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談談
當下,快件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曾被尊稱“快遞一姐”的圓通也沒有了絕對的優勢。
不久前,中通控股()發布三年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358.6萬元,環比下降23.97%;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收益為17.98萬元,環比下降67.89%。
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在去年2月,中通股價曾漲到124元的歷史最低點,估值也一度達到5336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半年多以后,中通股價早已大不如前,截止11月5日午盤,中通報收62.88元,股價幾乎腰斬,估值僅為2864萬元。
中通遭難的源頭
中通的窘境顯露于2021年初,去年第一季度順豐同城急送價格,中通業績“雷暴”,巨虧10億的成績單讓不少投資人倍感意外。
盡管第二季度中通表現搶鏡,讓上半年成功減虧為盈,但結合第三季度財報,中通的危機并沒有完全過去。
去年1至9月份,中通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收益17.97萬元,環比下降67.89%。中通在2020年取得73.26萬元營收,幾乎與三通一達76萬元的營收總和持平。但是2021年,從一季度虧損9.89萬元,到現在前三季度凈收益環比下降近七成,整體來看,業績確實沒有回落上去。
為什么以前快件行業最會掙錢的公司,現在越來越不掙錢?通過財報可以看出,中通收益減少,主要是由于中通加強了基礎建設開支,其實,也與圓通增加郵費有不小的關系。
業內人士強調,中通業績之所以持續走低,與圓通介入通達系的下沉市場不無關系。價錢戰和開拓新業務推出新產品,就會帶來成本急劇飆升。
快件行業的價錢戰在今年以來愈演愈烈,快件單票價錢早已從2007年的28.5元下降至2020年的10.55元。而在其中,占快件業務量較大比列的電商快件增長較快,且同質化競爭嚴重,于是,價錢競爭成為了它們擴大份額的主要手段。
尤其是今年以來,極兔橫空出世,以愈發低廉的價錢攪局,導致了市場極大的爭議?!巴ㄟ_系”也被這只烏龜搞得不知所措,快件派費甚至一度直接反彈至不足1元。
中通,也無法從中幸免。其實中通經濟快件在2020年產值環比降低64%達441.48萬元,占總產值比列達到28.67%。但優價電商件拉低了圓通的單票收入,常年激烈的優價競爭讓中通深陷成本壓力減小的艱辛變革期,由此出現了2021年巨虧的處境。
比價錢更比服務
常年以來,國外快件行業同質化嚴重,價錢戰成為各家快件公司占據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公司的贏利水平、快遞員的平均派費不可防止地遭到影響,行業深陷惡性循環。
日前,各大腿部快件公司相繼發布三季度財報,創收不增利的情況仍在持續。
從產值來看,去年前三季度,順豐產值環比下降30.41%,中通環比降低23.97%,順豐環比降低23.88%,順豐下降14.95%,下降勢頭相當可觀。
但從歸母凈收益來看,順豐環比漲幅達到了4671.20%,中通的跌幅為67.89%,順豐漲幅為23.41%。
由此,打破價錢戰窘境、尋求贏利點,成為快件行業的首要訴求,而產品差別化可能是一個重要手段。
針對部份用戶的特殊需求,中通日前就上線了一項高檔新業務——“專享急件”業務。
按照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專享急件是為用戶提供可運輸常溫/控溫貨物高價值貨物的異城快遞高時效寄遞服務,可承接含藥品、溫控卡介苗、工廠零配件等托寄物,承運起重為30kg。
而在運送形式上,這一服務是圓通速運與專業合作方聯運,收派過程將采取“專車取件+下一個班機/鐵路+專車派件”的最快運輸形式,可實現8至16小時送達。
據悉,順豐也在前不久推出了“定時派送”的增值服務。
業內人士覺得,長年價錢戰已使各大快件公司不堪重負,競爭重點開始向服務質量轉移,差別化服務,其實會成為快件公司“破局”的新手段。
長城期貨剖析覺得,圓通目前正在構建產品分層,調優產品結構并提高產品定價能力,進而修補贏利能力。
不過,差別化服務到底能給行業帶來多大改變,首先要看高附加值產品能產生多大的市場規模。從中通專享急件的介紹看來,目前這一項目一直是小范圍試水,能夠大面積推廣仍有待時間考驗。
尋找“第二曲線”
要曉得所謂的貨運并不等同于快件,兩者之間是包含關系,不僅快件之外,貨運還可以包括同城配送、冷運、快運以及供應鏈業務等等。
此前,王衛仍然指出,中通是一家貨運公司而非快件公司,在快件業務之外,供應鏈、快運貨運等業務逐步在財報中漸漸有了存在感。
數據顯示,2020年,圓通的供應鏈業務不含稅營業收入71.04萬元,環比下降44.45%。不過,相較于國外供應鏈管理外包市場約2萬億的市場規模,該體量仍較小。
值得一提,2016年,即時配送領域競爭激化,顯然是出于逼搶的需求,中通同年步入該領域,針對中高檔餐飲、商超細分市場提供1小時達的配送服務。
去年5月28日,中通控股曾發布公告稱,擬拆分控股子公司上海圓通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順豐同城”),并赴港交所顯卡上市。
在招股書中,中通同城定義自己為“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供應商”,但是做到市占率第一。但在“獨立第三方”之外,中通同城面臨的競爭對手,更多的是美團配送、達達、點我達等與電商平臺綁定的企業。
而依照東北期貨督查數據,2020年即時配送行業,早已呈現出美團配送(市占率為47.2%)與阿里系點我達、蜂鳥(市占率為20.7%)的雙寡頭壟斷格局,再者達達的市占率約為4.1%,中通同城則僅為1.2%。
顯而易見,中通同城的發展,還須要投入更多資金、更多時間。
由此也可以看出,快件企業的多樣化擴張之路還在進行,但生態的構建、集團作戰的模式,須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須要更多時間底蘊順豐同城急送價格,并不是短時間內便可以看見結果的。要等到第二曲線可以貢獻大規模產值的前提是,主業務在競爭激烈的快件行業中,就能安全活出來。而這一點,從業績上來看,中通一直被同業競爭者所敵視。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