點,你送那么早干嘛。送晚了,人家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催。腎臟不好的人,你根本做不了這個。”
圖注:張師父的手機端截圖
張師父最高的紀錄是從晚上十一點到一點,一個半小時送了24個訂單。平均5分鐘完成一單外賣的配送。
張師父對這個歷史最好成績記憶猶新,而且隨后他再也沒有創造過這樣的紀錄,“身體吃不消,我如今都記得那三天,早晨送完24單,我累得連脫頭盔的勁都沒有了,整個人是飄著的。”
汪超對中關村創業大道一帶的寫字樓早已相當熟悉了,像他這樣的“老司機”分單員在派單的時侯,也會給他一次多分幾個訂單,這樣就節省了來回跑的時間。早晨最忙碌的三個小時里,他的訂單量基本在二十五個左右。
車禍公司給賠付遇上還是能溜就溜
談及送餐員遇見事故的問題,汪超認為很正常,“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一兩起,死人的倒沒碰到過,打傷很常見,這也不叫事故吧。我們能不能不說‘車禍’這個詞兒,不吉利,就是平時的汽車擦碰,不提哪個詞。”
忌諱提“車禍”,剛好是由于她們是最常見到事故,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一個群體。
國家發布的《電動單車通用技術條件》中規定:電動單車速率不超過20公里/小時。尋問汪超,他的電動車最大速率能達到多少時,他回答不上來,“這個面包車的表不靈,我也不曉得多少。總之能開多快就開多快。”
在與其他送餐員接觸過程中,了解到,送餐員對車速不超過20公里這一規定并不清楚,為了搶時間,她們的電動車速率是能騎多快就騎多快。
至于送餐員遇見事故后的追責,百度外賣的劉師父稱,真出了事公司會管的。進一步尋問,會如何管呢?若果是送餐員的責任,公司會全額賠付嗎?“我也不曉得這個,我沒碰到過,也不曉得公司會如何管。”劉師父說。
網友曾在知乎上提過這樣一個問題,“外賣平臺的外賣送餐人員在送餐途中發生交通車禍是否要承當全部責任?”
從去年西城法庭的一樁判例來看,最終責任是由平臺方來承當的。4月16日,“餓了么”外賣送餐員張先生駕駛電動單車將同向行駛的中學生趙某刺傷,趙某控告至法庭要求賠付。8月13日從上海市西城區人民法庭據悉,法庭已審結此案,裁定“餓了么”公司承當賠付責任,賠付趙某因而次車禍形成的合理經濟損失共計15.7萬余元。
美團外賣中關村站點的一位負責人告訴,“公司給每個送餐員都買了保險,這個保障是必須有的。通常的擦碰,公司也是能負責的。”
通常的擦碰是指哪些?
“賠償金額在10萬塊以內的公司都能負責。但你要說你撞了個瑪莎拉蒂那我覺得你還是跑吧。”該負責人稱,“我們每天都在進行安全教育,而且這個工作就是個高危工作,天天在路上跑,你不撞人家,人家還要撞你呢。”
當被問及,假如真的跟其他汽車或則行人發生事故會如何處理時,汪超回答稱,“能溜就溜,不能溜再說。通常公司還會給報銷的,具體如何報銷我就不曉得了。”
年薪六七千塊零下20度也要下班
下午兩點到四點的時間,是大多數送餐員比較空間的時間。午高峰剛才過去,晚高峰仍未到來,她們可以找個蔭涼的地方吃早飯稍作休息。
雖然每晚出入各類餐廳取餐,但張師父從來沒有點過外賣。他的晚餐不會超過十五塊錢。由于巡警會經常執勤,一些無證經營的流動攤檔販往往隱藏在巷弄里,穿街過巷的送餐員員能找到她們。十五塊錢一份的盒飯,兩葷兩素,還附贈一個湯。兩三個朋友湊在一起吃,能夠多嘗幾個菜。
汪超的薪水多少全憑訂單量說了算,每完成一個訂單會領到7元錢配送費。百度外賣和美團外賣則是由月薪和配送費組成。
在與送餐員聊天過程中了解到,雖然每位外賣平臺的工資新政不太一樣,但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每位月六七千塊錢,掙得多的也有九千的,少的也有四五千。基本上極少有人拿上萬的薪水,一位百度外賣的送餐員稱,“也有人拿上萬的薪水,我據說過但沒見過。”
現在,餓了么、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都推行了“超時賠償”機制,規定時間內若果沒有送到,就要扣錢。曾經是客戶催人,現在則是平臺和客戶兩方都在催。
美團外賣中關村站點的一位負責人告訴:“不要把這一行想得這么容易,會很累也很麻煩。掙的都是辛苦錢,三天到晚都是風吹雨淋的,不管多冷多熱下多暴雨,只要訂單來了,就要去送。到了冬天,就是零下二十度也要下班。”
聊天過程中,汪超給看一張圖片,這是微博網友的一張神聯想圖片。把打怪獸的奧特曼和外賣送餐員置于一起,還配上了一句評論——曾經在東京打怪,如今在街頭送外賣。
“你認為自己是超人嗎?”
汪超咧著嘴笑了,“我那里像超人,我就是個普通人。”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