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快滿5周歲的閃送,這個資本市場的寵兒現如今,正面臨著同行、快遞企業、電商即時配送以及諸多后來者們的四面埋伏。閃送未來的路,會好走嗎?
閃送從2013年8月成立至今已將近5年,閃送似乎對自己這些年的成績非常滿意。閃送高管多次在媒體采訪中表示: “閃送處于沒有競爭對手的狀態中” 。當然,這份自信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方面,閃送本身的經營模式——同城即時配送。 在所有快遞企業都在做普通配送時,閃送開創了平均“1分鐘響應、10分鐘上門、60分鐘送達”的同城速遞模式,從取件到送達閃送價格,全程只由接單的閃送員獨立完成,減少中間環節,節省遞送時間,彌補了傳統快遞業務的空缺,這讓閃送在諸多快遞“大哥”包夾下,闖出了一片藍海。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閃送業務已經覆蓋到了195個城市,每日活躍的閃送員超過43.64萬人。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青睞。 閃送從成立之初就因為“同城即時配”業務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僅2017年就拿到了三輪融資,且投資機構都自帶光環。
2017年2月,閃送獲SIG(海納亞洲創投)和執一資本領投,普思資本等跟投的5000萬美元投資。而普思資本的創辦人是王健林之子王思聰。
2017年6月5日,閃送獲得由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華聯集團領投,赫斯特國際集團和普思資本跟投的5000萬美元投資。
也就是說,從閃送成立初期就有充足的資本做其后盾。
由此看來,閃送的同城即時配送經營模式和市場發展機會,是被大家一路看好。那么,真實生活中閃送真的如名字般很“閃”嗎?服務到底如何?不同城市間的用戶反饋如何?億歐帶著這些疑問進行了體驗和采訪,一探究竟。
本次體驗從7個維度出發:①接退單響應時間②退送貨配送員服務態度③退款時間④配貨距離⑤重量⑥費用⑦配送時長。 體驗如下(點擊看大圖):
在北京、上海、深圳的體驗
01
體驗感受
1,億歐在體驗閃送APP時,發現了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如:登錄注冊問題,4個手機號碼注冊,3個都收不到登錄驗證碼,最后通過語音才收到驗證碼,1個是在1分鐘后才收到驗證碼短信。
2,在體驗過程中,訂單響應非常快,時間都在1-2分鐘內,接單后配送員會主動打電話確認訂單信息(有的也不會打),服務很熱情。退單響應快,都在1分鐘內退款原路到賬,配送員接到退單電話,服務態度好。當然,從圖片也可看出有無人接單和退款慢的情況。
3,在閃送送貨時,送貨時長,13公里以內的配送,基本都在1小時內完成。由于路況不同,也有16公里在一小時內配送完成的。整體體驗的10單中:5單是準時到;4單取消;1單晚到。但從配送整體來看還是很準時。
除此之外,億歐也采訪了一些閃送的用戶。
北上廣的用戶對于閃送的評價普遍好評:配送快、服務好。但也有部分用戶向億歐反應:閃送價格有些貴,不過對于特別著急的文件,貴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畢竟配送比較快,服務也很好,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快遞企業都沒有這個服務,或者還不夠成熟。
對三、四、五城市而言,閃送的優勢就沒有那么明顯。億歐經過調查發現,很多人群對于閃送了解都局限于:①見過沒用過;②沒聽過;③不知道是什么;④沒用過。
尤其是四線、五線城市,這種現象尤為明顯。有一位阜陽的用戶對億歐表示,她曾經因為急件使用過一次閃送,但因價錢過高,就退單自己送過去了,原因是:發件地到收件地就隔了一條馬路的距離,面對面的那種都要10元配送費,覺得不劃算。
整體來看, 閃送的配送服務確實很好,而且用戶給的評價也很高,真正做到了“閃送”。 但閃送因價格問題在三、四、五線這些經濟水平、消費水平不高的城市,發展受限。
在億歐看來,閃送獨特的運營模式和強大的資金支持,讓閃送來勢洶洶,發展勢頭強勁,迅速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站穩了腳跟,發展一路走高,超越了同行競爭者。
此后,便走上了擴張之路,開始向二、三、四、五線城市進攻。 但閃送可能到現在都沒意識到它的這種“城市包圍農村”的發展戰略很難讓其在小城市站穩腳跟,也正是這一點讓同行和后來者有了發展空間。
例如,成立較早的人人快遞,及UU跑腿、鄰趣、達達、點我達、柚遞員、彈指達、來貨、美團、百度外賣、蜂鳥配送等平臺都是閃送的直接或者間接競爭對手。除此,還有京東物流與蘇寧物流,以順豐為主導的快遞企業,如:順豐推出的即刻送,圓通的B網及閃電行動,全峰快遞的即時配,宅急送的O2O。
這幾股勢力的加入,對于閃送的業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雖然現在閃送的業務已經覆蓋195個城市,但因客單價高的問題,盈利還是個有待考究的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閃送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北上廣,而在小城市盈利不是很理想,甚至處于燒錢的狀態。
02
走不出“北上廣”的閃送
運營模式弊端逐漸暴露
1、運營模式單一,缺乏閉環運營。
閃送的經營模式和技術優勢可圈可點,如:在用人的制度上,對于配送員閃送會對他們進行挑選、培訓,會通過服務評價體系對閃送員定期篩選,這可有效解決閃送加盟模式管理混亂的痛點;在IT技術上閃送價格,閃送會根據用戶需求以及團隊對于業務的理解,沉淀到閃送IT技術里,可提高平臺的配送效率。
但現在興起的同城配送平臺服務模式、運營模式同質化現象嚴重,其發展模式都與閃送類似,價格也比閃送低。如以順豐為主的快遞業也依靠自己的技術優勢發展同城即時配送平臺,以京東為主的電商物流技術優勢明顯,它們擁有自己的流量入口,與快遞企業做即時配送和京東&京東物流做即時配送相比,閃送在技術流量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
雖然近日閃送對其品牌進行升級,且針對B端企業服務的“閃送企業版”進行功能優化,以此來滿足日益多元化的企業遞送場景,加強企業端的服務。但閃 送對于數據資源的再利用能力不足,缺乏對用戶的數據對接,自身不能形成閉環運營。
2、資金問題。
同城配送平臺的增多,加上閃送業務量的不斷增大,價格戰勢必會成為各個平臺爭奪市場份額的戰略決策,閃送若想維持長期運營,穩定業績,燒錢在所難免。已融資7輪的閃送,第7輪距離現在已經近1年的時間,同城配送平臺的增多,對于閃送的融資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和影響。
回頭看會發現,閃送的成長幾乎是建立在“資本高杠桿下的模式復制”,閃送北上廣的盈利加上融資剩余的錢,在其運營上還能支撐多久。
據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雖然閃送官方在2016年表示已經實現盈虧平衡。但現在同城配送競爭加劇,玩家增多,它需要有充分的資金或者資本支持它堅持到最后。未來假如說在沒有資本進入的情況下,閃送能否實現“造血”能力與“消耗”能力平衡,這還是一個有待時間考究的問題。
3、“城市包圍農村”能否贏得戰爭。
同城快遞跑腿門檻較低,一些小規模的地方平臺,可提供低價格的跑腿服務,其服務質量和效率可與閃送相媲美,它們無不對閃送的業務形成沖擊。
對于用戶來說”速度““快”是他們最主要的需求,閃送的最大核心優勢與競爭力也在于此。不過在電商、快遞、同行這三座大山的圍剿下,閃送的速度優勢不再,開始走“溫情”路線的閃送,在今年連續進行了2次品牌升級,去改變發展策略,由“速度”到“有速度更有溫度”。
但這依然掩蓋不住閃送在經營模式、管理方法、技術等方面弊端暴露,也絲毫未能緩解多方入局者帶來的重重壓力。
同城即時配送,是一個千萬億級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據艾瑞咨詢《2017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從2015年起,即時物流行業年增長率皆超過50%,2019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將達到159.2億,受新零售市場的火熱布局,未來的兩到三年必然將保持高速增長。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角逐中,企業要抓住這片藍海,必須要求同存異,結合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差異化的同城服務產品。 閃送的未來能否突破既有優勢,找到新的“市場興奮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O2O商學院已同步入駐 :百度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網易號、搜狐自媒體、鳳凰自媒體、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頭條、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Wi-Fi萬能鑰匙自媒體、界面等自媒體平臺。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