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欧美黄色精品/国产一级A片在线播出/A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外賣晚上3個小時能掙多少錢 中國戶籍人口第一縣——安徽臨泉縣調研縣域如何走向
2022-10-22 23:07:58 歡樂點

· 這是第4390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6k+ ·

· 秦朔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歷程是漫長的。國家越大,農業人口越多,從農業就業為主到非農就業為主的遷徙就越漫長。

1978年,中國一二三產業就業人員之比為70.5%、17.3%、12.2%,2020年為23.6%、28.7%、47.7%。

要完成如此規模的農業人口轉移,就要不斷創造新飯碗。新飯碗主要來自三個領域:工業化、城鎮化和服務經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末,中國就業人員有7.5億多,城鎮就業有4.6億多,其中2億左右為靈活就業,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已成為吸納就業、緩解就業壓力的“蓄水池”。

比普通人就業更重要的,是脫貧人口就業。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表示,2022年,將確保年度全國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高于3000萬人,力爭比2021年有所增加。數據顯示,2021年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到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工資性收入顯著提升,占比達到67.9%,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近日指出,當前還存在部分脫貧人口就業穩定性不高、脫貧勞動力技能欠缺、部分幫扶車間經營困難、公益崗位降幅較大等問題,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我們國家的領導人說,一個健康向上的民族,就應該鼓勵勞動、鼓勵就業、鼓勵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家庭,服務社會,貢獻國家;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

靠自己的努力!我對這樣的就業者深懷敬意。也一直希望找一個基層樣本,詳細了解新飯碗、靈活就業、地方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

不久前,我在“中國戶籍人口第一縣”——安徽臨泉縣調研縣域如何走向共同富裕期間,對臨泉縣城的外賣行業做了采訪。這是2015年才出現的一種新就業形式。我采訪了幾個騎手、幾個商戶,以及相關公司在當地的管理人員。

簡單勾勒一下背景:臨泉2019年才脫下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臨泉2020年戶籍人口231萬,常住人口166萬,外出打工者數量位居全國縣域前列。最近這幾年,臨泉回流了十幾萬人,縣城的建成區面積從28平方公里擴大到49平方公里。這為服務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臨泉的外賣主要集中在縣城。目前光和美團連接的商戶就有1300多戶,騎手有250人左右。不少人因為騎手的工作收入,在縣城買房,讓孩子在縣城讀書,上各種興趣班。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口徑,家庭年收入10~50萬元的為中等收入群體,那么,這些騎手大部分都可以列入新中產。

臨泉的數據還不是個案。最近發布的《2021年度美團騎手權益保障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有24.6萬名來自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騎手在美團外賣獲得收入,78.9%的騎手為農村戶口或已“農轉非”,全國農村戶籍外賣騎手月均收入比農民工高13.4%。

我在和騎手與商戶的一對一采訪中,深深體會到民生之不易,但依托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和新型服務業,一部分非農人口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也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提供了新樣本。自由且確定的收入,融入城市并建立起城市消費習慣,買房置業,投資下一代教育,這一切讓他們成為中國新中產的一員。

騎手李國強:敢生三胎,“不再做留守兒童”

李國強,1987年生,2006年讀職高時輟學,到寧波打工。2018年9月回臨泉當騎手。

李國強從小就覺得外出打工的人很風光,因為他們返鄉時總能帶來高級的東西,比如花生糖、BB機。村里空間太小,所以他去了寧波,曾在吉利汽車的工廠當工人,當安全員,離職前月入六七千元。他也曾跟著舅舅學擺水果攤,風吹日曬。

李國強2018年回臨泉,是為了孩子。他父母住在村里,但他的三個孩子都在縣城讀書,老大上小學三年級,老二老三上幼兒園。老大一直在臨泉,由父母帶,老二老三跟著他們夫妻倆在寧波待過一段。

李國強說,如果房價低的時候他在寧波買套房外賣晚上3個小時能掙多少錢,可能就會留下,但錯過了。現在為孩子,而且離父母也近一點,再說終歸還要回來,所以就回了臨泉。

他先送水,也做過快遞員,但工資養不活一家人,聽說送外賣收入高,就當了騎手,迄今已有三年多。

騎手很辛苦,但收入不錯,他覺得穩定下來了,就用在寧波打工的積蓄,2019年5月在縣城的華安城買了一套限價房,三房一廳,5000多元一平方,一共51.9萬元,首付15.9萬,月供3000元。2020年9月交房。

| 李國強一家五口,騎手穩定的收入給了他撫養三個孩子的信心

李國強當騎手,現在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月入1萬元左右。每個月休息一兩天,回村里看父母。

李國強回臨泉前,覺得只能找到月入兩三千元的工作,現在他挺滿意,計劃再干幾年。

李國強特別開心的是,他家老大學習很好。“小孩帶在身邊,大人可以教。”他初中畢業,輔導不了孩子,“但老婆讀過高中,還能輔導”。

當了三年多騎手,李國強的收獲不只是錢,還有和顧客交流中的信任。“有一次碰到一個顧客,他位置定錯了,但我送到了,他拿了兩瓶小孩子喝的酸奶給我,我就覺得挺受尊重的。”

騎手李強強:買119平米學區房,一切為了下一代更好

李強強,1993年生,初中畢業后去了河北的一個4S店做汽修工,一個月收入六七千元。結婚后,他和妻子一起去澡堂做搓澡工,兩人一年可以掙十來萬。兩個孩子由跟在身邊的老丈人帶,孩子一天天長大,教育越來越重要,老人也不愿再帶了。

李強強開始想新出路。一開始給保定白溝鎮的一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當騎手,保底工資4000元,但農村市場小,路也難走,配的電動車沒電了更麻煩,所以他干了一兩個月就走了。2018年,他們一家回到臨泉。夫妻二人都成為美團騎手。

李強強是超級奮斗者,周圍的人叫他“單王”。他每天早晨6點跑到中午12點,吃完飯睡一個小時,晚上再跑幾個小時,一個月收入1萬多。妻子從早晨9點、10點跑到晚上,但冬天就不做了,在家照顧孩子。

| 騎手李強強一家在樣板間中規劃新房

李強強現在租房子住,但他已經買了華安城的學區房,2022年交房,119平方米,首付20多萬,月供3000多元,他說還在攢裝修費,一天都不敢閑下來。他還給孩子買了返利性保險,報了一年要花2000多元的舞蹈班。

李強強說,他的母親只讀到小學二年級,不知道上學的重要性,所以他從小沒有好好上學,姊妹幾個出來上班都很辛苦,小弟也在當騎手。而他大姨全職在家培養孩子,現在三個孩子的工作都很好,老大考上大學,學醫,現在人民醫院當醫生,工資很高;老二當護士,每個月也有六七千;老三考上了研究生。

“所以我們要在孩子身邊,希望孩子以后能像大姨家的孩子一樣坐辦公室。”他的兩個孩子,大的5歲半,上幼兒園,小的還在喝奶粉。

李強強2018年剛回來時做過快遞員,開過賣服裝的小店,但波動很大,開不下去。他現在的想法就是多掙錢。

“說實話,外賣每天在外面跑,有一定危險性。我小弟干這個,好多親戚都說,你這樣對象也不好找。”

李強強說,趁著現在年輕,身體還好,一天可以多跑跑,從早跑到晚,月初跑到月尾,基本沒休息。“一個月正常情況下休息兩個半天,休息一個半天也有。除非家里有事,都是出來跑單。”

女騎手范菲菲:107平學區房,為了后代不再“留守”

女騎手范菲菲,1990年生,高二輟學,做過賓館迎賓。21歲結婚。丈夫也是本地人,2008年就到北京去打工,現在在房山做電動工具維修的生意。她結婚后也跟去了北京,在家里帶小孩。2017年11月她回到臨泉,“因為孩子要回來上學了”。

范菲菲回臨泉后,在超市、母嬰店做過,覺得不自由,請假休息也很費事,在“臨泉在線”看到騎手招募,就開始做騎手。一是收入還可以,二是接送小孩上學的機動性比較強,跟站長說一下就可以調節。現在老大上小學四年級,不用送了。老二讀幼兒園,婆婆接送。

2020年范菲菲全年收入8萬元。她說:“雖然老公在北京也掙錢,但家里開支大,兩個小孩,公公婆婆歲數也大了,兩個人掙肯定比一個人掙得多。”她在縣城租房子,每年房租1萬元。2021年春節后,她在華麗明珠小區買了一套學區房,107平方,總價76.6萬,首付32.6萬,月供3200元。她說如果不買,托關系入學也得花錢。她本來想讓孩子在北京讀書,但很難進公辦學校,因為要5年納稅證明。

范菲菲對我說:“家里沒有底,為了小孩就得出來打工。也可以把小孩擱到村子里上學,自己出去,但小孩小就不說了,現在都上小學了,再不帶在身邊,不合適。我自己小時候沒有跟父母在一起,我不想讓我的小孩和我那時一樣。”

范菲菲的父母很早就外出打工。她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現在雖然早上走,晚上回,其實也沒陪小孩多少時間,但他們至少不會像純留守兒童那樣孤單。我以前脾氣不太好,比較任性,現在看到的人、接觸的人多了,覺得大家都挺難的,就平靜下來。我們這個縣城,我們這個年齡段,普遍工資也就3000塊,再高就很難了。我能拿四五千,感覺挺好了。”

| 臨泉女騎士范菲菲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時刻

范菲菲姑姑家三個孩子是跟父母長大的,老大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在出版社上班。“他們條件好,擇偶就比我們好很多,下一代生活水平也拉開了。我們現在能改善一點,就改善一點。孩子至少比當‘留守兒童’改變的可能大多了。”

范菲菲說,“雖然自己沒有很大本事,但孩子有些叛逆時還是可以引導引導他。就拿最簡單的攀比來說,我就引導他不要盲目去比”。

范菲菲還有個親戚的孩子,初中時還考前幾名,自從迷上網吧逃課,成績掉到倒數。她親戚就在暑假把他送到工地上,一分錢不給,最苦最累的活都讓他干。大家吃飯盛面條,孩子慢悠悠過去,最后只有喝湯的份。他一邊吃一邊哭,回來說要好好上學。后來他考上了研究生。

“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我就給孩子講這樣的故事。”

商戶“涼皮先生”:接入外賣一年收入30多萬

“涼皮先生”是兩年多前臨泉縣城開出的一家普通臨街小店。店面不到10平方。

女老板兼店員小于,1992年生,初中畢業,曾經和丈夫一起到東莞打工,2019年又一起回來。他們住在老家的村里,是宅基地上蓋的房子,離縣城很近,離小店開車只要10分鐘的路。

小于現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他們回臨泉,就是為了孩子。

回臨泉后,一開始做加盟。加盟的要求很多,一年加盟費1.8萬元,管理費3600元,要有一定的門面,要招人,原材料統一發來,算來算去掙不到多少錢,也無法照顧小孩。小于就自己開了一個店,一兩個人就能忙得過來。

“小店搞加盟還是蠻難的,只有夫妻老婆店的成本才能低。但做過加盟店還是有些好處,比如我知道原材料要從哪些市場進。做加盟口味統一,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顧客的反饋,有的做辣一點,有的不辣一點。”

2019年三四月,天快熱的時候,小于開始做外賣,是美團的推廣人員找來的。涼皮比下鍋的操作容易,基本是涼拌,做的速度快,夏天很合適,而且那時外賣平臺很少有賣涼皮的。“涼皮先生”成了臨泉外賣平臺上第一家涼皮店。一個夏天就做起來了。

2020年新冠疫情,小于沒有關店。“過年那幾天‘封城’,我們店還在開,而臨泉沒幾家開的,所以這一年收入了30多萬元,刨除所有成本、生活開支,大概剩了13萬左右。疫情時美團外賣一直都有,但堂食差一點,以前有幾張桌,現在就剩兩張,外賣占整個生意的70%到80%。夏天特別熱和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占80%、90%都有可能。”2021年由于原材料漲價,到11月掙了8萬元左右。

小于說,“涼皮先生”的回頭客比較多,因為她一直很在意顧客需求。“我們在美團后臺聊天里建立了一個客戶群,點我們家外賣的就拉進群里,大概有兩三百人,他們有什么需求就在群里和我們聯系。”另外,在美團上發紅包促銷,補貼一點配送費,顧客到手價比在店里稍微便宜一兩塊錢,所以粘性很強。夏天一天可以做100多單外賣,收入差不多1500~1600元。

“涼皮先生”鋪面一年的租金1.5~1.6萬,一個月水電費600元。“能賺錢,主要是因為不請人,自己做。店里不忙時一個人就可以。如果夏天忙,我媽可以過來幫點忙。”

小于早上9點到店,10點開始營業,晚上干到七八點鐘。回到家,孩子要和她一起睡。她很開心,2020年掙的錢,給媽媽家裝修了一下,還買了一輛四輪電動車(不用駕照的那種),方便接送小孩。她還給媽媽家裝了空調。

小于接下來的目標是,“在縣城攢個房子,讓孩子在城里讀書”。家里早已不種地,都承包出去了,一畝地一年的承包費1100元左右。她的第二個目標是再開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其他品牌的店。現在縣城的工商、衛生、金融部門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挺多,比如申請10萬元以內的小額貸款很方便。但開“涼皮先生”時,她爸媽說別貸了,還要還利息,就借了錢支持她。

|臨泉縣城遍地是新樓盤和樓盤廣告

商戶“叫個炸雞”:外賣是救命稻草,連鎖開到全國

“叫個炸雞”的創始人劉金鵬,1993年生,在臨泉上了初中、高中,之后在合肥上大專,學通訊工程。畢業后在合肥跟著別人承包電信工程,能賺錢,但回款周期太長,要錢很費勁,業務也不穩定。聽說在合肥做炸雞生意很好,就想回家鄉臨泉創業。餐飲生意可能賺的不多,但比較穩定,不會這個月有生意,下個月就沒了。

2017年11月,他和朋友開了第一家“叫個炸雞”。沒想到非常成功。當月就盈利,一天可以做2000元的生意,兩個人從早上10點干到凌晨兩點。一個月有五六萬元的生意,全年算下來利潤有二三十萬元。

量起來之后,他們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從原材料、展示、包材等方面著手,往高檔一點的方向走,但價格并不相應提高,而是靠規模的擴大攤薄成本。在這個“質升價不升”的過程中,他們加大了在外賣方面的力度。

外賣的好處是風雨無阻,價格更靈活。線下不能隨便動價格,但線上可以通過“滿減”等方式進行調整。隨著外賣比重占到一半多,整個生意的規模不僅大了,而且也很穩定。比如2020年的疫情,大家都不能出門,外賣還在正常運行,“等于是我們的救命稻草”。

“叫個炸雞”在臨泉成功后,朋友找他說能不能復制一個。他就開始幫朋友開,并于2019年在合肥成立了特許經營公司,拓展特許經營,走招商加盟路線。現在總共加盟了四五十家店。遠的到內蒙古、西安,最大的一個店在合肥,有200多平方米。

我問他,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都有炸雞,你怎么能做起來呢?

他說,首先是供應鏈,我們合作的供應商也都是行業龍頭,通過他們的代理商體系就能獲得供應,因為代理商在全國各地都有網點,所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開店,代理商都能送貨上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運營。“哪怕你什么都不會,我們可以全權幫你,指導你,給你派店長。從選址、教學到裝修一條龍,線下線上,幫你把店鋪搞好。”

最后是價格,“我們的加盟費是3萬元,送一套設備,進物料的話也是兩三萬,總共也就五六萬元,加上房租裝修,10多萬就可以開一家店。我們盡可能把利潤讓給加盟商,讓他短期盡快盈利。他在空白市場開店,也是在給我們做宣傳”。

“所以我們不希望在加盟商身上賺多少錢,你把他的錢都賺了,他就關門了。現在很多品牌的倒店率都在一半以上,不太知名牌子的倒店率在70%到90%,曇花一現,一年基本就歇火。而我們干了四年多,雖然規模不大,但穩扎穩打,開一家火一家,開一家活一家。”

在阜陽地區,現在每個縣區都有“叫個炸雞”的店。開的好的基本都是夫妻老婆店,因為沒有找人、管人帶來的代理成本。好幾家店都是外出打工回來的人開的,先在臨泉、阜陽開,然后再到外地開。

“當年有點看不上炸雞店這種實體經濟,覺得學通訊就應該到華為這樣的公司上班,現在想的是把這個牌子做大做強。還準備搞奶茶,雖然奶茶競爭太激烈,但有這個項目‘輸血’,我們覺得可以摸索出新的路子來。”

|臨泉縣城櫛比鱗次的新樓盤

分析與總結

經濟是供需之間的關系,經濟發展是專業化分工的結果。有越多新需求,越多新供給,就能孕育出越大的市場規模,提供新的就業崗位。

中國每年有5萬億元的餐飲市場規模。在美團這樣的平臺出現前,也有外賣,但是是分散的、很小規模的。美團通過多年努力,一是幫助廣大商戶實現了數字化遷移,可以在線提供服務;二是創造了專業化騎手這一崗位,目前全國有數百萬人。

臨泉有外出打工的傳統,在全國各地,歷年做過美團的出自臨泉的騎手有6萬多人,臨泉因此成為“中國騎手第一縣”。過去五六年,6萬多臨泉騎手送出1億多單外賣,也因此獲得了幾個億的收入,這些收入中的一部分變成在縣城買學區房,上興趣班,騎手經濟因此成為一個打工大縣的新勞務類型外賣晚上3個小時能掙多少錢,也利好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種專業化服務的興起,背后有很多支持因素。比如,一定程度的人口聚集;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變化(所謂“懶人經濟”);移動互聯網、地理定位、人工智能技術;平臺的管理和創新能力等。

2015年美團進入臨泉,耕耘到2017年,市場還沒有很大,一天2000單左右。現在周一到周五每天的單量是六七千,周六周日下雨天的單量最高可達1萬單。這些單子的生產和遞送都是實體性的。就此而言,美團其實是一家互聯網支撐的實體經濟公司。如果說城鎮生活一日不可無外賣,則外賣一日不可無美團。

“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的兩會提案登上熱搜。其實,在臨泉,不管送外賣還是進工廠,都是解決就業,防止返貧的一種形式。從中都能看到,個人的努力和區域的產業升級。

我調研中特別觸動的是,這些來自農村或小城鎮的人們,為了改變命運,為了孩子,沒有一天不在努力,他們不躺平,生活的壓力和對更好生活的向往也讓他們不能躺平。勞動力是一種資本,他們就靠自己的資本,在成為新中產的路上馬不停蹄。

離開臨泉坐高鐵回上海的路上,騎手說的兩句話不斷在我耳邊響起:

“做騎手是一種無法偷懶的職業,光是混日子,沒有一個月能掙5000元的。”

“我們都是有角有棱的石頭,你有多凸出,就會被生活打磨的多狠,終究會變成一個圓形。”

這就是他們的奮斗與命運。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

歡樂點

留言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