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數據及剖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鮮O2O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
2020年疫情期間,受居家隔離新政的影響,生鮮O2O成為人們訂購日常生鮮產品的主要途徑,生鮮O2O行業在疫情的催化下正加速用戶滲透,疫情前后主要生鮮O2O平臺用戶規模明顯下降,與此同時也對平臺的營運能力提出了考驗。雖然我國生鮮O2O行業發展多年生鮮配送,生鮮O2O平臺不斷迭代,但目前我國生鮮O2O行業整體仍未實現贏利,行業的贏利模式也在不斷的改進與創新。
生鮮O2O的概念劃分
O2O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O2O即To(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臺。
生鮮O2O是指在生鮮行業下,將生鮮電商與實體店面結合在一起,集線上商城、微商城、APP下單,采購進貨、智能稱重,促銷折扣、物流配送、財務結算于一體的新型商業模式。
傳統生鮮電商與生鮮O2O對比
傳統生鮮電商通過B2C平臺大大減短了傳統供應鏈的寬度,通過降低中間流轉環節增加耗損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生鮮電商“貨”與“人”的距離仍然較遠,從原產地出發仍然須要多日才會抵達用戶,因而只有高總價的生鮮品類能夠覆蓋傳統生鮮電商的貨運成本,導致才能線上化產品的種類相對有限。為解決那些問題,生鮮O2O模式應用而生,生鮮O2O模式將“貨”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在3公里以內,一方面能滿足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即時性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消費者的即時性反饋也能幫助生鮮O2O優化生產、加工、倉儲和配送等環節。
生鮮O2O處于探求發展階段
2014-2015年,受本地生活O2O服務快速發展的影響,生鮮O2O平臺集中誕生,如愛鮮蜂、社區001、多點Dmal、許鮮等,同時生鮮配送的品類由香蕉逐步擴充到了肉禽類、水產河鮮,品類日漸豐富,同時電商大鱷等也開始布局生鮮O2O的發展。2016年以來,生鮮O2O模式步入融合發展期,目前,生鮮O2O模式不斷豐富,生鮮新零售模式開始爆發。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生鮮O2O的商業模式仍未成熟,大部份生鮮O2O企業仍處于巨虧期,可以復制的贏利模式還在探求階段。生鮮O2O與傳統生鮮電商并存,但基于傳統生鮮電商下降困局,生鮮O2O已漸漸成為生鮮電商變革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按照藝恩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中生鮮O2O規模占比為25.2%,2019年我國生鮮O2O市場規模達883.5萬元,2020年疫情帶動行業發展,預計2020年我國生鮮O2O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0萬元,到2025年生鮮O2O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800萬元。
行業參與者諸多互聯網大鱷紛紛布局
目前我國生鮮O2O行業的主要參與者類型包括平臺企業、傳統綜合電商孵化企業、本地O2O綜合服務商、新興創業公司、傳統線下商超、社區生鮮店、菜市場的線上化等。
與此同時騰訊、阿里、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大鱷近些年來也加強對生鮮O2O的投資,在生鮮O2O領域均有所布局。
疫情帶動用戶規模快速下降
近些年來,隨著生鮮商品從超市向商超、電商渠道轉移,本地生活O2O的快速發展,生鮮O2O用戶規模不斷下降,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人們積極響應居家隔離防疫舉措,降低外出采購,生鮮O2O迎來用戶規模的快速下降,生鮮O2O平臺用戶規模大增,按照數據顯示,節日開工后30天,生鮮O2O行業活躍用戶規模達近7000千人。
注:2018、2019年元旦后指2019年2月11日-3月12日,2020年元旦后指2020年2月3日-3月3日,下同!
按照網經社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生鮮O2O平臺活躍人數TOP5分別為:多點、每日優鮮、盒馬鮮生、京東到家、大潤發優鮮,多點、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和易迅到家平臺活躍用戶人數均超百萬,其中多點活躍用戶人數高達852.38萬。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生鮮O2O平臺活躍用戶人數快速下降,其中多點活躍用戶人數一直高踞首位,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和沃爾瑪優鮮的活躍用戶規模緊跟其后。
用戶黏性快速上升
疫情影響下,生鮮O2O用戶使用黏性快速上升,按照數據顯示,2020年元旦后生鮮O2O行業日人均使用次數和日人均使用時長實現雙下降,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韓人均使用時長下降至13.7分鐘,日人均使用次數下降至4.3次。
目前,我國生鮮O2O行業的獲客能力正在逐步提高,用戶消費習慣正處于快速培養階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生鮮O2O的客總價較低,大部份平臺的客總價均未達到贏利平衡點。雖然在生鮮O2O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我國生鮮O2O行業的規模化能力正在不斷提高,但規模效應還有待提升,總體來說,目前我國生鮮O2O行業贏利能力較弱,更確切的來說,按照我國主要的生鮮O2O平臺公布的經營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鮮O2O行業經營效益不佳,行業整體處于巨虧狀態,行業中代表性生鮮O2O平臺的贏利情況如下:
行業巨虧的主要緣由有以下幾點:1)生鮮O2O平臺的成本較高,一方面倉儲冷鏈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生鮮產品還面臨較高的貨損率,這將進一步提升生鮮O2O平臺的成本,致使行業的毛利率較低;2)生鮮具有高頻低客單的特性,消費者對價錢較為敏感,造成配送費用、利潤以及價錢競爭力兩者無法平衡;3)生鮮行業品控難度較高,商品質量無法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除非能對供應商擁有極強的控制力生鮮配送,否則品控問題嚴重,客訴、售后率高,致使早已是低毛利的模式成本降低。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