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3月31日,中郵速遞官微推送的一條信息造成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將在北京、深圳、上海、北京推出“同城半日達”服務。獲悉,這是明年年初以來,中郵速遞第二次升級同城快遞業務。1月1日,北京中郵速遞推出“同城當天遞”服務,其時效比中通的同類產品提早了2小時。
須要注意的是,舉辦同城業務的不止快件企業。幾年前,國美就將店面變為先行倉,供為顧客提供“火箭式”配送服務;易迅也在2013年推出了3小時“極速達”服務。據悉,大量落地配和眾包平臺,也搶占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怎么發揮自身優勢,提高標準化程度、建立操作規范,就成為快件企業能夠成功舉辦同城業務的關鍵。
限時同城服務擴圍
公開信息顯示,“同城半日達”將在周日到周三為顧客提供“上午寄、下午到;上午寄,次晨達”的限時快件服務。其時效與明年年初在北京試行的“同城當天遞”相似,推廣城市也比此前多了上海、深圳、北京三座城市。為此,“半日達”就相當于擴圍升級后的“當日遞”。
在往年的同城業務中,所有快遞都要步入處理中心,進行分揀、分封同城當時達的快遞,并于第二天早上被送達目的地附近的投遞網點進行派送。
而時效更短的“半日達”和“當日遞”則構建了同城專網,采用“收寄端完成分揀,按投遞格口進行分包封發,在集散地直接進行分包”的快速運轉模式,可有效降低中轉環節,實現快遞不落地,以保障送達時效。
廣州中郵速遞市場部工作人員表示,“當日遞”產品上線不到兩周時,其日均業務量就已達到200件。在試運行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也在對產品進行不斷地調整和建立。
而目前,“半日達”產品的上線,意味著“當日遞”的操作模式正由試行邁向成熟。隨著限時服務產品的上線,市場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同城業務另有“競食者”
公開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同城當時達的快遞,快件同城業務呈現迅猛的下降勢頭,這也引來了眾多“競食者”。而投身這一領域的不止有快件,還有大量同城配送企業以及眾包平臺。
李男士在上海一家國企工作,須要寄遞大量商業文件。“出于時效和安全性的考慮,公司的商務件都交給中通處理。假如遇見非常急的文件或協議,工作人員會先將掃描件用電子電郵發給對方,之后再發快件。掃描件也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但她也碰到過須要加急送達的包裹。“每年年末,公司就會給顧客發送答謝禮品,生鮮類的禮品須要盡早送到顧客手中。于是,我們時常也會使用同城配送企業或眾包APP派送包裹。”李男士表示,這類同城配送多為專人直送,免去中轉環節,歷時較短,但費用較高。
假如說李男士是同城配送的“散客”,這么做微商的吉小妹即使得上是她們的“常客”了。吉小妹經營著自己的面包店,每天都會通過閃送發出幾十個面包。
“平常還好,但每逢情人節、母親節等節慶,訂單量會出現飆升,配送員就很難約。”遇到這些情況,吉小妹就每單實惠20元以鼓勵顧客上門自取。
實際上,大量外賣、鮮花配送等業務都是通過眾包平臺完成。限于操作模式和服務對象,第三方快件企業仍未進軍以上領域。
完善標準化操作模式
在前有電商自建倉儲貨運,后有眾籌APP配送平臺的情況下,怎么發揮第三方快件企業在同城業務中的優勢,就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對此,快件貨運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企業要按照實際情況對同城業務進行定位。“大型企業要提供標準化服務,小型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大型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
他表示,中郵速遞、順豐以及“通達系”快遞企業,應針對大顧客的需求,構建同城業務的標準化操作模式。這不但能滿足大部份顧客的普遍需求,能夠有效減少營運成本。“聯邦快件的同城業務似乎可以對有需求的顧客提供優先派送服務,但其費用是同類業務標準件的3~5倍。”
上海物資大學貨運大學校長鄔躍強調,不同的生產方法、商業模式須要不同的貨運服務。在同城業務中,小型快件貨運服務商無法為數目諸多、零散分布的小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這將大幅抬高企業的營運成本。
據悉,還有業內人士強調,快件企業應按照同城限時產品的特點調配資源。“第三方快件企業有專業的快件員隊伍和豐富的末端服務經驗,在同城市場的競爭中應揚長避短,從單純的比拼速率向比拼服務的穩定性過渡。而穩定的同城服務,意味著企業必須完善起一整套標準化操作流程。”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