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上海、南昌等地火北站啟用人臉辨識系統,“刷臉檢票”僅需3秒;北京高鐵民警組成“機器人民警編隊”,為春運保駕護航……今年春運,“人工智能”成了關鍵詞,這是“智慧中國”在社會廣泛滲透的一個注腳。
近些年來,中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怎樣?主要有什么特征?未來將呈現何種趨勢?
1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近日人工智能,美國數字經濟發展機構和新加坡市政廳宣布與阿里云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應用到交通整治、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等城市問題的解決上。
新加坡裝上了中國的“城市腦部”,是許多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和方案“出海”的案例之一。事實上,在臺灣、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都能見到中國人工智能落地的身影。這凸顯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先態勢。
“現階段,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在國際上屬于第一梯隊,在科研上基本覆蓋了大部份細分領域。在應用和產業化方面,也是加碼較多的。”中科院手動化研究所模式辨識國家重點實驗室副部長陶建華表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雖起步稍晚,但步入新世紀之后,總體發展進程基本與歐日本家同步。尤其是2010年左右,深度學習等技術開啟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新一輪浪潮后,中國捉住機遇,站在與發達國家并跑的國際最前沿。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量達到2542家,其中德國擁有1078家,占42.4%;中國其次,擁有592家,占23.3%。其余的872家企業,則分布在美國、新加坡等國。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數也在近20年內持續下降,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年申請數為30115項。
2“人工智能+”漸成趨勢
現在,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正以每年近50%的速率快速發展。市場研究機構藝恩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2017年預估下降率將達到51.2%,產業規模達到152.1萬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剖析師郝麗陽表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中國人工智能與其他垂直行業加速融合,涌現出了智能家裝、智能車輛、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一批人工智能產品。
在陶建華看來,中國擁有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這緣于“人工智能+”在中國的巨大應用潛力。
事實上,“人工智能+”之所以在中國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背后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促使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是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變革,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大形勢,給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寬廣的舞臺。
3或迎調整洗牌期
隨著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市場規模的壯大,人工智能成為國外創業和投資的熱土。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金額達635萬元,搶占該領域全球總融資額的33.18%,僅次于日本,高踞世界第二。但是,在繁榮的假象背后,也蘊含著“泡沫化”的弊端。專家和業內人士強調,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或將迎來調整洗牌期,借此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近些年來,機器人成為全球各地高新技術博覽會上的常客。但是,也有從業者和聽眾發覺,不少程序簡單、做工粗糙的機器人,也都被冠以“人工智能”的噱頭,售價不菲。事實上,業內有關人工智能產業“虛火”“泡沫”等聲音始終不絕于耳。
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部長孫立寧覺得,人工智能的發展須要時間與過程,目前整個行業有些過熱和盲目,出現泡沫和倒閉很正常,符合科技產業市場規律。市場本身存在優勝劣汰、大臨江仙的過程。這也從側面推進著人工智能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本版轉載文章作者,請聯系編輯(電子郵箱:)告知地址,以奉稿費。
4撬動
萬億經濟規模
人工智能對未來中國的影響將有多深?《科學》雜志預測人工智能在2045峰會取代全球就業率的50%,而在中國這個數字是77%。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將有多大?市場咨詢機構德勤發布報告稱,作為全新的生產要素,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加快中國勞動生豐度提升27%,并有望將中國經濟總降低值提高7.1萬億盧布。
現在,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的全球競爭愈發白熱化,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力圖在這新一輪的國際科技大賽中把握主導權。其中,中國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文件,在頂樓設計上搶下“先手棋”,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擘畫新藍圖。
按照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30年,中國將實現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萬元,推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萬元。規劃還顯示,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要想達到這一目標,中國重點須要在什么方面加碼?對此,陶建華覺得,其關鍵在于人才建設。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3月,全球共有190多萬專業技術人士在人工智能行業工作。其中韓國多達85千人,而中國僅以略超5萬的數字排行第七,排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然后。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將超過500萬。
陶建華覺得,中國須要從3個層面強化人工智能的人才建設:一是拓展現有人才培養機制,強化學科及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二是強化企業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術應用創新。三是強化國際人才合作,提高國際人才吸引力。
“人工智能誰能決戰到最后,就看誰的人才多。”陶建華說。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