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欧美黄色精品/国产一级A片在线播出/A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2021年順豐同城連續第四年虧損,總市值跌幅近49%
2023-01-14 02:06:50 歡樂點

來源 | 運聯智庫(ID:)

作者 | 運聯研究院 丁琦

編輯 | 書馨

1、四年虧了24.5億,順豐同城想要盈利仍在路上

截至7月22日,“國內最大獨立第三方即配平臺”順豐同城上市半年后,交出這樣的答卷:收盤價7.43港元,總市值69.36億港元(折合人民幣59.82億元);相較于去年底(2021年12月14日)上市發行價16.42港元、上市首日總市值135.5億港元,股價跌幅近55%,總市值跌幅近49%。

1.1 收入不斷上漲,但虧的也越來越多

從順豐同城的年報中可以看到,2021年順豐同城總收入81.74億元,相較于2020年同比增長68.77%,但同時凈虧損也高達8.99億元。這已經是順豐同城連續第四年虧損,據運聯智庫統計,其4年累計凈虧損高達24.55億元。

好消息是,順豐同城利潤率的改善情況相對可觀,凈虧損不斷收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凈虧損率已從2020年的15.65%,收窄至2021年度的11.00%;同時,毛利率首次轉正閃送價格,實現毛利0.95億元,毛利率1.16%。

1.2 并非真正的“獨立第三方即配平臺”

將順豐同城的業務拆開來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同城配送服務(對B端商家以及對C端消費者),二是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具體來看,順豐同城的業務可分為B端商家的即時訂單配送、C端的跑腿業務配送、以及順豐快遞的末端派件三類。

順豐同城2021年的總收入中,最后一公里配送即順豐快遞的末端派件業務收入為30.7億元,占比為37.5%。順豐同城雖然從順豐集團獨立,但仍然主要依靠順豐集團業務導流來實現平臺業務的增長。

1.3 單票收入不斷降低

從順豐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順豐同城提供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單票收入不斷降低閃送價格,從2018年的25元/票,降至2021年的3.6元/票,降幅高達85.6%。

對此,順豐給出的解釋是,末端配送網絡的擴大可以實現網絡效應和規模經濟,降低履約成本,因此低價具有價格競爭力。

盡管同城配送訂單的單票收入在近3年略有上升,但最后一公里的單票收入降低,拉低了順豐同城整體的單票價格,由2018年的12.4元/票,降低至2021年的5.9元/票,降幅高達52.4%。

2、即時配送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不僅僅是順豐同城在虧損,即時配送中的其他玩家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虧損。那么,即時配送為什么遲遲無法盈利?

2.1 即時配送的四種類型

即時配送起源于餐飲外賣,經過10多年的發展,即時配送為適應不同的場景,已演變出多種配送方式。

根據上游客戶和訂單場景的不同,即時配送可以分為4種類型:餐飲外賣、同城零售、生鮮宅配、跑腿代辦。

1)餐飲外賣:美團配送、蜂鳥即配

餐飲外賣作為即時配送中訂單量占比最大的一個分類,具有高頻率、高時效性的特點。外賣平臺騎手的配送范圍一般在3-5公里,配送時效一般要求在30分鐘內。

美團外賣、餓了么等平臺采用拼單的模式,可以降低單票配送成本,提高區域內訂單配送效率。

2)同城零售:達達快送、叮咚買菜

以京東到家、多點等為代表的同城零售即時平臺,搭建了“1小時送貨到家”的即時配送網絡,使得消費者可以在線上體驗足不出戶逛超市。

同城零售的訂單往往以商圈或農貿市場為單位,匹配騎手進行派送。由于同城零售的配送距離相比餐飲外賣更長,所以配送時間也相對更長,在0.5-1小時左右。

3)生鮮宅配:叮咚買菜、樸樸

隨著C端餐飲消費需求的升級,生鮮電商也逐漸發展起來。以叮咚買菜、樸樸為代表的新一代玩家,不同于其他2C生鮮電商使用的快遞模式,而是采用前置倉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末端消費者周邊3公里左右范圍設立前置倉,通過騎手的“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將商品在30分鐘內送達消費者手中,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

4)跑腿代辦:閃送、UU跑腿

跑腿代辦是指速遞行業中主要負責同城內一對一服務的急送平臺。簡而言之,就是為C端消費者提供代買、代送、代取、代辦等服務。其主要玩家以閃送、UU跑腿為代表。

跑腿代辦模式下,明確閃送員從取件到送達過程中一次只能服務一個客戶,即點對點送達,所以配送的時效更快、確定性更高、安全性更好,也能夠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化的遞送需求。

當然,上述每個玩家也并不是只專注于同一個場景。比如達達快送,不僅僅服務于京東到家同城零售平臺,也做跑腿代辦、京東快遞末端派送的服務;順豐同城也是如此,除了做跑腿代辦的業務外,也參與餐飲外賣、同城零售以及順豐快遞的派件等。雖然各品牌的主要服務場景不同,但各種類型都有參與。

2.2 其他玩家也都在虧損

2021年已上市的即時配送玩家達達快送、叮咚買菜,同樣都持續虧損。2021年,達達集團總營收68.6億元(其中達達快送為28.2億元),凈虧損24.7億元(含京東到家);而叮咚買菜營收為201.2億元,凈虧損64.3億元(含商城)。

唯一盈利的玩家則是美團外賣。這主要得益于美團外賣市場的高度集中。2021年,美團外賣訂單量達到144億單,營收為963億元,騎手成本為682億元,經營利潤則有62億元。

而像蜂鳥即配、快先森、閃送、UU跑腿等未上市的玩家,也仍在苦苦尋找盈利模式。為什么即配市場遲遲無法盈利呢?

2.3 規模效應對騎手效率的提升有限

即時配送的配送成本主要來自騎手的工資支付,所以,騎手的配送效率直接決定了單票配送成本的高低。而配送端的成本往往由訂單密度決定。但是,騎手在時效的要求下,并不可能無限制地接單,而且,單車承接貨物的量也十分有限。

所以隨著訂單量的提升,規模效應帶來的騎手邊際成本降低,也在逐漸減弱,騎手的配送效率最終會達到瓶頸。所以,訂單量的增長不可能無限制降低配送成本。

3、順豐同城是被高估了,還是被低估了?

3.1 即時配送市場增量依舊

近兩年來,受到疫情的影響,消費者被迫線上消費。而遠距電商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使得本地生活同城電商這種近距電商,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同時,作為即配市場重要支撐的餐飲外賣,受到“懶人經濟”的影響,依然維持著高增量。而得益于此,即時配送市場也依然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3.2 順豐同城VS達達,誰被高估?誰被低估?

目前,即時配送市場上呈現出美團外賣一騎絕塵的局面。美團作為“外賣巨頭”,外賣訂單量已經遠遠甩開其他競爭對手,但不滿足于此的美團同時也在跑腿代辦、生鮮宅配的模式上與其他玩家直面競爭。

從業務類型來看,順豐同城和達達較為類似。順豐同城有To B的同城零售、To C的跑腿代辦,以及順豐快遞的末端派件;達達快送有To B的商超即時配、To C的跑腿代辦,以及京東快遞的末端派件。

從日均訂單量來看,兩者相差也不大。順豐同城日均訂單量308萬單,達達快送日均訂單量351萬單。盡管順豐同城有著更高的收入,更少的虧損,更低的凈利率;但從市值來看,達達集團的當前市值卻是順豐同城的2.34倍。是達達估值過高,還是順豐同城的價值被低估了?

這其實是由于達達有著貨主端的京東快遞和京東到家為其導流,而順豐同城則極力撇清自己與貨主的關系,不愿與貨主端牽扯太深,對外宣稱自己是“最大的第三方即配平臺”。

但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股民們似乎并不愿意為“最大第三方”買單,即配平臺遠離貨主似乎并不是“明智之舉”。

目前,除了早早布局的美團和阿里都擁有自己的即時配送戰隊外,京東也通過早年投資達達入局本地生活戰場。而像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互聯網電商平臺,也在這兩年陸續入局本地生活,提供即時配送業務。只是,目前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即配團隊,更多的是依賴外部的即配玩家。而這也許是其他第三方即配玩家的機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

歡樂點

留言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