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乳品安全問題始終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8月24日下午,揚州市舉行中學飯堂乳品原料“陽光配送”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從去年春季開學起,該市各級各種中學要全部落實飯堂菜品“陽光配送”,中學飯堂只需通過網路平臺選擇配送單位并對所需菜品進行網上采購,相關部門可對配送企業、學校飯堂及整個配送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父母可通過掃碼形式步入平臺實現“看娃喝水”。
/strip/-error/1|"/>
中學飯堂菜品“陽光配送”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場
有150家菜品配送單位進駐平臺
據介紹,目前,徐州全市共有各種中學飯堂765個、就餐人數76千人。近日,揚州市市場監管局在監管中發覺,部份中學飯堂菜品招標采購把關不嚴,存在不陽光、不透明問題,菜品配送單位參差不齊,高價低質菜品時有出現,極易引起校園乳品安全問題。
為破解這一困局,防范乳品安全風險,4月份以來,無錫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市紀委監委的具體指導,積極會同教育、農業農村等部門根據“統一初審、線上采購、陽光配送、全程管控、信用管理”模式,強化信息化監管手段建設,開發建立單位飯堂菜品網上商城信息化平臺,竭力保障乳品采供鏈條陽光透明、安全高效。
市場監管局制訂菜品“陽光配送”單位建設標準及管理規范,指導配送單位規范化建設,提高乳品安全管理水平。組織縣、區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市局制訂的初驗標準進行現場初驗,市局會同平臺運行公司組織第三方舉辦復核,對評分達到85分以上的配送單位,準予步入平臺舉辦“陽光配送”業務。
“進入平臺前還需和平臺簽署進駐合同,明晰雙方的權力和義務,明確各自責任。”宿遷市市場監管局副書記賈慶偉介紹說。經過層層選聘,目前共有150家菜品配送單位經過培訓即將進駐平臺。
賈慶偉介紹說,平臺向下可對接農業農村部門的養殖種植和宰殺信息,向上可聯接乳品生產加工、物流配送、學校飯堂、生鮮電商等環節信息,縱向可對接“陽光飯堂”、食品安全監管等系統,實現“互聯網+大數據+智慧監管+電子商務+智能貨運”的一云多端智慧系統。目前,“陽光配送”平臺已與省教育廳“陽光飯堂”平臺完成數據對接,端口開放后,可實現數據信息互聯互通。
同時,無錫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聯合市信用辦、教育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擬定單位飯堂菜品配送單位信用管理辦法,以每學年或每學期為周期,對配送單位舉辦考評評價,施行信用管理、建立淘汰機制,定期對配送單位名錄庫進行更新,確保菜品供應質量安全可控。
種種植基地產品質量實現源頭管控
依據無錫市政府辦印發的《宿遷市中學飯堂菜品”陽光配送“送工作施行方案》要求,徐州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本地水果、水果、水產、禽蛋等養殖種植基地產品質量源頭管控,為中學飯堂選聘推薦優質安全的養殖種植基地和宰殺企業。
“嚴格準入標準,堅持優中選優校園配送系統,堅決防止小股民和有不良記錄的生產基地步入采購平臺。”宿遷市農業農村局副主任譚樹勇表示,為了讓更優質、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步入中學飯堂,前期,農業農村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共同研究制訂了平臺準入標準,將基地的規模和歷年來的抽查情況,作為平臺準入的后置條件,堅決淘汰無證無照無穩定生產能力的小股民,堅決嚴禁3年內在有禁限用抗生素檢出記錄和1年內有檢查不合格記錄的生產基地上榜。
同時,農業農村局加大巡查督察,督促配送基地認真落實“兩個百分百”,堅決防止來路不明農產品步入校園飯堂,即百分百落實食用農產品帶合格證配送,百分百落實農產品生產過程全程可溯源。
“對列入平臺農產品生產基地,我們將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列入年度例行檢測范圍,加強檢測力度、頻度,同時按照時節特性,主動舉辦專項監督抽查,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抽查結果,嚴控源頭質量。對出現不合格問題的基地,將堅持‘零容忍’,及時跟進追溯、從嚴嚴查。”譚樹勇說。
食物種類每晚應起碼達到12種,每周油炸食物不超過2次
在發布會上,揚州市衛健委副書記倪川發布了《宿遷市中學飯堂食譜制定指導舉措》,各中學飯堂及供餐單位應遵守“科學營養、安全衛生、質量兼具”的原則,做到每周在校進餐膳食中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滿足6歲~17歲中小中學生課業活動、運動量的需求和生長發育須要。
中學生餐食譜的主要內容:(一)合理配餐。在滿足中小中學生生短發育所需能量和營養素須要的基礎上,進行食物同值互換,做到食物多樣,適時調配,重視營養與口味相結合。食物種類每晚應起碼達到12種校園配送系統,每周起碼25種。中學生餐的烹飪方式合理,每周油炸食物不超過2次。三餐不能用糕點、甜食或餅干取代,不應將含糖汽水作為輔助配餐提供。做到清淡飲食,少食含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乳品。
(二)合理烹飪。1、蔬菜應先洗后切。烹飪以蒸、燉、燴、炒為主;為了利于控制油脂的攝取量,盡量降低煎、炸等可能形成有毒有害物質的烹飪方法;烹飪好的乳品不應儲存過久。2、不制售冷葷熟食。3、應針對性降低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族、鐵、鈣的食物供應。
倪川還公布了中學生餐食譜禁用、慎用乳品,嚴禁食用冷葷酸辣菜、發芽大豆、四季豆、鮮黃花菜、苦燕麥等,牛奶必須燒開煮熟后方可飲用,炸乳品、辛辣乳品、腌制乳品等應慎用。
“陽光配送”嵌入監督,保障廣大中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依據無錫市政府辦印發的《宿遷市中學飯堂菜品”陽光配送“送工作施行方案》要求,從明年春季開學起,全市各級各種中學要全部落實飯堂菜品“陽光配送”。
依據《方案》,中學飯堂不需招標確定菜品配送單位,只需使用“校園直采”模塊選擇配送單位及所需菜品進行網上采購,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依托平臺可對配送企業、學校飯堂及整個配送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父母通過掃碼形式步入平臺實現“看娃喝水”,把社會共治手段覆蓋到中學飯堂乳品安全的全流程。
為了配合徐州市中學飯堂乳品原料“陽光配送”平臺項目,揚州市發展和變革委員會依托“陽光物價網”設立中心市區主副食品零售價錢發布專欄。目前在中心市區共選定8家農貿市場為價錢檢測點,明晰6大類主副食品(糧油、肉禽類、水產、蔬菜、豆制品、水果等)共87種商品的價錢作為定點、定時檢測對象。
“如遇重大節慶、重要時期和突發商品價錢風波等階段施行應急檢測,并及時將應急檢測數據反饋至市場監管局。”宿遷市發展委副書記谷航林說。
“我們分內鄉、泗陽、泗洪、宿豫、宿城和中心市區等六個片區,組織設置飯堂中學的分管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員以及菜品采購人員出席業務培訓。”宿遷市教育局副主任朱紅兵介紹說,培訓要求所在地教育部門業務科室負責人全員參與,培訓后還現場組織了知識測試,確保培訓療效。
對“陽光配送”這項造福民生的創新性工作,揚州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積極跟進,在全過程嵌入監督。
“‘陽光配送’平臺的構建,切斷了不法供應商與中學個他人員之間的利益鏈條,規范了中學飯堂資金監管,保障了廣大中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揚州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莊達磊表示,“陽光配送”平臺的健康運行,有利于中學回歸教育,集中精力舉辦教學;有利于供應商獲得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機會;有利于職能部門舉辦可查詢、可溯源的行業監管;也有利于紀檢監察機關對部門履職情況,舉辦精準有效的再監督。
據介紹,去年以來,無錫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依照信訪舉報,緊抓損害校園清寂氣正環境的飯堂領域違紀違規問題,舉辦審查調查,共政務結案21人,黨紀結案2人,采取留置舉措1人,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7人。這種案件,主要集中在圈占侵吞、截留侵吞、套取行賄飯堂資金等方面。揚子日報/紫牛新聞記者高峰
校對王菲
編輯:郭鳳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