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張建輝
生活中,我們總有一些擱置不用棄之可惜的物品,最近流行上去的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恰好能解決這一苦惱。但目前,這些交易平臺也存在著不少隱患。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9%的受訪者使用過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在這種平臺,受訪者更樂意買賣電子產品(61.0%)和書籍(45.2%)。受訪者最害怕的問題是質量無法保證(56.0%)、欺詐詐騙(45.6%)和物品調包(43.3%)。64.2%的受訪者覺得要強化使用第三方擔保支付。
75.9%受訪者使用過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
“用過幾次閑置物品交易App買東西,體驗不錯。”楊東林是天津一所院校的大四中學生,非常喜歡拍照,但作為中學生,他買不起一手攝影設備,“買二手的攝影器材對中學生來說性價比更高”。
“我時常會在交易平臺上賣一些不用的東西,但極少去買。”北京白領于小娜,平時喜歡買東西,有些用不著的物品她還會考慮再賣出去,“衣服、化妝品、發卡、日用品等都有”。
調查顯示,75.9%的受訪者使用過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10.1%的受訪者特別認可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商業模式,57.4%受訪者表示比較認可,27.8%的受訪者表示通常。
來自上海的淘寶店家陶金心告訴記者,她在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買東西是很有選擇的,“主要是一些衣物、鞋、零碎的生活用品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偶爾買書”。
“除了攝影攝像器材,我時常都會去瞧瞧有沒有麥克風、小音箱,二手書也比較實用,確實比新的實惠太多了。”楊東林說。
調查中,受訪者在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更樂意買賣的商品包括:電子產品(61.0%)、書籍(45.2%)、衣物(26.7%)、美妝護膚品(20.4%)、洗漱用具(17.7%)、奢侈品(16.1%)和乳品(11.7%)等。
“我都是在大眾認可的幾家靠譜網站上交易,能放心點兒,也很快就有人來咨詢。”于小娜表示,通過擔保平臺轉錢,交易速率一般很快,沒出過問題。
受訪者中,56.8%的受訪者對在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買賣商品的經歷滿意,36.3%的受訪者表示通常,表示不滿意的有7.0%。
67.7%受訪者覺得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實現了資源借助最大化
在于小娜看來,交易平臺的存在才能讓閑置物品找到“更適宜自己的地方”。“雖然賣的價錢不高,但丟棄更可惜”。
“交易的時侯避開不了溝通商量,做一筆買賣就交了個淘友。有的平臺甚至是同城見面看貨,聊得來就加個微信,做個同學也不錯。”在陶金心看來,社交也是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功能之一。
對于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意義,67.7%的受訪者覺得有助于資源借助最大化,57.3%的受訪者表示交流閑置的同時也能實現交友功能,41.1%的受訪者覺得它讓“快樂低碳達人”理念深入人心,39.4%的受訪者認為這些平臺能以更低的價錢買到合適的商品。
“做二手貨交易,只須要讓人家聽到要出售的東西、不曝露太多個人信息就行。我有時會發朋友圈來出售閑置。不過由于我不做微商,朋友圈里大都是熟人,大家不好意思要價甚至訂購,所以還是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更便利一些。”于小娜說。
楊東林覺得,校園論壇的二手專區也是十分不錯的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我們中學能上峰會的只有本校生,可信度很高”。
受訪者覺得,還有一些平臺也可以實現“閑置交易”的功能,包括:微信朋友圈(52.3%)、微信群(50.7%)、微博(23.4%)、校園論壇(24.8%)和典當行(22.1%)等。
64.2%受訪者建議加大使用第三方擔保支付
“這種途徑買賣二手物品會有很多不規范之處。比如說電子產品,賣家說九成新,可九成新究竟是哪些標準?”陶金心抒發了她的疑慮,“還有奢侈品、化妝品,一手淘寶都有那么多贗品,二手平臺更沒哪些約束,真假怎樣鑒別?吃的就更不敢在里面買了”。她表示,因為這種疑慮,她在平臺上買閑置物品時都十分小心謹慎,“很多商品種類都不會訂購”。
楊東林有一次令他“后怕”的交易經歷,“想買二手手機,在平臺上聯系了3個賣主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都說不想通過中間擔保支付,必須同城見面交現金。關鍵是3個賣主居然給了我同一個碰面地址。”楊東林覺得,這很可能是二手手機鞋廠借私人名義出售殘次品機器。“我最終通過校園論壇從同院師弟那兒買了閑置手機”。
受訪者在使用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時一般有什么疑慮?質量難保證(56.0%)、欺詐詐騙(45.6%)和物品調包(43.3%)位列前三。其他還有:退換爭議(40.3%)、加價盜賣(37.2%)、誠信監督(33.2%)和衛生安全(26.8%)等。
對同城見面交易,于小娜覺得不靠譜,“被騙了、被拐了都不是不可能”。她十分支持通過第三方擔保支付。“我自己賣東西都要實拍,讓賣家看得清楚明白,知道東西質量什么樣。但不是所有買家都是這樣,所以還應當給商品的質量定個標準,對買家也應當有更高的要求”。
要改善網路閑置物品交易平臺,64.2%的受訪者覺得要強化使用第三方擔保支付;54.5%的受訪者建議建立消費者保障法規,加強可執行性;51.0%的受訪者建議交易平臺盡可能做到對商品質量的把關;43.9%的受訪者希望進一步規范交易流程;41.2%的受訪者期盼提升虛假信息、金錢盜竊等行為的成本;24.2%的受訪者建議統一二手物品的品相認定標準。
受訪者中,來自北上廣深的占33.6%,其他一線城市的占17.9%,二線城市的占30.0%,17.3%的人來自三、四線城市;00后占0.6%,90后占19.8%,80后占53.4%,70后占19.4%,60后占5.4%。(韓雪瑩 杜園春)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